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银行开闸:花落谁家

2013-07-05魏雅华

检察风云 2013年21期
关键词: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俄罗斯

文/特约撰稿 魏雅华

民营银行开闸:花落谁家

文/特约撰稿 魏雅华

什么是民营银行?

也许我们要先来说一说什么是民营银行,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国有控股银行的区别在哪里。

从前,中国的银行都是一个样,今后不一样了。中国的银行业现在早已不是四大国有银行的一统天下,存在哪儿都一样。现在,中国的银行满街道都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所有的闹市区最火的旺铺,都被各大银行的营业厅所占据。

民营银行就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或者说民营银行是由民有、民治、民责、民益四有构成的统一体。

所谓民有,就是指银行的产权属于民间投资者;所谓民治,就是由民间投资者决定公司的治理;所谓民责,就是指民间投资者对银行的经营成败负全责;所谓民益,就是指银行经营的利益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配。

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具有两大特征:

一是私营性,即民营银行的产权结构主要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

一是自主性,民营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包括人事管理等,不受政府部门的干涉和控制,有权不听命于政府,完全由银行自主决定;这样民营银行可以避免行政干预所带来的一哄而起,再一哄而散的政策性风险,还可以避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不良资产。

与此同时,民营银行营运中发生的不良资产,甚至资金链断裂,发生挤兑风潮,导致银行破产,也不可能得到政府救助。不良资产也不可能合法地注销。在中国国有银行的历史上,我们并不罕见四大国有银行上万亿甚至数万亿规模巨大的不良资产,可以水龙头一拉便被冲走了,所以不会有倒闭的风险。

实际上,国有银行巨大的不良资产是不可能冲走的,但国有银行有印钞机,可以源源不断地印出钞票来,需要多少印多少,所以不会有倒闭的危险。为它支付代价的是全民所必须忍受的通货膨胀的巨大损失。而国有银行巨大的不良资产,不仅仅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形成的。还常常是政府投资的决策失误造成的。

所以民营银行的不受政府干预便显得非常重要。

当您的钱存入民营银行的时候,您必须对这家民营银行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比如它的大股东是谁,经营情况如何,企业信誉如何,破产风险有多大,不良资产率有多高,如果您存入的资金量很大。您最好为自己存入的资金上个银行存款保险。

新闻事件

九家民营银行已获核准 正式设立还需审批

2013年10月10日,一条新闻见诸多家媒体及网站,并如风传播:《九家民营银行已获核准 正式设立还需审批》。

该文中说:今年以来,国家工商总局已经核准了九家涉及银行的企业名称,包括:苏宁银行、中联银行、锡商银行、华瑞银行、前海银行、中储银行、华商银行、苏南银行、国融银行。

和“苏宁云商”一样,目前只是民营银行的名称被核准通过,正式设立前,还需要经过银监会、央行等一系列的审批。

民营银行的申请热潮还在持续,10月7日晚间,“御银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尝试联合设立民营银行。8日,“御银股份”在此消息刺激下开盘涨停。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申请或计划申请筹办民营银行的上市公司或其大股东已达28家,其中包括“苏宁云商”、“金发科技”、“格力电器”、“中关村”、“正泰电器”、“凯乐科技”等上市公司直接参与的,此外还有“美的”、“奥康”、“红豆”、“沙钢”等集团层面参与的。

以上消息表明,中国银行业对民营银行的开放决心己经付诸实践,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政策面己进入实施阶段,申请成立民营银行的热情如同火山爆发一般,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最重要的事是保持头脑的清醒,加强我们的风险意识。

谁都知道,在所有的行业中,金融业是最赚钱的,可是最赚钱的行业同时也总是风险最大的行业,两者如影随形。在一夜暴发的行业中,跳楼的老总总是最多的。在这件事上,上帝很公平。

在温州,在鄂尔多斯,在神木,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伴随着房地产危机的跌宕起伏,“爪子王”(指高利贷组织顶端人物)们逃亡自杀己不是新闻,这些灾难给当地政府造成了多大的危机?这就让我们不能不在这件事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中国现在有民营银行吗?

中国对民营银行的开放在政策上解禁已有多年。但到现在可以称作民营银行的仅有一家,那就是民生银行。

那么,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等银行,是民营银行吗?

