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调查探析——以湖北省高校为例
2013-07-05陈叶坪邓乐泉雷方丽
阮 威,陈叶坪,邓乐泉,雷方丽
1 研究目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湖北省部分高校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8、09、10三个年级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比较与分析,探讨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规律和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我预防意识,使学生尽量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1]。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运动损伤的论文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根据运动损伤理论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问卷调查表。内容涉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受伤次数、部位、类型、项目以及对运动损伤原因了解,对自我保护意识的认知等[2]。
2.2 问卷调查法
制定运动损伤调查表,要求学生如实填写学习期间运动损伤产生的项目、部位、类别及原因。对调查表不够详细的通过个别访问获取资料。
2.3 访问调查法
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部分学生进行随机调查访问,以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目前对运动损伤知识的了解情况。
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用χ2检验法比较分析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运动项目等因素与运动损伤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3 结果与分析
3.1 损伤率分析
在152份有效问卷中,男生88人,女生64人,共有152人发生运动损伤206次,平均受伤率为135.5%,平均每人1.36次。
从表1、2可以看出:大一男生46人共发生58次损伤,平均每人1.26次。女生16人共计发生18次运动损伤,平均每人1.13次;大二男生22人共计发生运动损伤28次,平均每人1.27次。女生26人共计发生运动损伤34次,平均每人发生1.31次;大三男生20人共计发生运动损伤32次,平均每人发生1.60次。女生22人共计发生运动损伤36次,平均每人发生1.64次。其中大一学生损伤人数明显高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但人均受伤次数略低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表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总体情况1
表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总体情况2
从损伤次数的比率来看:大一学生总体损伤率为36.9%,较大二学生损伤率30.1%)、大三学生损伤率(33.0%)高些。大一男生的损伤率49.2%,女生20.5%;大二男生的损伤率为23.7%,女生38.6%;大三男生的损伤率27.1%,女生40.9%。从上可以得出,大一男生损伤率高于女生。大二、大三男生损伤率均低于女生。通过χ2分析,总体损伤三个年级男女生损伤率差异显著。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体育专业学生一般都是活泼好动的,特别是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一年级男生,由于在高中很少有时间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所以进入自由时间相对较多的大学,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都会很高,参加人数很多,损伤率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是大一男生动作技术,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还达不到他们自己想象的竞技水平而做出牵强的模仿动作等诸方面的因素,所以损伤率要高于女生。
但是进入大二、大三,户外课堂开设较多,特别是增加了专选课,不仅课次多,而课时紧,由于女生在一年级时课外活动少,身体素质、竞技条件等方面不能很快适应课程的需要,所以在学习运动技能和户外练习课时,损伤产生的可能性很大。而男生平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较多,身体素质、技术条件等方面较以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部分能够适应上课的需要和节奏,因而损伤产生的几率比女生低。
3.2 运动损伤部位分析
表3表明,三个年级男女生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脚踝、腰部、膝部、大腿、手腕、肘部等几个部位。从总体数据来看,损伤部位比较常见的是脚踝(27.2%)、腰部(21.4%)、膝部(15.5%)。其中我们可以看出肢体末端受伤率相对较高。其中踝部损伤率居首。
表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部位一览表(%)
踝关节是人体最下面的关节,几乎支撑人体全部重量,且踝关节又具有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当遇到地面不平或着地不稳等情况时容易发生踝关节损伤,尤其是外踝[3]。篮球活动空中动作较多,在落地时候极易发生踝部损伤。而且足球、田径、排球、健美操等运动项目都是通过下肢支撑来完成动作,下肢承载着全身的重量,受伤自然就多。
腰部容易受伤,是由于负荷重量过大,脊柱过度前屈,突然转体,技术动作错误,如在体育运动(推铅球)、力量训练(深蹲)等过程中较容易发生。
膝关节也是学生们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较容易损伤部位之一,膝部是下肢较大的关节,膝关节屈曲位时,关节不稳定,髌骨与半月板矛盾运动[4-5]。在体育运动时要求膝关节屈的时候多,如篮球冲抢篮板、足球发力踢球时支撑腿、排球扣球、拦网起跳动作等,在做这些动作时膝关节都要屈曲,所以运动时候膝部易损伤。
三个年级男生、女生运动损伤部位对比分析:脚踝和膝关节两个部位的损伤男女生差异明显。由此可见:男生对于脚踝和膝关节部位应加强重视。
3.3 运动损伤项目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三个年级男女生运动损伤项目大都集中在:篮球、田径、武术、排球、体操、网球等几个项目。总体来看损伤排在前几位的项目是:篮球、田径、武术损伤率各达到25.2%、15.5%、11.7%。
表4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项目一览表(%)
分析其原因:由于田径教学时间长,技术复杂,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较高,练习次数较多,固然在平时教学和练习过程中损伤率较高。武术是大部分学生刚接触的运动项目,学生们对该项目缺乏较深的认识和了解,同样武术动作复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损伤率较高。篮球运动开展广泛,活动简单易行,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参与人数较多,运动中身体接触较频繁,对抗性强且很大一部分动作需要在空中完成,是导致损伤率较高的直接原因。其次,从体育运动的特点分析,球类、田径和格斗项目的运动强度大、速度快,对抗性强且要求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而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差、技术不够扎实,加之学生在运动中防伤保护的意识淡薄,造成的损伤也就较多[6]。
