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民族建筑梦
2013-07-05陈华文
文·图/陈华文
梁思成的民族建筑梦
文·图/陈华文
梁思成作为中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终其一生都在为研究、保护传统建筑而努力。作为民族主义者,他在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中,始终强调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试图建立与西方相抗衡的中国建筑话语体系,然而世事变迁,他的建筑之梦醒来后却是无限的遗憾。
《梁》
作者:梁思成
编者:林洙
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思成的名气大,在很多人看来,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他是梁启超的儿子,其次是他与古都北京的命运生死相依,最后是他和林徽因有着传奇般的爱情。作为中国建筑大师的梁思成,他为人儒雅低调,性格内敛。他很少微笑,总是沉思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梁》这本书,由他生前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同事、也是他生命中最后十年的第二任妻子林洙整理而成。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梁思成生前的照片、文章、手绘建筑手稿以及个人信件。毫无疑问的是,梁思成论述中国建筑思想和古建筑考察的有关文章,构成了全书的核心内容。
梁思成虽然在美国接受了系统的西方建筑教育,但是他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情有独钟。西方古代建筑多是石头、砖块等材料修建而成,结实耐用,加上西方有保护古物的传统,故保存至今的老建筑比比皆是。而中国古代建筑多是木质结构,追求精致和优美,但是这样的建筑命数不长,加上历代战火的洗礼,古代建筑能保存下来的凤毛麟角。本着重拾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目的,梁思成根据西方建筑科学的研究方法,从1932年到1941年的十年期间,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共调查了二千七百多处古建筑,足迹遍及190个县市,自宫殿、寺庙、石窟到园林、民居,从唐代古建到清代建筑,为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梁思成正是根据这些丰富的资料,于1942年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这时多病的身体折磨着他,脊椎软骨硬化病使他不得不抱病工作,学社经费来源的断绝又使他不得不四出募化微薄的津贴,十分短缺的物质条件使得他只能靠大量的线描图来代替照片的不足。在多病的妻子林徽因和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后方的小山庄里完成了。
在《中国建筑史》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调查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文献到实物,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梁思成提出了中国古建筑的七大特征,并且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思想道德观念、建筑的传统体制等几方面论述了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接着梁思成为了向外国人介绍中国建筑文化又用英文写了一部《图像中国建筑史》。美国学者费正清评价:“二次大战中,我们又在中国的西部重逢,他们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却仍在不顾一切地,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
在中国历史上,那些精美绝伦的建筑,从设计到施工,都是由一些默默无闻的匠人们完成的。可他们社会地位低下,绝大多数没有留下名字。这和西方不一样,西方很多古建筑的设计者、建造者的名字都镌刻在建筑物上。梁思成认为,真正的建筑艺术和智慧,其实在民间匠人中间,而不是那些吟诗作画的士大夫们。他一直对造诣精深的匠人格外尊重。他在野外进行古建筑考察时,向泥瓦匠、木匠、石匠、油漆匠、裱糊匠学习,并与工匠们交朋友。他拜工匠为师,向工匠学习,厘清古代木制建筑组装与建构方法,并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去阐述蕴含的科学原理。
建筑设计中,形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的建筑设计,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古典主义等各种设计思想相互碰撞和交融,建筑的外在形式成为关注焦点,如椭圆形的剧院、鸟巢形的体育场、水立方形的游泳馆、裤衩形的央视新大楼等建筑从设计到建造完工,一直就引发各种争论。梁思成生前就指出过,建筑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还要满足精神、思想上的需要。建筑师技术的提高,依赖于思想的丰富和造型艺术方面高度综合的创造性思维的提升。他还认为,艺术并不是与人们生活毫不关联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感情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艺术融入了人们对情感的追求和对美的创造。建筑艺术形式的追求,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建筑设计风格与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相融合甚为关键。事实上,他也是建筑民族主义的积极开拓者,从他主持设计的诸多建筑中,都可以看到强烈的民族风格。
在建筑思想方面,梁思成一贯强调表达地域文化和特征。他一生的建筑作品虽然不多,但每一件作品都传达着他的民族主义建筑立场。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学者,大多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在西洋、东洋列强的压迫下,他们视复兴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相比之下,梁思成的民族主义倾向则显得更为强烈。某种意义上讲,梁思成在中国建筑方面的成就,是其父梁启超所未竟的“民族复兴”大业的延续。纵观梁思成与林徽因几十年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历程,可以看到民族复兴的信念一直是他们的根本精神支柱。这也是梁思成终其一生企图建立与西方古典主义相抗衡的中国建筑学术话语体系的原因。
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基本上反映了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研究和保护的过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收录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梁陈方案”)和《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目录》,这是他在1949年后为之奋斗的两件大事。虽然梁思成为北京古城的保护和修缮提出了大量建议,并且付出了诸多努力,却阻止不了北京古城墙和成片古建筑遭到拆迁。他曾说过:“我唯一可以奉献给祖国的只有我的知识。”可是有人又指出:“梁思成先生保护了日本古都京都、奈良,但对于保护好自己祖国的古都无能为力。”这意味深长的话语,隐约中昭示着梁思成和他那一代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的历史命运。
栏目主持人: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点 评
以前在梁思成先生那朴素而高雅的书房里,经常可以听到他们对学术上不同观点的争论。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都有很充足精深的论据。我在旁静听,极受教益。也常有某一雕饰在敦煌某窟或云岗某窟、某一诗句出于何人之作等的争论而评比记忆力,等到查出正确结论,都一笑而罢。这些都使我感到多么像李清照和赵明诚家庭
生活中的文化情趣。
——建筑学家 关肇邺
梁思成的建筑思想涉及建筑教育、建筑史学、城市规划、历史古城和古建筑保护等领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但上世纪50年代对他展开了全国性的批判,说他是“复古主义”,这顶帽子至今还没有完全给他摘掉。在有些人眼中“梁思成”这三个字上仍然罩有这层阴影,他是一位真正的具有中华民族情结的建筑大师。
——高级建筑师 张锦秋
合作单位:上海图书馆 文/朱曦 图/吴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