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金属外壳接触面部引起的镍接触性皮炎1例
2013-07-02杨康宁
殷 俊 杨康宁
(1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1;2 湖南湘潭中心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0)
手机金属外壳接触面部引起的镍接触性皮炎1例
殷 俊 杨康宁
(1 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1;2 湖南湘潭中心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0)
手机金属外壳;镍接触性皮炎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年龄24周岁,因右侧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瘙痒2年,于2013年4月7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瘙痒时,未到医院治疗,曾偶尔自行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症状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近2d再发,且伴米粒大的红斑、丘疹、丘疱疹,隆起皮肤表面。皮损范围右侧耳前约1cm× 2cm,主要集中在接听电话一侧面部,未与手机金属外壳触部位的皮肤正常,界限相对明显。尤以夏季天气炎热,汗液较多,皮肤毛孔增大,手机使用频繁时为重。经询问,2年前患者开始使用带金属边框手机,且手机金属边框有部分落柒,接听电话时经常贴近面部或以15°左右倾斜抵于耳前区。既往患者配用金属扣皮带时曾出现脐周区域红斑、瘙痒。否认近期更换化妆品、否认光敏史、否认近期接触过花粉等。患者更换非金属外壳手机,予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尤卓尔)交替外用,每日2次,3d后,皮损明显减轻,痒感消失。1周皮疹完全消褪。
2 一般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右侧耳前约1cm×2cm片状红斑、丘疹、丘疱疹,界限相对清楚;右部部片状、边界模糊淡红斑及黄褐色色素沉着斑(图1)。斑贴试验:硫酸镍(+)。诊断:接触性皮炎。治疗:更换不带金属壳手机或通话时手机不接触面部;予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尤卓尔)交替外用,每日2次。2个月后随访:患者更换非金属外壳手机后未复发。见图1。
图1 手机金属外壳接触面部诱发的镍接触性皮炎患者面部皮损
左侧耳前片红斑、丘疹及丘疱疹,界限相对明显;右颊部片状、边界模糊的淡红斑及黄褐色色素沉着斑。
3 讨 论
手机金属外壳接触面部引起的镍接触性皮炎多见于年轻人,而镍接触性皮炎实质是由一种T淋巴细胞参与的第Ⅳ型迟发变态反应。当患者经常接触镍及其衍生品时,患者皮肤的表皮细胞的膜蛋白与金属镍结合形成“半抗原-载体蛋白复合物”即抗原性,被表皮具有免疫活性的朗格汉斯细胞摄取吞噬后, 呈递给T淋巴细胞才使其致敏[1-3]。
另镍接触性皮炎多发生在夏季,主要原因可能与夏秋季高温,穿着较少,增加了皮肤与镍及其衍生品的接触机会,气候炎热,皮肤毛孔增加,排汗较多,使汗液中的某些成分将金属镍从装饰品中析出而病。
对耳环、项链、避孕环、手表、手表壳、皮带扣等过敏引起的相应部位接触性皮炎已广为皮肤科大夫所熟知,但是对金属手机壳过敏的病例国内鲜见报道。2000年意大利的Pazzaglia等[1]首先报告1例因镍过敏引起的手机接触性皮炎,随后在意大利、法国、美国、印度等又有十余例报道[2]。这些患者均使用含金属镀层的手机,且长时间、频繁接打电话。本病临床多表现为单侧耳前、耳郭或面部的红斑、丘疹、丘疱疹及瘙痒等不适,少数双侧发病患者以一侧为重,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出汗、摩擦、压力和特定的合金其释放的镍量成正比[3]。
由于含镍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抗蚀性、硬度、润滑性及抗磨性等,其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一般简短的接触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只有当长时间、频繁的与含镍物体接触如戴项链、耳环等尤其再加上出汗时镍元素释放才易诱发接触性皮炎。Thyssen等[4]报告约17%的女性和3%的男性易对镍接触致敏。因此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诱发的面部皮肤问题会越来越常见,为了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对镍过敏患者在购买手机时尽量选用不含合金镀膜部件的手机或使用时带一塑料耳机或在外面加一塑料外壳。
本病需与光敏性皮炎、化妆品相关皮炎等鉴别。光敏性皮炎多发生在暴露部位,有曝晒史,光斑贴试验阳性等不难鉴别;而化妆品相关皮炎则多有化妆品接触史,相关斑贴试验阳性,皮诊泛发等可以和本病鉴别。本病的治疗除了尽可能的避免接触含金属成分对外症处理即可,本病患者更换手机外壳后未再发皮诊。
此类病患病程均在1年以上,病程较长。患者多在小诊所诊断,极易误诊。虽然经抗组胺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但是极易反复发作。故对此类病患要特别注意寻找致敏原因。通过斑贴试验等检查,排除外源性致敏因素[8-10]。若条件有限,无法进行斑贴试验,则可以通过询问病史,根据病情及发病部位,并结合性别、年龄、接触环境、发病时间素,综合诊断可有效较低误诊率。综上所述,通过仔细询问镍接触性皮炎患者病史,寻找致敏源头,对症下药才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1] 罗敏.中西药结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329.
[2] 赵伟峰,陆东庆,彭晓.镍接触性皮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
+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J].重庆医学,2012,41(10):991-993.
[3] Cavani A,Nasorri F,Ottaviani C,et al.Human CD25+regu-latory T cells maintain immune tolerance to nickel in healthy,nonallergic individuals[J].J Immunol,2003,171(11):5760-5768.
[4] Pazzaglia M,Pasquale L,Colombina V,et al.Contact dermatitis from nickel in mobile phone [J].Contact Dermatitis,2000,42(6):362-363.
[5] Rajpara A,Feldman SR.Cell phone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se report and review [J].dermatol Online J,2010,16(6):9.
[6] Madhukara J,Kumaran MS,Abraham A.Cell phone dermatitis[J]. Indian J Dermatol Venereol Leprol,2008,74(5):500-501.
[7] Thyssen J P,Linneberg A,Menne T,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hand eczema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revalence and main findings [J]. Contact Dermatitis,2010,62(2):75-87.
[8] 陆东庆,王晓鸿,高兴华,等.镍接触性皮炎的斑贴试验及其组织病理学特征[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5,18(1):11-13.
[9] 窦侠.镍接触性皮炎皮损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分册,2008,25(3):138.
[10] 窦侠,刘玲玲,闻卫兢.镍接触性皮炎皮损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3):136-138.
R758.22
B
1671-8194(2013)25-0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