它们实质上只是股份制的商业银行(joint-equity commercial bank)。

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包括: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四大类。

国有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指由国家(财政部、中央汇金公司)直接控股并为第一股东的商业银行,主要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六家国有商业银行。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系指经人民银行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商业金融业务的股份制银行,主要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共13家。

1996年1月12日,由全国工商联牵头,数家民营机构参股组建的中国民生银行正式成立,突破了商业银行原有的股权构成,成为我国第一家由非国有企业为主出资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是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建立的规范的股份制金融企业。多种经济成份在中国金融业的涉足和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中国民生银行有别于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而为国内外经济界、金融界所关注。民生银行成立16年来,业务不断地拓展,规模不断地扩大,效益逐年递增,并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

民生银行从建行之初的注册资本人民币283.66亿元,截至2012年6月30日,资产总额己达到人民币25940.66亿元,资产增值接近100倍。

应当说,中国民营银行的试水远航是成功的,但是从1996年到2013年的17年间,中国再没有为第二家民营银行发放牌照。

为什么要为民营银行开闸?

这首先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明显地感到,仅有国有银行是不够的。尤其是在2013年的今天,小微企业融资之难,让中国感到必须为民营银行开闸放行。

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最具有活力的、最具有创造力的、生机勃勃的经济方式,它容纳了中国90%的就业人口,贡献了70%的税收,民营企业对中国的GDP贡献超过了50%,可只得到了5%的金融支持。

这种状况正常吗?这种状况还能继续下去吗?

近几年来,中国地下钱庄活动猖獗,形形色色的高利贷,典当业、投资公司、小额借贷公司野蛮生长,让难以得到金融支持的中国的小微企业饮鸩止渴,吃尽了苦头,中国的小微企业成了他们的打工仔,成了它们高利盘剥的包身工,成为它们案板上的鱼和肉。

而在经济形势一旦发生动荡,地下钱庄的卷款出逃,又让老百姓遭受重创,我们还能容忍这种金融诈骗继续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吗?

正是这种形势,促使国家下决心为民营银行开闸放水。

为民营银行开闸,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内在结构。分散金融信贷风险。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这种多元化格局,只是完成了对原有金融机构体系的外部整合。实质上仍然是国有银行“一统天下”。

发展民营银行有助于形成国有金融与民营金融、大型的金融机构与众多中小型金融机构竞争共存、补漏拾缺的新局面,从而改变经济结构与金融组织体系结构的不对称程度。一个国家金融结构的变迁是金融深化的重要表现,民营银行的发展必将使我国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辐射面、渗透力和适应性日益增强。

其次,民营银行的发展可以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改善金融资源的配置格局。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其完善的业务经营,可以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务支持,为他们创造外源融资的机会,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民营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由原来的国有金融部门垄断性完成的,十分低效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格局。

民营银行的建立与发展,可以有效抑制地下金融活动的生存空间,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可以将民间大量的热钱吸引到民营银行,让它们在民营银行的规范运作中化害为利。

可就在国家即将对民营银行开闸放水之际,我还要说:民营银行切记,“开车不喝酒”。

俄罗斯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教训

银行是一个高利润行业,但又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负债经营的特性决定了银行必须将“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因为银行的破产倒闭将使存款人遭受损失,并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的聚集和动荡不安。

为了防范风险,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加强对银行监管的同时,都对银行的市场准入,尤其是对民间资本办银行加以严格限制。而市场准入的不规范往往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金融投机倒把,产生道德风险;二是造成金融过度(over-banking),形成恶性竞争。这两种情况最终将使民营银行走向失败。

这其中犹以俄罗斯的教训惨痛。

俄罗斯在1991年前后放开金融业。由于采取的是“休克疗法”,在全面放开金融的同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市场准入机制,结果造成金融投机盛行,一下子就冒出数不清的诸多银行。这些银行多数是投机分子开办,到处坑蒙拐骗。俄罗斯的金融体制很快就被破坏,并最终导致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造成了1998年8月俄罗斯的金融体系大溃败。

时至今日,人们对那场灾难仍在痛定思痛:

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推出三项收拾金融乱局的强硬措施才一发布,当即舆论大哗,股票暴跌而以致股票市场停摆,卢布汇率狂贬不已。俄罗斯央行已失去掌控能力,干脆宣布任由卢布自由浮动,老百姓用麻袋提着卢布以兑进美元,或者抢购消费品。卢布汇率失守,股市更是一泻千里。

