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器装备体系保障军事需求问题框架研究

2013-07-03王一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保障系统框架军事

王一波,石 全,张 成

(军械工程学院 装备指挥与管理系,石家庄 050003)

当前,对于武器装备体系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武器装备成体系的论证、研制、作战以及效能评估成为热点问题[1-4]。武器装备要在战场上成体系的发挥作用,就难以绕开成体系的保障问题。但对于武器装备成体系保障的问题,目前给予关注的程度还不够。武器装备体系保障是一个新问题,对其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家关于装备体系保障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和许多军事问题一样,武器装备体系保障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军事需求同样是研究的首要问题,对于开展其它研究具有指导性作用。装备体系保障军事需求研究属于一个新问题,具有一般军事需求问题的共性,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征。装备体系保障军事需求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装备体系保障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准确把握其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面向未来体系作战,立足于武器装备体系保障特性,对于其军事需求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1 武器装备体系保障需求问题本质

按照笔者前述研究,武器装备体系保障是为满足未来体系作战中赋予装备保障的任务需要,依托军事信息系统,融合集成装备保障力量、保障单元、保障要素为一体化保障力量体系,对武器装备体系采取的一系列保证性措施以及进行的相应活动的统称。为表述方便,将“武器装备体系保障”简称为“体系保障”[5]。国防科技大学余斌等人认为,军事需求牵扯3 方面的因素:任务、使用人员和技术支持,军事需求必须要具体体现这3 个方面的要求[6,7]。本文认为,军事需求是相关军事人员对于某军事事物所要求的属性特征的清晰表述,其能够具体指导相关的设计和建设活动。

结合以上观点,本文给出体系保障军事需求定义如下:存在于武器装备体系保障问题域、需要被发现识别并能达成保障目标的一些属性特征。而武器装备体系保障问题域是指军事人员关于体系保障领域相关问题客观认识的总和。

由于体系保障是一种高级作战概念,对其认识还存在着诸多不成熟的地方,随着对于体系保障理论研究的深入、军事环境的改变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也将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因此,体系保障需求并非一成不变,它将动态发展。为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体系保障需求问题本质,本文将建立体系保障需求问题框架,如图1 所示。该问题框架的建立方法源于软件需求领域,其已得到广泛应用。

图1 体系保障军事需求问题框架

图1 中,体系保障问题域EPW 主导着军事需求ER 的变化。需求映像ERF 是准确反映ER 的串联军事领域和技术领域的需求产品,也是基于军事领域和技术领域通用术语表示的模型。

在此,引入“现象”的概念,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在发展变化中表现出的外在形式。则体系保障问题域和体系保障军事需求是一个现象集合,分别记为PEPW和PER,则有:PER⊂PEPW。

体系保障军事需求须是客观问题的真实反映,军事领域内存在与体系保障需求一致的保障要求。同时体系保障需求必须是可实现的,即在技术领域内存在与体系保障需求一致的技术实现能力。从问题域、系统和技术实现3 个层次考虑,可以将体系保障需求划分为作战需求、系统需求和技术需求。

体系保障军事需求映像必须与体系保障军事需求一致,它同样是一个现象集合,该集合中存在反映并能满足保障要求的各种现象。

2 武器装备体系保障军事需求特性

体系保障存在3 个层次的问题:第一,现有保障系统的集成问题;第二,新保障系统的规划问题;第三,全新保障体系的构建问题。针对体系保障3 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将未来体系保障建设规划为3 个步骤:首先对现有保障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有效集成,分析其保障效能,确定能力缺陷,为下一步设计新的保障系统提供依据;其次设计新的保障系统,并进行新的集成,完成保障效能评估;最后,在前2 个步骤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保障体系的全新规划。

问题不同,军事需求不同,其具有的特性也会有所不同。本文将分别从保障任务模糊性、支撑技术不确定性和结构复杂性三维进行分析。将保障任务分为3 个等级:固定任务Ⅰ、演进任务Ⅱ和随机任务Ⅲ。支撑技术分为3 个等级:低技术A、中技术B 和高技术C;结构复杂性分为3 个等级:①简单融合、②复杂融合和③完全融合。

