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县1519例糖尿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2013-07-05杨丽萍
杨丽萍,赵 剑
(宁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宁洱 665100)
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常引起严重心、脑、肾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首要死亡原因,约 70%以上患者死于心脑血管性病变的各种并发症[1]。糖尿病严重损害国民健康,增加疾病经济负担,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民生问题。云南省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呈现高患病、高疾病负担、高死亡、高致残和低知晓率、低治率和低控制率的特点。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将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阻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对糖尿病的严峻挑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尽快遏制糖尿病高发态势。为了解宁洱县糖尿病在不同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及随访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为下一步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全县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进一步推动宁洱县公共卫生服务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故对宁洱县2009-2012年6月期间随访管理的1519例糖尿病患者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健康档案数及糖尿病信息资料来源于宁洱县辖区 9个乡镇卫生院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科的统计表;人口资料来源于宁洱县统计局。
1.2 方法
以宁洱县2009-2012年6月期间建立的全部健康档案数作为调查人数,并对糖尿病患者信息资料按不同性别、地区、民族、职业、年龄进行统计,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的差异。
2 结果
3年医改以来,宁洱县建立规范健康档案 127 349人,平均人口193 702人,建档率65.75%。建档率超过国家慢性病防治项目的规划目标即2012年建档率达60%的要求,共筛查出糖尿病1519例,患病率为11.93‰。
2.1 不同性别患病情况
男性建档 65 445人,患糖尿病 854人,患病率13.05‰;女性建档61 904人,患糖尿病665人,患病率为 10.74‰,患病男女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P<0.01)。
2.2 各乡镇患病情况
宁洱镇建档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最高,平均人口68 750人,建档50 010人,建档率72.74%,患糖尿病1097人,患病率21.94‰;磨黑镇次之,人口25 839人,建档16 560人,建档率64.09%,患糖尿病184人,患病率11.11‰;患病率最低普义乡,平均人口11 810人,建档7086人,建档率60.00%,患病10人,患病率1.41‰,地区不同患病率不同,宁洱镇与普义乡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2,P<0.01)(见表 1)。
表1 宁洱各乡镇糖尿病患者分布情况
2.3 各民族患病情况
哈尼族建档27 214人,患糖尿病553人,患病率为20.32‰;汉族建档58 441人,患糖尿病396人,患病率为6.78‰,民族不同患病率不同,患病哈尼族与汉族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88,P<0.01)(见表2)。
表2 宁洱县各民族糖尿病患病情况
2.4 各种职业患病情况
干部建档 6788人,患糖尿病 543人,患病率79.99‰;农民建档59 752人,患糖尿病467人,患病率 7.82‰,不同职业患病率不同,患病干部与农民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4.37,P<0.01)(见表 3)。
表3 宁洱县不同职业糖尿病患病情况
2.5 各年龄组患病情况
65岁以上组老年人建档14 192人,患糖尿病 409人,患病率28.82‰;45岁~建档9488人,患糖尿病154人,患病率 16.23‰,不同年龄组患病率不同,65岁以上组与45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2,P<0.01)(见表 4)。
表4 宁洱县糖尿病患者分年龄统计表
3 讨论及建议
3.1 建档率
宁洱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65.75%,超过国家慢性病防治项目的规划目标即2012年建档率达60%的要求,所筛查出的糖尿病患者数客观真实,具有代表性。
3.2 性别差异
糖尿病患病率男性(13.05‰)高于女性(10.74‰),这可能与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社会接触面大、应酬多、抽烟喝酒的机会多有关,建议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相结合的方法,使成年人吸烟率降低至30%以下。
3.3 地区差异
糖尿病患病率各乡镇不同,宁洱镇为 21.94‰,而黎明和普义两个比较边远的乡仅为1.79‰和1.41‰,这种差异可能有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方面是宁洱镇相对于黎明、普义来说居民生活水平较好,宁洱镇地里位置在县城所在地且人口密集、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环境较污浊,居民日常生活中摄入的食物大多是高脂肪、高能量的速成品;而黎明、普义的居民生活环境山清水秀,人们日常生活摄入的食物都是生态粗粮,这可能就导致了宁洱镇居民游离脂肪酸代谢紊乱,可能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2]。因此,建议县城周边的居民调整食物结构,以减少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降低糖尿病患病率;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边远乡镇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得不够落实,没有按照项目要求认认真真的体检(包括血糖的测定)来筛查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服务人群留有空白现象。因此,在今后的慢性病防治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管理体制,把防治糖尿病的重心下沉到边远乡镇:一是切实加强政策保障,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二是根据宁洱县实际,加强现有人员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使之成为既掌握临床医学技能又熟悉公共卫生知识的人才,且应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人才参与慢性病防治工作。
3.4 民族差异
宁洱县是一个居住着 26种少数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是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从本文表2统计结果可看出,糖尿病的患病率各民族间有差异,各少数民族的患病率均高于汉族,特别是哈尼族患病率 20.32‰,明显高于汉族的6.78‰,这可能与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有很大关系:一是宁洱县的哈尼族彝族一年四季日常生活肉类的摄入大多是冬季腌制好的腊猪肉和牛肉等高脂肪食物,再加上日常用油喜欢吃猪、牛等动物油,很少吃花生、菜籽等植物油,这样过量的摄入高脂肪的动物肉和油,就可能使得哈尼族、彝族居民的脂肪代谢紊乱,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三大代谢紊乱之一[1];二是这些腌腊的肉类中含有大量的盐分,长期的高盐饮食,也可能会引起人们的电解质紊乱;三是哈尼族彝族有个习俗,常常喝自酿的高度白酒以及用酒代替水来迎敬客人。以上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了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建议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方式宣传慢性病防治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使全体居民知晓本项目惠民政策,科学指导合理膳食及健康生活习惯,以提高全体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多吃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食品。
3.5 职业差异
宁洱县糖尿病患病率职业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各种职业中干部职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 79.99‰,明显高于农民职业人群的7.82‰,这可能与所从事职业不同体力运动量不同有关。干部大部分时间是脑力劳动,而农民经常在田间地头干农活,体力劳动量比干部大。这可能就是干部职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大大高于农民职业的缘故。因此,建议在政府多部门的引导下,提高城乡居民成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和心理调节来降低干部职业人群糖尿病患病率[2]。
3.6 年龄差异
宁洱县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存在着各年龄间差异。表4可见,宁洱县糖尿病患病起始年龄是35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组明显高于45岁~组。这一方面可能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对糖代谢能力降低有关,而另外一方面可能与目前的政策导向有关,即65岁以上人群免费测量血糖,这样确保了老年服务人群不留空白。因此,65岁~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建议增加经费投入,为慢性病防治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若能做到35岁以上人群免费测量血糖,就可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糖尿病患者。
[1] 庞德友,韩 艳,任明伟,等.煤工尘肺合并2型糖尿病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2,28(11):1281-1284.
[2] 李嘉强,戴颖秀,刘玉敏,等.糖尿病及高危人群血清游离脂肪酸成分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9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