到8月28日,仅仅不过几个月,俄罗斯股票的市价已跌至159.2亿美元,比年初的1033.56亿美元,竟下跌了85%,后来干脆停业,变成一文不值。

俄罗斯这次金融大风暴后果非常严重。不仅使本国已是困难重重的经济雪上加霜,还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场。

蒙受损失最严重的是俄罗斯的老百姓们,他们在银行的存款价值贬损超过了一半。近1/3的居民生活跌到了贫困线以下。

俄罗斯人是难以抹去那段黑色的记忆的,进口商品价格狂涨2~3倍,日常生活用品也成倍上涨。9月份,消费物价上升居然暴涨40%,超过了1992年2月的上升36%,成为俄罗斯经济转型期以来的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居民实际工资收入下降13.8%,整个经济下降5%,其中工业下降5.2%,农业下降10%,外贸下降16.1%。

商业银行损失惨重。

西方报刊惊呼“俄罗斯金融寡头们的没落”。它们前期为牟取利差,曾大量借取利率较低的外债,估计共约300亿美元,兑为卢布后,购进高回报率的国债券。在卢布狂贬的打击下,国债券又要由高利、短期转换为低利、长期,反复折腾损失巨大。仅金融七巨头之一的SBS-农业银行当时就握有相当于10亿美元的国家短期债券,顷刻之间所剩无几。

商业银行中有一半濒临破产。俄罗斯的SBS-农业银行和国际商业银行已被暂时置于中央银行管理之下,其余几家大银行不得不将自己的商业账户,转移到俄罗斯储蓄银行。

目前俄罗斯约有商业银行1800家,其中半数以上其资产总额在15万美元以下。如此之多的商业银行,如此之低的金融资产总额,在我们看来几乎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这样的金融乱象,不爆发金融灾难才是难以置信的。

这些商业银行主要从事高息揽存和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俄罗斯商业银行的呆账约占其资产总额比例的50%,如此之高的不良资产率简直让人毛骨悚然。尽管商业银行的资产有保险机制保护,但保险公司的实际保付能力,估计也只能达到应付资产的50%左右。连保险公司都成了泥菩萨。

俄罗斯中央银行作为唯一货币发行机关,不具有超然独立地位,不能有效履行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政府的干预下,靠大量增发货币来维持财政开支和救助商业银行;二是调控方式不灵活;三是具有明显的盈利倾向。

在这样的中央银行的监控下,俄罗斯不爆发金融灾难才是怪事。

俄罗斯企业和居民对本国金融机构和本币不信任。据估计,1994-1997年俄罗斯吸引外资不过580亿美元,但同期企业和居民流出国内的资金,却高达670亿美元;而俄罗斯居民手持外汇资金高达400-500亿美元,根本不往本国银行里存。

拖欠资金已成为俄罗斯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政府和银行对此束手无策。同时,由于俄罗斯金融市场,特别是短期债券和拆借市场的收益率水平太高,一般为50%-200%,致使企业根本不进行实业资产的投资,有钱就购买短期债券或委托拆借投资。

这种情况我们读来是否有些眼熟?2013年的中国也是如此。我们也在犯别人已犯过的错误。

1996年俄罗斯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下降了18%,1997年又下降了5%,1998年上半年则更进一步下降了10%。

金融犯罪活动猖獗,尤其是企业和银行相互勾结,违法违规操作,形成影子经济和地下经济,使投融资活动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加大。

重读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很重要。镜可以正冠,史可以鉴人。

结束语

当我们为着梦想了多年的,中国的民营银行开闸在即而热血沸腾的时候,所有的眼睛都在盯着握在银监会手中的权杖,都在梦想着同一件事:民营银行开闸:花落谁家?在如雪片飞来的申办报告中,谁能有幸接到银监会抛出的红绣球?谁能收到这张通往天堂的护照和签证?

我们可曾想到过“新手上路”的风险?在全世界的金融史上。许多国家都有过这样的时刻,都曾经有过死去活来的痛苦经历,能活下来的民营银行十有一二。

请记住,在中国的非正常死亡的黑名单上,列在第一位的是车祸。所以在民营银行开闸的前夕,我要说:“开车不喝酒”。银监会要认真地对每一家民营银行的申请作仔细体检,对于有“嗜酒”恶习或“吸毒”前科的切不可核准,并且对中国民营银行业的违规行为进行提前防范。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俄罗斯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我国国有银行资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