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盆腔重建的临床研究
2013-07-02胡丽芳王宇辉
胡丽芳 王宇辉
(长沙市第四医院 妇产科,湖南 长沙 410006)
女性盆底疾病主要包括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其中腹腔镜下盆底重建手术具有深部的手术野暴露清晰、缝合区域的解剖部位精确、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逐渐被用于治疗盆底功能异常。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124例子宫脱垂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58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后阴道顶端悬吊,66例行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壁修补手术,现将两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报告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24例患者均为Ⅱ、Ⅲ度子宫脱垂患者,其中89伴阴道壁脱垂,46例伴压力性尿失禁。均为无生育要求妇女。具备手术切除子宫指征,无手术禁忌症。
(二)分组
研究对象情况在充分交待病情,争求患者意愿后,58例进行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后阴道顶端悬吊,划为I组;余66例患者进行了阴式子宫全切阴道壁修补手术,归为Ⅱ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体重指数、孕次、产次、尿失禁严重程度均无明显差异。
各组病情情况:I组:I组:年龄54~75岁,平均61.2±5.2岁;体重指数21.5~33.3,平均25.49±2.83;孕次1—8次,平均3.9±1.9次;产次1~5次,平均2.4±1.0次;绝经者45例,占77.6%,有腹腔或盆腔手术史者8例。病程1~30年,平均6.9±7.1年,伴阴道壁脱垂者43例。伴压力性尿失禁者22例。Ⅱ组:年龄54~70岁,平均61.76±4.46岁;体重指数21.9~33,平均24.7±2.17;孕次1~8次,平均3.8±1.6次;产次1~4次,平均2.15.±1.0次;绝经者51例,占77.3%;有腹腔或盆腔手术史者12例。病程1~30年,平均6.9±7.1年,伴阴道壁脱垂者46例。伴压力性尿失禁者24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者21例。
(三)术前准备
术前3d常规络合碘阴道擦洗Bid。对已绝经多年、阴道黏膜有明显萎缩及营养不良妇女给予口服雌激素,同时局部涂抹雌激素软膏1周。对黏膜有溃疡者,待溃疡治愈后再行手术。
(四)手术方法
I组:所有患均采用全身麻醉。麻醉后取膀胱截石、头低臀高位。脐孔上缘切开穿刺,建立人工气腹,并用10mm套管针穿刺置入腹腔镜镜头,于左侧腹部各置入第2、第3套管,于右侧腹部置入第4个套管针。置腹腔镜器械,探查腹腔,松解盆腔黏连,在腹腔镜下用双极电凝钳夹、离断子宫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其系膜与卵巢固有韧带,剪开阔韧带与子宫与膀胱、直肠反折腹膜,其余部分转为阴道操作,经阴道将前后穹隆打开,切断子宫主骶韧带,切断子宫血管,取出子宫,如有阴道前、后壁膨出,则同时行修补术。将修补后的阴道前后壁对合。再次重建气腹,检查各残端有无出血,将各韧带的加固悬吊,两侧圆韧带彼此交叉重叠缝订于阴道残端上,两主韧带对合缝扎固定于阴道残端的前壁,两骶韧带相互缝扎2~3针。缝合腹膜反折。冲洗盆腔。
Ⅱ组:3例全身麻醉,其余用腰硬连麻。麻醉后,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按传统子宫切除步骤经阴切除子宫。如有阴道前、后壁膨出,则同时行修补术。
(五)观察项目: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随访为1个月、3个月、半年,以后每年1次。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3种方法有机结合。随访问卷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比较手术前后症状恢复情况、阴道长度的变化及有无复发等。
(六)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 果
(一)手术情况
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两组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二)手术并发症
两组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I组中转开腹7例,主要原因为阴道狭窄、盆腔黏连严重。Ⅱ组患者有2例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阴道狭窄。两组患者手术后拔除尿管,所有患者均正常排尿,无一例出现尿潴留和尿失禁,无一例发生术中大出血,术中术后无一例需要输血,无一例损伤坐骨神经。
(三)手术疗效
