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警察变身窃车大盗

2013-07-05刘金城

检察风云 2013年16期
关键词:胶州专案组滨海

文/刘金城

交通警察变身窃车大盗

文/刘金城

当下,窃车贼不稀奇。以盗窃汽车为职业,且实施盗、运、销一条龙的却闻所未闻。

现在的普通桑塔纳轿车,在如今的轿车系列中,档次不高,大多驾车族不屑一顾。如果让时光倒退20年,情况就判若云泥了。当年“普桑”市值将近20万元一辆,那时即便是中等收入阶层,多高山仰止,望车兴叹。

让我们再看看18年前,闸北公安分局侦破的这串震惊全国的系列盗车大案吧。

潘新玉,原本是一交通警察,最终沦为窃车大盗。从1994年5月,到1995年元月,短短七个月中猖狂作案,盗得“普桑”19辆,案值近400万。其堕落过程,可以说是鬼迷心窍,利欲熏心。

两夜发案七起

1995年1月,多事之冬。夜幕之下,上海普陀、闸北两区,窃车案发连连。

7日深夜,普陀区接连发案四起。停在曹杨四村124号花坛前的一辆湖绿色桑塔纳轿车不翼而飞;曹杨八村某居民楼下一辆桑车失踪;兰苑大厦附近的两辆桑车相继被窃。8日下半夜,闸北区又是案发三起。大宁路700弄内的两辆蓝色桑车不见了;大宁路540弄内的一辆灰色桑车如同变戏法一样影踪全无!

短短两夜,两区被窃七辆桑车,听起来是天方夜谭,却又是活生生的事实。

舆论哗然,警方震惊;贼胆包天,惊世骇俗。时任分管刑侦业务的市公安局副局长毛瑞康闻讯拍案而起,要求闸北公安分局:“两区并案侦查,组织专案组,全力以赴,一查到底,务必早日破案。”

闸北公安分局压力山大。分局领导徐香荪、程裕沛亲自坐镇,连夜部署侦查工作。由刑侦支队副队长薛兴德领衔,由支队西北组沈培林、管利华、俞俊侦查员及大宁路派出所警长徐德庆、警员潘志杰等干警组成的专案组旋即成立,立马进入侦查程序。

数千份《紧急协查》,通过公安部向全国发出。同时,警方在相关区域,布置夜间防控措施。

滨海大道遇截

1月14日凌晨四时,江苏滨海高速公路。三辆桑塔纳轿车顶着黄淮平原上凛冽刺骨的寒风,往山东方向疾驶。

“停车检查!”一交警高擎“停”字标牌,其余三警员分立大道两旁,朝车队发出停车指令。

驾驶头车的潘新玉,心怀鬼胎,叫一声:“不好,要砸锅!”刹那间脑瓜闪过一个“闯” 字,脚底一加油门,“嗖”地与执勤民警擦身而过。紧随其后的卞苏华如法炮制,闯关成功。而第三辆车上的郭德,却没有这么幸运,被道检大队的民警截住。

心急慌忙的潘新玉狂驶十几里地,蓦然从反光镜中发现:郭德怎么没有跟上来? 一丝不祥之兆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踩向刹车……

停车后,潘关照紧随其后的卞苏华,让他先回山东胶州老家。自己返身赶回被截地点,与交警再作计较,试图蒙混过关。

“你的驾驶证和行驶证呢?”滨海交警劈头盖脸发问。潘新玉胸有成竹地掏出一张胶州市交通警察的工作证,以为滨海交警会看在同行的面子上,放自己一马。谁知滨海交警毫不留情:“你的工作证已经过期了。”同时,通过与胶州市公安局联系,得知潘早已辞职的信息,便更不善罢甘休了。

潘屡试不爽的这张“王牌”,在滨海遭遇“滑铁卢”,两辆桑车,连同郭德,双双被扣。滨海交管大队最后告知潘,必须拿出被扣车辆的行驶证来验明正身,方能“赎回”人和车。

胶州的“潘老板”

