APP下载

健康大学生生活事件与躯体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

2013-07-06唐利龙邓华亮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秋分躯体节气

唐利龙 邓华亮 赵 勇 吴 昊 韦 昱 赵 燕 王庆国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北京,100029;2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系,银川,750004;3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355;4 山西中医学院,太原,030024)

近年来,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概念理解的不断深入,针对大学生群体健康状况的研究已从早期单纯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躯体健康的研究不断扩展开来。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诸多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与健康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但是目前有关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多,而其与躯体健康状况的关联性研究尚较少见,更缺乏两者间动态变化规律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健康大学生一年中不同节气点的生活事件情况与健康状况的动态追踪调查,分析两者间的关联性及动态变化规律,为大学生健康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对象

1.1.1 受试对象的筛选 本研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1]这一概念,从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进行受试者的健康状态评定,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二年级5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筛查。

1.1.1.1 社会适应性 1)近2个月内未发生重大社会、个人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异、亲人亡故、家庭经济困难、恋爱受挫等;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2-3]:P 量表(精神质)≤8分,E 量表(外向)≤15分,N(神经质)量表≤14分。

1.1.1.2 心理健康状况 1)贝克焦虑自评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总分≤45分[4];2)贝克抑郁自评量表(13 项)(Beck Depession Inventory-13,BDI-13)总分≤7分[5]。

1.1.1.3 躯体健康状况 通过西医学常规体检(包括各项常规、血生化、胸片、腹部B 超、心电图等)排除有明显器质性疾病及重大疾病者。

1.1.2 受试者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1.2.1 纳入标准 1)符合大学生非疾病受试者者的筛选标准者;2)受试者为大学在校生;3)年龄在15~25岁(含15岁与25岁);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2.2 排除标准 1)近2个月内有外伤史、手术史者;2)有精神疾病史或精神疾病家族史者;3)曾因病自伤、有自杀倾向或自杀未遂者;4)有身体残疾者;5)近2个月内发生重大事件者。

1.1.3 调查项目

1.1.3.1 大学生躯体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课题组编制)该问卷涉及大学生常见躯体不适条目46个,各条按照严重程度分为0~3 级,分别为0=无、1=偶有、2=时有、3=经常有。用于评估大学生非疾病人群的躯体健康状况,一般来说,得分越高,说明躯体不适状况就越显著。

1.1.3.2 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简称ASLEC)[4]由27项可能引起大学生心理应激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基于因子分析,该量表分为6个因子,分别为人际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因子。每项事件的刺激强度根据经历该事件时的心理感受分“无影响(1)、轻度(2)、中度(3)、重度(4)和极重度(5)”进行评分。本次调查期限为近3个月内。常该量表常用的统计指标为应激强度和应激频度。

1.2 调查方法 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按照中国农历四时节气点的设定,分别于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节气点,前后7d 以内,以班级为单位,统一组织受试者填写2个调查表,每次填表前均由调查员现场讲解填表要求,填毕核查收回。

1.3 质量控制、数据的录入与统计分析 调查前对课题组所有调查员进行标准化集中培训,所有资料经整理、编号后用项目组统一建立的数据录入平台(http://www.syndromeliver.org),建立数据库,所有调查数据采用双人背对背,2次录入,2次核对后锁定数据库。应用SPSS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4次调查结果的差异性;用卡方检验统计躯体条目出现频率及严重程度的差异项。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试者一般资料 通过筛选,共有118 名受试者符合各项研究标准,经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本研究。其 中,男 生32人(27.1%),女 生 86人(72.9%)。平均年龄(19.43±0.71)岁。追踪调查中1 名受试者于2012年秋分节气点因病休学而脱失。

2.2 躯体健康状况

2.2.1 躯体健康状况总分

2.2.1.1 整体总分情况及四节气总分变化情况 冬至的躯体得分最高,其次为春分、夏至,秋分节气得分最低,见表1。通过统计学处理,冬至得分显著高于夏至(P<0.05)、秋分(P<0.05),春分得分亦显著高于秋分(P<0.05),见表2。

表1 受试者四个节气躯体得分情况

表2 受试者在四个节气躯体状况得分的多重比较

2.2.1.2 不同性别的躯体得分情况 各节气间躯体状况得分仅夏至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受试者躯体状况得分()

表3 受试者躯体状况得分()

2.2.2 躯体健康状况具体条目

表4 受试者在四个节气出现频率有显著差异的躯体条目

2.2.2.1 条目出现频率 从条目出现频率的差异来看,“怕冷”“易出汗”“呼吸急促”“咳嗽”“胃脘不适”“便秘”“睡眠易惊醒”“无饥饿感”“欲食”等9个躯体不适条目在四个节气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怕冷”“呼吸急促”“咳嗽”“胃脘不适”“便秘”“易被惊醒”“无饥饿感”“欲食”等条目在冬至的出现频率最高;“易出汗”在夏至的出现频率最高;“呼吸急促气息不足”“易被惊醒”“无饥饿感”以及“欲食”条目在秋分的出现频率最低。见表4。

2.2.2.2 条目严重程度 从条目的轻重程度来看,有“怕冷”“易出汗”“呼吸急促”“胃脘不适”“便秘”“多梦”“嗜睡”“易惊醒”“无饥饿感”等9个躯体不适在节气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怕冷”“胃脘不适”“便秘”“多梦”条目在冬至最严重,夏至最轻;“易出汗”条目在夏至最严重,冬至最轻;“呼吸急促”“瞌睡”“易惊醒”“无饥饿感”条目在冬至最严重,秋分最轻。见表5。

