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纠偏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7-02马文娟李江涛
马文娟 李江涛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自拟纠偏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马文娟 李江涛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 急诊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 探讨自拟纠偏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自拟纠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71.9%,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经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拟中药纠偏方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方面与西药治疗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拟中药纠偏方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脑梗死;自拟纠偏方;临床疗效
脑梗死属中医学中风范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脑梗死治疗技术的进步,其死亡率显著下降,然而存活者中致残率高达80%以上,其中较为多见的是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笔者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依据,采用自拟纠偏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中风病病名诊断、证候诊断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发布施行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
1.2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同时符合中医中风病辨病辨证标准者。
1.3 排除标准:近期存在感染、肿瘤、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
1.4 研究对象来源:本项研究将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程度等应无显著差异,均具可比性[3]。
1.5 方法
1.5.1 治疗组:治疗组服用纠偏方,药物组成:黄芪15g,当归12g,赤芍12g,地龙6g,川芎10g,红花10g,桃仁10g,全蝎3g,僵蚕10g,天麻10g,钩藤15g。每日1剂,水煎3次混合后浓缩为300mL,分2次服用。14d为1个疗程。
1.5.2 对照组: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钠针8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滴,每日一次1次。两组在治疗中有颅内高压者给予降颅压治疗,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依据病情选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供应、脑细胞保护剂等。
1.5.3 观察方法: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1.5.4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评定[4]。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无减少或增加18%以上。
1.5.5 统计学处理:采用SAS8.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前后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ANOVA)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不同治疗组各次就诊的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结 果
2.1 人口学资料
依据临床研究方案中制定的纳入病例标准,在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共收集病例69例,均为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间所观察病例。69例患者因自动中止治疗4例,资料不完整3例,有62例进行最后的统计分析。6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分级等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情分级比较
2.2 疗效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综合疗效情况比较[n(%)]
2.3 凝血功能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mg/L)及FBG(g/L)的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mg/L)及FBG(g/L)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D-二聚体疗后差异显著,*P<0.05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D-二聚体治疗组0.79±0.030.65±0.070.14±0.04对照组0.8±0.180.58±0.14*0.22±0.04 FBG治疗组3.76±0.593.17±0.420.59±0.17对照组4.09±0.683.44±0.410.65±0.27
2.4 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的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的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全血黏度低切治疗组13.53±2.8312.72±1.390.81±0.44对照组13.36±2.7912.13±1.141.23±0.65全血黏度中切治疗组4.58±0.693.82±0.510.76±0.08对照组4.29±0.583.80±0.710.49±0.03全血黏度高切治疗组6.84±0.795.76±0.711.08±0.08对照组6.94±0.725.71±0.701.23±0.02
3 讨 论
传统医学在中国几千年的防病治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越来越被世人所瞩目。如何在脑梗死急性期通过中医药治疗,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节约医疗费用,提早实现康复目标,成为广大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迫切需求,也为临床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根据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特点,自拟纠偏方,其中黄芪大补元气,当归活血通络,赤芍、红花、桃仁活血散瘀,川芎活血行气,全蝎、僵蚕、天麻、钩藤熄风通络散结,诸药合用,补气活血,熄风通络。全方标本兼治,虚实互用,为益气活血通络的代表方。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疗效显著。
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拟中药纠偏方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纯西药治疗。实验室检查方面,自拟中药纠偏一号方在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方面与西药治疗无明显差异。
本研究虽然有些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推测其原因可能为观察样本量较少,观察周期仅2周,疗程相对较短,中药的疗效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综合本研究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药纠偏方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机理可能与改善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治疗有关,进一步深入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于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的客观评价,将有待更多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证实。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中风病证候学与临床诊断的研究”课题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
[3]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国家科委攻关项目85-919-02-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制定.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R743
B
1671-8194(2013)25-0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