潘新玉何许人也?在山东胶州马店乡,方圆百里,不知这里有位大众汽车修配厂潘老板的,算你白来。时年33岁的潘新玉,曾经是胶州市交警大队五年警龄的交通警。1992年,潘嫌干交警又苦又累,挣钱又不多,便撂挑子下“海”了。

仅仅过去两年,潘新玉在当地人的眼中,就成了一位炙手可热的“潘老板”。在他这里,客户总是能“买”到价廉物美的“二手车”。渐渐地,潘老板门庭若市,远近闻名,甚至青岛、济南等地的客户也慕名而来,争相与潘老板洽谈“二手车买卖”。

这样一来,潘老板的“业务”忙得不可开交,“二手普桑”供不应求。于是,潘老板加快了“进货”的速度,马不停蹄地穿梭在上海与胶州之间。

生意好了,自然财大气粗,左邻右舍,谁不知道潘老板手头有上百万的资金周转。

潘氏企业,纯粹的小家族企业。企业管理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掌管财政大权的不是别人,正是潘的老婆孙淑贞。孙在胶州某银行做事,精通金融业务。潘氏企业的财务,到了孙淑贞手里,不仅是小菜一碟,而且黑钱转眼就洗成了“白”的。

潘新玉长年在“江湖”闯荡,一年中大半时候不在家。于是,厂里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潘新玉的大哥潘新华来执掌。

潘新玉在胶州小有名气。可以这么说:下到草民混混,上到官府“衙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于当地一些地位显赫的人物,见了潘老板都要打个招呼,递上支烟呢。这些,给潘老板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没人吃得透,潘新玉的能耐,到底有多大,潘老板这“潭子”里的水究竟有多深。

铤而走险,棋输一着

话说潘新玉滨海受挫,心有不甘。于是,潘决定使尽浑身解数来“捞出”这两辆“来之不易”的普桑和帮手郭德。

他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立马发出一份加急电报,让哥哥潘新华速带巨款,日夜兼程,从胶州马店乡来滨海“赎车赎人”。

1月15日上午,潘新华接到急报后,从银行里取出2万元现金,与联襟高某急急赶到了滨海。兄弟晤面后,商量如何应付滨海交警大队之策。潘新玉眼珠一转:“就说是买的二手车吧。”没有购车发票,先搞个“证明”条来蒙混过关;没有公章,就让哥哥捺手印替代。

16日上午,潘赶到滨海交警大队,出示了这张“证明”。孰料,处理违章的交警视“证明”如同草芥,潘无功而返。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当晚,潘携带1万元现金,摸到交警大队长家中。那天,大队长不在家,潘把这包钱扔在桌子上,扭头就走,弄得大队长家属非常尴尬。17日早上,大队长将这包钱直接交到纪委部门。

潘新玉没想到,这世界上还真有不吃贿的主儿。弄巧成拙的是,滨海交警对潘的车子来路更怀疑了,非让潘拿出正常手续来不可。此时,潘就像一个输光了的赌徒,决定铤而走险,作最后一搏。

1月21日,潘返身马店乡,从银行里取出35万元巨款,找了同乡崔某做帮手,回到了上海闸北区某旅店。当晚七时许,二人拦了一辆出租车,开到大宁路700弄停住。

连潘新玉自己都觉得滑稽。半月前在这里作案盗车,半个月后又鬼使神差地回到了这里。正是利令智昏,让他越加胆大妄为,就是龙潭虎穴,也要试着闯一闯了。

失主家很好找,8日在弄堂口失窃那辆普桑轿车,几乎700弄里的居民都知道。潘随便问了一位,便在某号601室找到了那位郭姓失主。

不速之客的意外到来,让失主大为诧异。潘开门见山:“我从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处买一辆便宜车,但没有行驶证等一套手续。现在卖主对我讲了真话,说是偷了你的车。现在我愿意出17万元现金买你这套手续。你看,这样算是公平吧。”郭表示可以考虑,但这套手续不在身边,要明天到厂里去取。