表5 受试者在不同节气轻重程度有显著差异的躯体条目

2.3 生活事件情况

表6 不同节气生活事件发生情况列表

表7 不同节气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情况

表8 不同节气生活事件应激强度的两两比较

2.3.1 生活事件发生情况 1)根据生活事件整体应激强度的计分方法,总分为“0”者视为未发生任何生活事件。如表6所示,冬至节气发生生活事件的受试者最多,其次为春分,夏至,秋分最少。2)各节气发生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以冬至最高,其次为春分、夏至,秋分最低。见表7。通过对四个节气的两两比较发现,冬至节气的生活事件应激强度显著高于其他三个节气(P<0.05 或P<0.001),春分、夏至、秋分三节气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2.3.2 不同节气受试者生活事件因子得分情况 各节气发生生活事件的受试者的因子得分,除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各节气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人际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其他因子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各因子得分的绝对值来看,人际因子得分秋分节气较高,冬至次之;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健康适应因子得分在冬至节气最高。见表9。

2.4 生活事件应激强度与受试者躯体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2.4.1 生活事件应激强度及各因子与受试者躯体状况的相关性 四个节气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受试者躯体总分的相关系数除春分为0.809 外,其余三个节气均为0.000。生活事件各个因子与躯体状况在不同节气相关情况则表现为:除冬至阶段的丧失因子与躯体状况相关不显著外,冬至的其他生活因子均与受试者躯体健康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1),春分、夏至、秋分节气各生活事件因子均与受试者躯体健康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0。

表9 受试者四个节气生活事件因子得分情况()

表9 受试者四个节气生活事件因子得分情况()

表10 生活事件应激强度与躯体健康状况得分的相关分析

以生活事件各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受试者躯体状况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冬至节气,健康适应、人际、其他为影响受试者躯体健康状况的主要事件(P<0.05 或P<0.01);春分节气,影响受试者躯体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为学习压力、丧失(P<0.05 或P<0.01);夏至节气,影响受试者躯体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为健康适应(P<0.001);秋分节气,影响受试者躯体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为受惩罚、健康适应(P<0.01)。见表11。

表11 不同节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各因子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1)大学生的健康值得关注。本研究中对大学二年级5个班级191 名学生的筛查,发现在大学生中存在诸多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方面,中度甚至重度抑郁症状占筛查总人数的5%;而躯体健康方面,通过体检发现的患病学生占筛查总人数的15%,主要病种有贫血、肝囊肿等10余个病种,涉及血液、呼吸、消化等多个系统的病变。因此,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应受到高度关注,而且需要强调兼顾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2)在一年四季中健康个体的躯体状况亦发生变化。躯体状况的变化有些是与气候相关的,如夏天易出汗条目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就明显升高;而有些则不一定与气候相关的,如胃脘不适、便秘等躯体条目虽然在冬至节气的出现频率、严重程度都高于其他节气,但并不能因此将这种现象归因于季节气候的变化。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冬至节气点健康受试者表现出较为明显而且严重的躯体问题,其出现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

3)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是评价应激强度及频度的工具,而且本量表侧重对受试者负性生活事件的测评。本研究发现健康受试者生活事件总体应激强度以冬至节气最为严重,从因子得分来看,人际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及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地节气间差异,特别是学习因子得分,冬至节气显著高于其他节气。这可能和不同节气,受试者对生活事件的感受、认知的差异有关。

4)通过生活事件及其各因子得分与受试者躯体状况的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节气,生活事件总应激强度及其各因子与躯体状况普遍存在显著地相关(冬至丧失因子除外)。而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则发现,不同节气,引起受试者躯体状况变化的事件则有所侧重。如冬至为健康适应、人际因子及其他因子,春分为学习压力与丧失因子。需要指出,健康适应因子在冬至、春分及秋分对受试者躯体状况都有显著的影响,唯独春分节气不显著,这可能与中医学所谓“肝应春”,肝调节及舒畅全身气机,从而使得机体能够较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关系。正如有的学者认为,肝脏体阴而用阳,既藏有形之血,又疏无形之气,对全身气血的运行、津液的输布代谢、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情志的调畅及生殖机能的正常发挥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春季,肝脏对自身系统的调控更为积极,以适应外界环境生长升发的变化特点[7]。

近些年常把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进行观察,并侧重找出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如有学者认为,负性生活事件的出现极易引发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绝对化、片面化,并由此带来失落、沮丧、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其他心理活动的偏离[8]。因此,负性生活事件已被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9],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本研究将生活事件与躯体健康状况联系起来,并通过动态追踪调查的方式,试图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受试者的躯体状况在不同季节存在一定变化,尤其是在生活事件影响下,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当然,本研究还有待不断深入,以期揭示生活事件导致的躯体状况变化的内涵。

[1]许军,王斌会,陈平雁.健康评价[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9,16(1):1-3.

[2]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06,251.

[5]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光盘版)[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22.

[6]袁卫玲,杨云霜,秦子舒,等.“肝应春”适应性调控机制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2):5-6.

[7]邓冰,黄列玉,王加好.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144.

[8]赵雷,陈红敏.当代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的调查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22-26.

猜你喜欢

秋分躯体节气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现在干什么?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
秋分
搬家
秋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