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3-07-02刘端兰
刘端兰
(广东省紫金县妇幼保健院,广东 河源 517400)
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刘端兰
(广东省紫金县妇幼保健院,广东 河源 517400)
目的 采取措施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宫颈病变病例中随机选取50例,她们的年龄在21~45岁之间。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结果 经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锥切术的病理学诊断为基准,以宫颈锥切病理诊断为基本依据,阴道镜检查并诊断宫颈病变的合格率80%,其中CIN的临床诊断合格率为20%,宫颈炎的临床诊断合格率为40%。其中20例宫颈炎患者在术后的病情升级为CIN的有14例。且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经宫颈锥切术诊断是宫颈浸润癌的有3例。结论 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病变进行诊断,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的正确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生存质量。
阴道镜活检;宫颈锥切术;宫颈病变;诊断价值;研究
宫颈病变是指在宫颈区域发发生的各种病变,比如说损伤、炎症、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畸形等。这种疾病的存在不仅影响女性患者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而且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新时期加强对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的研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研究的50例宫颈病变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抽取出来的,她们的年龄在21~45岁之间。其中宫颈炎经药物治疗未痊愈者有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有30例。在进行宫颈锥切术之前需将阴道镜活检的诊断结果作为治疗依据。
1.2 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系统性分析:一是在进行阴道镜活检检查时,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的体位,宫颈充分暴露,用棉球擦去宫颈表面的分泌物以观察宫颈表面的病变形态,接着用醋酸涂抹宫颈的阴道部,在一分钟后观察宫颈鳞柱状上皮与转化区的形态、颜色、血管变化,最后在宫颈部位涂抹复方碘液,需对宫颈病变的可疑部位进行多个点取材,获取病变较为严重的组织进行活检检查;二是在进行宫颈锥切术时,需根据患者宫颈病变的范围与病变性质选择具有差异性型号的环形电极,将外缘达碘但不着色的区域进行切除,其深度为15~20mm,宽度为3~5mm,手术取得的标本需送往专门的实验室进行检查,患者术后产生创伤面需要以球形的电极电凝止血。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主要采取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取χ2进行检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利用统计学理论对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有效性研究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见表1、表2。
表1 术前阴道镜病理诊断与宫颈锥切术病病理诊断的对比
表2 术前阴道镜的病理诊断与CIN宫颈锥切术病理诊断的对比
从表1与表2中可知:以宫颈锥切病理诊断为基本依据,阴道镜检查并诊断宫颈病变的合格率80%,其中CIN的临床诊断合格率为20%,宫颈炎的临床诊断合格率为40%。其中20例宫颈炎患者在术后的病情升级为CIN的有14例。且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经宫颈锥切术诊断是宫颈浸润癌的有3例。
3 探 讨
宫颈病变作为妇产科较为严重的常见病之一,宫颈癌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情发展时间较长[1]。因此,在早期采取措施有效措施对宫颈癌的病情发展进程进行有效控制十分必要。但以往的宫颈活检主要通过医生的肉眼进行观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极易出现漏诊的状况。阴道镜活检主要通过阴道镜将患者的子宫颈病变部位放大10~40倍左右后,观察肉眼无法看到的宫颈表面细小的病变[2-3]。阴道镜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主要理论根据是患者的宫颈血管形态、阴道镜图像、间距等出现异常改变,可以准确地选择宫颈可疑部位的组织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在临床中利用阴道镜活检技术对可疑的宫颈病变部位进行检查,有助于提升临床诊断的阳性率与准确率[4]。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阴道镜活检的漏诊现象较为明显,这是因为阴道镜属于视觉技术,不能对颈管内的病变进行科学检测。
利用宫颈锥切术技术对患者的宫颈病变部位进行检查,有助于降低临床漏诊现象的发生率。对于高度怀疑的宫颈病变患者,需利用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情病变进行诊断,尽量减少创伤口感染的概率[5]。
本组研究的50例宫颈病变患者接受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的临床检查诊断,以宫颈锥切病理诊断为基本依据,阴道镜检查并诊断宫颈病变的合格率80%,其中CIN的临床诊断合格率为20%,宫颈炎的临床诊断合格率为40%。其中20例宫颈炎患者在术后的病情升级为CIN的有14例[6]。且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经宫颈锥切术诊断是宫颈浸润癌的有3例。因此,阴道镜活检技术与宫颈锥切术的联合应用,不仅有助于优化临床检查流程,而且有助于提升宫颈早期病变的检出率,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临床生存质量。
[1] 吴雪斌,李玲.宫颈锥切术诊断对阴道镜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再评估[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2):78-80.
[2] 叶庆华,王昕,李艳,等.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同济大学学报,2008,29(3):95-96.
[3] 郎景和.子宫颈癌预防的现代策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5):575-578.
[4] 沈铿,郎景和,黄惠芳.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07,36(5):264-266.
[5] 隋龙,汪清,郑瑞莲.宫颈LEEP活检对阴道镜诊断为CIN的再评估[J].复旦大学学报,2008,33(6):745-748.
[6] 吕卫国,沈源明,叶枫.阴道镜直视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准确性的评价[J].中华医学杂志,2008,86(5):303-306.
R711.74
B
1671-8194(2013)22-0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