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估外销瓷

2013-07-02陈蓓露

收藏 2013年4期
关键词:香港城市大学南昌大学外销

陈蓓露

2012年10月20日至24日,第二届中国外销瓷研讨会在南昌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南昌大学博物馆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来自海内外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这次盛会。

与研讨会同步,南昌大学博物馆的“清代外销瓷展”和“康熙雍正乾隆外销瓷展”同时开展。实际上,就在南昌大学中国外销瓷研讨会的同一时段,中国众多博物馆有关中国外销瓷的大规模研究性展览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例如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国家博物馆“瓷之韵——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瓷器展”、北京福海文博园陶瓷馆展览等,国内对于外销瓷收藏、研究领域的重视程度正在提升。

南昌议题

与一年前相比,2012年的外销瓷研讨会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参与,海内外专家共带来了15个高质量的学术报告,这些报告大致可分为三类议题。

第一类是关于外销瓷贸易和文化交流的议题。

持续了300年的外销瓷贸易,不仅是国际间经济和商品的往来,更是文化的互动。一直在此领域有所研究的香港城市大学郑培凯教授指出:陶瓷贸易往来早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而且陶瓷相较丝绸甚至中国的四大发明,更加大众化,从而带给了世界人民和平幸福的文化影响力。南昌大学博物馆馆长余春明则从山水纹饰对于西方自然观的影响人手,分析了纹饰发展的脉络,指出中国外销瓷将东方天人合一的观念传递到了西方,并深深影响了西方的文化历史。

第二类是关于外销瓷工艺研究的议题。

外销瓷囊括了大部分中国民窑瓷器的风格,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基础上加入了西方定制和绘制的特色。因此,余春明认为,今天国内在瓷器研究领域对官窑的一边倒,不利于体现中国瓷器的全貌,此时讨论外销瓷及其工艺,有利于补全对中国陶瓷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外销瓷高仿专家李广琪先生从传统制瓷工艺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古今陶瓷工艺的特点及鉴定方法。广东博物馆艺术部主任黄静女士则结合史上粤海关的设置和十三行的发展脉络,讨论了广彩瓷器的艺术特色。

第三类是关于外销瓷收藏及文化的议题。

由于外销瓷的特殊身份,国外收藏的数量远大于国内。余春明认为,南昌大学博物馆的外销瓷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与国外研究机构和学者合作。大量的外销瓷在西方被保存下来,相关资料的整理和档案的建立也更加全面,有效交流将大大促进国内的研究水平提升。在本次研讨会上,美国碧波地博物馆前馆长威廉、温特图尔博物馆馆长莱斯利、福布斯家族博物馆馆长鲁宾等几位西方学者,都将其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外销瓷进行了展示、介绍。

美国佳士得拍卖行副总裁贝琪则非常看好外销瓷的国际市场走势,她指出,在纽约拍卖市场,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等南美藏家对外销瓷的兴趣逐渐增强,不少中国藏家也在近几年加入到收藏外销瓷的行列,收藏这一类藏品的人群在收藏家中所占的比例大概从2007年的4%增加到现在的20%。

外销瓷研究进展

毫无疑问,南昌大学的外销瓷研讨会正在开辟新的研究视野。余春明指出,由于外销瓷贸易的特殊性,该项研究长期依赖海外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只有国内学者对外销瓷的关注度不断增强,才可能持续加大我们对外销瓷领域研究的深入程度。对于本次与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合作,余春明也高度认同。同时他表示,下一届研讨会或许会在香港举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凸显外销瓷所辐射的更开阔的主题——世界经济与外销瓷贸易。

郑培凯介绍说,基于地理优势,新加坡以及粤港澳地区的研究机构,很早就开始了中国古陶瓷外贸历史的研究。香港城市大学在多年前就在“郑和下西洋”课题的基础上开展了“陶瓷下西洋”的研究项目,但是这一研究一直都基于考古发现的碎片。与之相比,南昌大学博物馆可以通过一个博物馆的完整传世品体系展开研究。因此,港澳台以及新加坡地区外销瓷研究与大陆资源整合,具有实际意义。

外销瓷研讨会具有很强的信号意义。种种迹象表明,外销瓷正在成为国内瓷器研究的新重点,如近年来各种出水海捞瓷的高关注度,本质上也是对于尘封历史的重新认识。郑培凯认为,学术的好处就在于将过去被淹没却有着重要意义的东西重新发掘出来,经过多元化的解读重新揭示其价值。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南昌大学博物馆对于外销瓷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例如,增加了更多、更好的外销瓷馆藏,其外销瓷专业研究书籍已增加至700多本。据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介绍,南昌大学博物馆的各种研究合作情况良好,如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作,把陶瓷年代测定和材料科学结合起来;再比如,同美术系等学院合作,对外销瓷的美术和绘画艺术进行系统研究。此外也通过出版物,在中国以及世界上进一步宣传外销瓷的重要价值。南昌大学博物馆的李迎华也介绍说,目前博物馆正在筹备建设一个数据库,主要将外销瓷中年代记载最详细、研究较深入的纹章瓷与同时期其他瓷器的成分、工艺、纹饰等相对应,形成一套推测外销瓷生产年份的档案。这个数据库的建立将解决很多外销瓷年代研究方面的难题。

外销瓷与新文化发现

目前,外销瓷市场与官窑瓷器市场不可同日而语,一些中低档外销瓷由于存世量很大,国内价位仅在数千元。如清三代粉彩外销瓷,用料较好,画工精细,大多带有欧洲风格的纹饰,在欧洲市场流通量很大,这些品种比较适宜投资、收藏。一些外销瓷精品,价格则可以达到几十万元,但相对于精品官窑,还是显得“便宜”。“纹章瓷”是外销瓷中很重要的部分,由于这些瓷器多为贵族、皇室成套定制,在目前拍卖市场往往能拍出高价。同时,广彩瓷中绘画精彩的品种也是收藏、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之所以外销瓷的前景会被看好,除了市场板块轮动的特性,外销瓷的价值发掘也依托对历史再认识所带来的新文化价值。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讲师熊寰指出,历史上,中日曾经在300年前发生过一次瓷器贸易的较量,最终中国伊万里瓷成功逆转,击败了日本伊万里瓷器。对于这段历史国内知之甚少,一旦挖掘出来,就会形成新的文化价值认知。

从中国文化的大环境来看,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大国,寻找历史,尤其是重新梳理文化交流史与文化输出史,将是日后的重点。这种新文化价值发现应该会带给外销瓷新的市场机会,对此,收藏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责编 耕生

猜你喜欢

香港城市大学南昌大学外销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香港城市大学“重探索、求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与启示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广西师大社与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