术后第1、3、6个月、以后每年随访1次,最长随访时间达五年,I组:所有患者阴道顶端和子宫脱垂的主观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阴道异物感和下坠感消失,漏尿现象得到纠正,主观治愈率100%。阴道顶端和子宫按照POP-Q分度法均为0度,两组术后客观治愈率为100%。随访两年无复发,术后性生活时无性交困难和性交痛。Ⅱ组所有患者阴道顶端和子宫脱垂的主观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但术后随访的5年内,有5例患者出现阴道残端脱垂。Ⅱ组较I组术后复发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 讨 论
子宫脱垂和阴道穹窿脱垂是妇科常见疾病,其发生与妊娠分娩损伤[1]、卵巢功能减退所致盆底支持组织撕裂、松弛及萎缩有关。常用的传统阴式手术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扭曲了盆底解剖,阴道缩短变窄影响性生活质量,术后复发率高[2]。自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探讨全新的手术方式,目前较普及的是开腹或腹腔镜。开腹手术腹腔暴露时间长,因此术后肛门排气延迟,住院时间长,术后病率高,但对诸如重度盆腹腔黏连、阴道狭窄、子宫过大等较为适合。腹腔镜手术具有深部的手术野暴露清晰、缝合区域的解剖部位精确、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对手术器械的要求较低,只要有单极或双极电凝就可完成手术。但术者必须熟悉盆底结构,必须有熟练的腹腔镜下缝合技术[3]。
目前已证实单纯子宫切除术对盆底修复改善无任何意义。且有报道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的比例较高,尤其是子宫脱垂患者,其发生率在0.2%-43.0%[4]。传统子宫切除术由于切除了子宫主、骶韧带,造成盆腔结构薄弱,破坏了阴道在解剖上的完整性,术后不同程度存在阴道残端脱垂,患者感觉阴道变短,造成性交不适,影响患者性生活质量。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阴道顶端悬吊术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更重要的是贯穿缝扎双侧子宫圆韧带、主韧带、骶韧带及阴道顶端,加强了圆韧带、主韧带、骶韧带对阴道顶端的悬挂和固定作用,这个新造的阴道穹窿成为了阴道顶点支持的基础,这一处理使阴道顶端近似正常阴道顶端,恢复了大体完整的阴道局部解剖和功能解剖。阴道顶端悬吊术能有效地阻止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脱垂[5]。
在I组研究中,5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术中大出血,术中术后无一例需要输血,无一例损伤坐骨神经,短期随访主、客观治愈率均为100%,目前最长随访时间已有5年,未发现复发患者,提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后阴道顶端悬吊安全有效。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与Ⅱ组经阴手术患者相比无明显区别,提示该手术较经阴道手术在手术创伤及出血量方面均无明显的区别。但手术时间较Ⅱ组明显延长(p<0.05),与术者腹腔镜下缝合技术有关,相信通过提高缝合技术,两者差距可减小。Ⅱ组较I组术后复发率明显增高,提示阴道顶端悬吊术能有效地预防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脱垂。总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盆腔重建较经腹手术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少,操作简单、安全,且复发率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有极大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1]Kane D D,Kerns JM,Lin DL,et al.Early structural effects of oestrogen on pudendal nerve regeneration in the rat[J].BJU Int,2004,93(6):870.
[2]徐宏里,赵跃宏.子宫脱垂的病因及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4):196-197.
[3]张菊新,凌萧鸣,李荣丽,等.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29例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2):85-87.
[4]Flynn BJ,Webster GD,Surgical management of the apical vagi-nal defect[J].Curr Opin Urol,2002,(4):353-358.Obstet C.yn~l,1999,106:345-350.
[5]童晓文.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的新观念[J].同济大学学报,200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