从体系保障任务的角度来看,随着对体系保障研究的深入,则体系保障任务也会更加复杂和具体。对于第一个层次的问题,将立足于明确的任务进行系统集成,因此其在任务维的取值应是Ⅰ;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将引入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则其任务会发生改变,因此取值为Ⅱ;第三个层次的问题,由于要应对很多随机情况,其取值为Ⅲ。

从支撑技术的角度来看,目前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在3 个层次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于技术的需要有一个递进的过程,因此可将其分别对应不同的技术等级。

从结构复杂性的角度来看,第一个层次只是通过梳理保障关系,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实现对现有系统的简单组合,第二层次立足于解决保障体系的某些功能性缺陷,实现体系内部的进一步融合,使得各保障系统配合更加紧密;第三个层次则立足于打造一个全新的保障体系,通过业务关系、信息链路和功能分配的真正一体,实现体系内部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

通过以上分析,3 个层次问题的军事需求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体系保障军事需求特性

3 武器装备体系保障军事需求分析方法

3.1 武器装备体系保障军事需求分析思路

“面向体系作战,基于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保障军事需求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要面向未来保障任务,着眼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的整体性、不确定性、对抗性等特征,寻求从“使命”到“保障任务”再到“保障能力”的定性定量映射关系,建立一个从使命到保障能力的需求分析框架,从保障力量运用的角度分析不同任务构想下的保障能力需求,为体系保障筹划提供分析方法和决策支持。

“面向体系作战,基于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保障需求分析方法,重点在于研究通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军事装备保障行动构想,评估和确定武器装备体系保障需求。顶层需求立足体系作战战略需求,明确体系保障的使命和任务要求;中层着眼战役要求,明确对体系保障的能力领域要求,包括能力结构、能力构成要素及关系、所需保障行动、影响因素等;底层从体系保障行动需求出发,明确行动的目标要求、资源要求、影响因素等。武器装备体系保障需求分析面临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因此需要用广泛的想定和情况来评估需求能力,确保最后得出的军事需求具有较好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健壮性。

3.2 武器装备体系保障军事需求分析框架

“面向体系作战,基于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保障军事需求分析,按照“构想—使命—任务—能力”的顺序,根据作战构想,设计保障想定,确定保障任务并进行建模,通过任务到能力的映射,分析不同想定情况下的保障能力需求,包括能力的构成、目标要求、资源支持、影响因素等;评估现有保障能力,找出其与需求的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分析框架如图2 所示。

图2 体系保障军事需求分析框架

图2 中,能力的不确定性是指关键因素、风险和代价;能力的关联性是指能力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能力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能力的适应性是指能力在哪种情况下是关键的,其灵敏性如何。

4 结束语

武器装备体系保障是一个新鲜的军事事物,其军事需求研究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武器装备体系保障在发展中将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也为需求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但由于所能获得的相关理论有限,所以还存在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同时根据本文所构建的研究框架,针对具体的需求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做重点分析。

[1]王凯,孙万国.武器装备军事需求论证[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陈超,王长春,刘军伟.武器装备体系结构描述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8):1-4.

[3]于同刚,于洪敏,玄克诚,等.基于能力的武器装备体系需求工程方法研究[J]. 兵工自动化,2008,27(11):34-36.

[4]刘新亮.技术引入对武器装备体系能力影响的评估方法研究[D].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09.

[5]王一波,石全,张成.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体系保障研究初探[C]//第四届全军军事装备理论学术研讨会. 烟台:[出版社不详],2012:564-566.

[6]张维明,余斌,段采宇.军事需求的基本概念与内涵[J].国防科技,2006(1):40-45.

[7]余斌,段采宇.军事需求与军事需求工程[J].国防科技,2006(2):37-42.

猜你喜欢

保障系统框架军事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运维保障系统设计及应用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建立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8大关键技术
“蓝天王国”奇遇记(十四)——飞机的生命保障系统
国产500kW发射机灯丝UPS电源保障系统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我国在WYO框架下面对的贸易保护现状及应对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