其实,郭是厂里的保卫干事。听潘的口气,已明白其来意。借口到邻居处讨包香烟工夫,已向“110”报警。

潘是何等机灵乖巧之人,见郭有敷衍拖延之意,便感大事不妙,遂起身告辞欲溜之大吉。可惜,晚矣。大宁路派出所警长徐德庆率一队人马,捷足先登,在楼下“恭候”了。

潘新玉一处不顺,处处不顺,倒霉极了。若知道这样的结局,打死他也不会自投罗网啊。潘老板那个后悔啊,怕是连肚肠根子都要悔青了。

破绽百出,满盘皆输

作为系列窃车大案的重要犯罪嫌疑人,潘新玉被迅速移送到闸北分局专案组。

初次交锋,双方都在“摸底”。潘新玉还是重复了那套嗑:车子是从他人那里买来的赃车。潘盘算着,这样大不了就是个“收赃”罪,判不了几年的。

无须多问,关键是证据。双方都深谙这其中的“窍槛”。专案组从潘携带的拷克箱里,搜出17万元现金。在潘、崔临时借居的招待所里,又查获18万,加在一起是35万元人民币。专案组分析,潘自称是买的赃车,为何还愿花17万元巨款找失主买断行驶证等一套手续呢?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于情于理都不通。看来,潘新玉隐瞒了重大案情。

不过,潘交代,赃车已经被滨海警方扣押。也许滨海方面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1月24日晚八时,专案组组长薛兴德,以及侦查员管利华、潘志杰及被害单位上海日化公司保卫科干部等一行人赶到滨海县交警大队。

1月25日上午,薛兴德等人在滨海交警大队停车场察看被扣的两辆普桑时,大有斩获。从两辆车的发动机和车架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两组号码,分别是“016031”和“359025”。这正是上海日用化学品公司在“1·8”深夜被窃的两辆海蓝色桑塔纳轿车!此外,贴在挡风上的税单上印着“上海01 一F3341”的字样,也与被窃轿车的税单号码吻合。毫无疑问,这两辆被扣的普桑,正是“1·8”大案中的失窃赃车。

潘新玉的犯罪嫌疑迅速上升!然潘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仍然一口咬定:就只有这两辆车,是从汽车交易黑市中叫“吴玉华”的人手中花23万买的,其他一概不知。

专案组从案情的发展来看,起码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潘新玉对案发地非常熟悉,甚至直扑被害人的家门口;二是从潘的表现来看,其心理负担非常“重”,说明其内心隐藏着重大秘密。

从滨海警方移交的帮手郭德口中,专案组了解到,郭与潘是一起学习驾驶技术时的“师兄弟”。郭与卞苏华又是胶州客运分公司的同事。潘做交通警时,在分公司门前值勤,因此相互之间早就认识了。1994年10月,潘对郭、卞讲,我交警不当了,到上海做“汽车生意”。到时候要烦请二位帮忙,把车开回胶州来,吃用开销全是我的,外加每趟辛苦费800元钱。

从那年10月中旬起,一直到案发为止,郭、卞二人先后在上海从潘的手里接过12辆桑车,开到山东胶州马店乡他哥哥那儿。

至此,潘新玉的谎言不攻自破。但是,对付这只“大虫”,还得凭证据说话。

专案组派员前往潘新玉住过的旅店寻访。据旅馆服务员反映,1月8日这天晚上,潘10时出去,凌晨四时才回旅馆。当时旅馆大门关闭,潘砸了半天门,吵醒了值班的服务员,因此店方印象深刻。

旅馆服务员的证言,证实了“1·8”系列窃车案发生时,潘有足够的作案时间。

过完1995年春节,已是2月初了。专案组信心满满,重新开始审理潘新玉了。潘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专案组剥开了一层又一层谎言,剑指潘那脆弱的心窝。

“你开到滨海的,到底是几辆车?”

“就两辆车。”

“卞苏华你认识吗?”