对三个年级男女生运动损伤项目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篮球、足球、健美操的致伤率男女生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足球项目中男生较女生易损伤,由于男生参与篮球、足球这类对抗性较强的课外运动较多,受伤几率较大[7];女生除了必修课外基本上不参加课外活动,损伤率就相对较低。健美操项目中的致伤率男生均低于女生,一是男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等方面较女生更能适应课的要求,女生由于平时活动较少,所以在健美操的高冲击竞技动作中的致伤率较男生高些。二是专选课选择健美操的女生比男生多,所以女生在健美操运动中的损伤率相对更高。其他项目的致伤率男、女生差异不显著,由此看来:对抗性强、技术复杂的项目是在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损伤的一般规律。
3.4 运动损伤的时间分析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比重将近达到51.4%,主要源于课外活动缺乏指导教师组织,形式散乱,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准备活动,学生经常凭自我的感觉练习,盲目模仿高难度动作技术,完成高对抗、高难度动作时缺少必要保护和帮助[8];24.3%学生运动损伤发生在课堂中,造成损伤的多在学习新动作或者大强度练习过程中,课堂中学生机体容易疲劳,受伤几率也会增加;在比赛中受伤占总数的24.34%,这与赛前准备活动不够充分系统,身体难以承受剧增的负荷,比赛过程中不合理、危险性动作较多等因素有关[8]。
表5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时间调查表
3.5 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从表6数据统计来看:三个年级男女生损伤原因主要集中在:动作技术不合理(32.2%)、准备活动不充分(25.0%)、局部动作负荷大(15.1%)、身体素质差(9.9%)、身体疲劳(7.2%)五个因素之中。从数据显示动作技术不合理和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因为学习新的动作时,学生对新的动作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动作变形或不合理,固易造成损伤;其次,很多人都不喜欢进行训练前的准备活动,认为没有必要,而且枯燥乏味,他们希望直接进行所练项目的训练活动,但准备活动不充分,往往是造成在运动中损伤的因素之一。当然,造成运动员损伤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疲劳、场地器材、天气等因素。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教师应加强防损伤意识的教育,使队员充分认识损伤的危害,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并要强调训练和比赛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精神高度集中,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只有认真的解决这些问题后才能有效的控制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表6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损伤率:大一男生运动损伤比大一女生较高,大二、大三男生运动损伤几率相比女生的要相对低些。07、06、05级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专业课也相对增加,每个年级平均受伤次数呈依次递增趋势。2)损伤部位:男、女生运动损伤部位多发生在:踝部、腰部、膝部;另外,男、女生“其它”类的损伤几率也比较高,平时上课、活动应加强对非常规部位的注意。3)损伤运动项目:体育教育专业男生运动损伤多发生在:篮球、田径、武术、足球;女生运动损伤多发生在:篮球、田径、健美操、武术、网球。4)损伤时间:三个年级男女生运动损伤的时间主要分布在课内、课外活动和比赛中;其中课内占24.3%,课外活动占51.3%,比赛中占24.3%。5)损伤原因:三个年级男女生损伤多由技术动作不合理、局部动作负荷大、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素质差等原因造成。这四大原因总共占所调查对象的82%。所以在平时课中练习和课外比赛等活动中应多加注意。
4.2 建议
1)领导重视。学院领导应该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把安全教育作为户外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高对运动损伤问题的认识,加强防伤意识,学校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课程,使学生有足够的经历和时间学习、活动和休息。2)教师职责。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教育学生认识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意义,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常识和技巧。同时准备活动和上课内容或专项活动要相结合,对不同项目和损伤率较大的部位,要加强灵活和力量性练习。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裁判法的普及和学习,加深学生对竞赛规则的理解。3)品质培养。对抗冲撞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精湛的技术技能外,还应同时加强对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精神的培养,树立“宁失一球,不伤一人”的高尚体育道德品质[9]。4)场地建设。学院领导应重视体育活动场地问题,及时保养维修,改善场地状况,对有潜在危险的设备应有专人定期检修。5)医务监督。运动损伤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制约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会一定程度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10-11]。因此,增强预防意识,加强防范举措,注重医务监督和学生自我保护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可降低大学生在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12]。
[1]刘晓莉.体育专业在校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11):46-49.
[2]张国强,孟明亮,苏国英,等.山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4):118-120.
[3]方 勇.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的方法出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5]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丁维维,李 欣,喻祝仙.关于体育院系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及规律的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
[7]张桂玲.江苏省民办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3).
[8]李先勇.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
[9]胡卫兵.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湖北体育科技,2008(1).
[10]陈 霞.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医务监督与自我保健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6(3).
[11]陈叶坪.大学生健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蒋跃辉.体育课应加强安全措施[J].中国学校体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