“……”潘这下傻眼了,被迫承认有第三辆车。

“你知道郭德、卞苏华在什么地方?马店又是什么地方?”这两句发问,如同两根钢针,戳在潘的神经上。潘浑身打战,沉默半晌,终于挤牙膏般地交代:“买”过14辆车。

胶州之行,一锤定音

潘交代的是“买车”。向谁“买”的?“老黑”。“老黑”是谁?潘说不知道,只晓得“老黑”是黑道上的头面人物,本事大得无所不能。

审讯暂告一段落。14辆桑车,从潘的口中吐出来,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胜利。

潘回到监房后,对同监人讲:他们(指警方)没有抓到证据,我是不怕的。此外,潘写了一张纸条,企图托人捎给潘新华:“黑包、白包要放好。大哥可全权调动资金。你们可能要成为同案犯。对上海警方表面上要配合。”

“戏”且让潘新玉演去。3月12日,薛兴德、管利华、徐德庆等五名探员奔赴胶州。同去胶州的还有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分管领导和重案支队支队长。

在马店乡的“潘氏企业”,撬开车库,三辆赃车赫然在目。它们分别是1月17日长桥冷冻厂被盗车辆、1月8日染化三厂被盗车辆和去年10月26日良友饭店门前的被盗车辆。同时,在仓库里还发现有10多辆桑塔纳轿车上换下的大量旧靠垫、零部件。

3月13日晚八时许,潘新华在家中被抓。他交代:“潘新玉到底开回来几辆车,我记不清了。我经手卖出去四辆,其余都是弟弟卖出的。潘新玉曾经以胶州市轻工业局经销公司的名义,在供货信息报上刊登过出售二手车的广告。只要有客户来,便连人带车开到胶州某银行(潘新玉老婆的单位),一手交钱,一手办手续交货。一般是15万左右一辆。”

3月15日,专案组在胶州客运分公司将卞苏华抓获。他交代的情节基本与郭德讲的相符。当天夜里,在胶州市九龙镇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将涉案的同伙王玉胜抓获。

王交代,去年阴历九月初一的那天,潘新玉到他家来,约王到上海帮他开车,每月工资1000元。后来,潘将王带到上海,对王说:“你看,上海马路上轿车多的是.多好偷,咱们弄一辆如何?”

10月13日这天夜里,两人来到中华新路某高层建筑下,由王望风,潘盗得桑塔纳轿车一辆。返回旅馆的途中,王害怕了:“这事干不得,要吃官司的.我看还是还给人家吧?”潘见状,假惺惺地说:“好,好,我一定还给人家。”10月15日,便打发王玉胜回胶州了。

至此,潘新玉盗窃桑车的罪行已铁证如山,绝非他信誓旦旦的收赃。

尾声

从4月4日起,专案组剑拔弩张,与潘新华作最后一阶段较量了。

专案组成员准备牙刷毛巾,行李铺盖,进驻“北监”看守所,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抱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与潘周旋到底。

前三天,潘软硬不吃,审讯毫无进展。

4月7日,潘被逼得没有退路,只交代了与王玉胜盗车的一段情节。

4月8日凌晨2时,审讯员沈培林与潘足足对视了五分钟,不发一言。

此刻,潘开始大喘气,面部表情变化剧烈,精神世界完全崩溃了。

“我……我彻底交代!”

一直审到4月9日上午10时半,潘交代了先后在沪盗窃19辆桑塔纳轿车的犯罪事实。

法国思想家摩莱里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在世界上认识到的唯一的罪过是贪婪;其他的一切罪过,不管叫什么名字,都无非是这种罪过的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表现。

也许,这就是一个曾经受人尊重的交通警,蜕变为窃车大盗的心路历程。

栏目主持人: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胶州专案组滨海
(书法)《公交赞歌》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滨海白首乌
滨海顶层公寓
胶州剪纸的类型题材与价值研究
岳滨海 藏石欣赏
“神秘失踪”专案组
现代农业的胶州尝试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中纪委打虎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