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3-07-02洁张琍风唐淑美
刘 洁张琍风唐淑美
(1 青岛市肿瘤医院查体中心,山东 青岛 266041;2 青医附院耳鼻喉科,山东 青岛 266003;3 青岛市肿瘤医院放疗一科,山东 青岛 266041)
浅谈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刘 洁1张琍风2唐淑美3
(1 青岛市肿瘤医院查体中心,山东 青岛 266041;2 青医附院耳鼻喉科,山东 青岛 266003;3 青岛市肿瘤医院放疗一科,山东 青岛 266041)
目的 探讨不同心理状态的癌症应采取的不同种类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85例癌症患者采用入院评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并且分类,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结果采取不同种类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①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类型是紧张恐惧型,有少部分是抗拒型;部分表现为安静型。②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的恐惧心理更强(P<0.01),男性患者所需要的社会支持更多(P<0.01),45岁以下的人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P<0.01)。结论 不同的心理类型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护理类型方法,有助于患者放疗的正常进行。
肿瘤;放疗;心理护理
从2011年起2年时间,我们对85例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采用入院评估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且分类,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结果采取不同种类的心理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选取我院肿瘤患者85例,其中男49例,女36例,30~72岁,平均年龄47.5岁。其中鼻咽癌22例,肺癌18例,恶性淋巴瘤15例,乳腺癌14例,食道癌10例,肝癌6例,均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住院时间3周~1年,住院2次以上21例。
1.2 方法
1.2.1 入院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情况,及患者家属对所患癌症的认知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
1.2.2 问卷调查:在入院评估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法。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交谈,认真填写问卷内容,并根据交谈和观察的结果,初步确定患者的心理状态类型。
2 结 果
通过分析入院评估的情况及调查问卷的答案,得出结果,见表1。
3 护 理
3.1 安静型:这部分患者受到良好教育,热爱生活,性格开朗,对待任何事情均持理性积极态度,放疗时也能以正确地态度对待,积极配合治疗。对待这类患者护理时应以平等互信为重点,可多讲解治疗的必要性和放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做详细的饮食及日常生活指导,经常安排其参加放疗知识健康教育讲座,使患者能够结合自己的病情给予最佳的方式接受治疗。
表1 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n(%)]
3.2 紧张恐惧型:焦虑恐惧心理是大多数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首先会作出的反应,有的还会伴有强烈的消极悲观,甚至是轻生厌世的心理。医护人员应该在放疗前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讲解放疗的作用及所需时间,以及在放疗的过程中、放疗后可能会伴有的不适反应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使患者能够做好思想准备,解除患者恐惧、紧张等不安心理。同时可以鼓励患者多提出问题,让患者充分了解情况,并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解释和安慰,使患者逐步的正视现实,稳定其情绪,逐渐获得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1]。
放疗前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放疗室的布局,如条件允许,应陪同他们到放疗室进行实地参观,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放疗时其他人员不能留在室内的原因,其他人员可在室外操作台观看监控,使患者感知到医护人员及家属始终陪伴在他们的身边,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放松紧张的神经,主动配合治疗。放疗中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查血象,经常评估患者放疗区皮肤,若患者皮肤出现干湿性脱皮,要及时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如局部涂敷比亚芬软膏,或涂敷京万红烫伤膏等,以及时减轻放疗区皮肤反应,消除患者的不安。
女性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比男性更常见,需要加倍关心。尤其是有轻生心理的患者,要严加防范细心呵护,防止意外发生。要勤巡视,多鼓励,多倾听,让她感到医护人员时刻陪在她的身边,是她身体康复的保护者。
3.3 抗拒型:少数放疗患者不愿面对现实,自认为得的是绝症,所谓的治疗均是无效的。他们抗拒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执拗而不合作,多是在家属的恳求下才到医院勉强接受检查的。对待此类患者,首先必须非常有耐心,并不断鼓励患者倾诉,使其的不良情绪充分宣泄出来。采取同感心及共情的方式与其交流[2],可以从其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从谈论患者喜欢的某位歌星、球星、喜欢的某类宠物、关注的某个国家局势,等等,渐渐地打开患者的话匣子,并逐渐的将话题引导到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上来。适时的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必要时也可以邀请治疗成功的病例现身说法,打开患者封闭的心扉,让他们看到希望之光,能够主动接受治疗。
3.4 需要社会支持:91%的本组患者都希望得到社会支持,尤其是当放疗出现皮肤反应、口腔黏膜反应、白细胞下降等等不良反应时,这时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的采取措施及进行相应的护理,更需要家人、同事的关心以及支持。如果没有这些关心支持,患者会感到失落孤独。同时必须多与患者的家人进行交流,并向其介绍基本的放疗知识,相关疾病的预后,进行各阶段饮食指导,并告知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者战胜疾病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时刻陪伴在患者身边,关心支持患者,避免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使放疗过程顺利度过。
4 讨 论
表1示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类型是紧张恐惧型,有少部分是抗拒型;部分表现为安静型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同时还可以发现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的恐惧心理更强(P<0.01),男性患者所需要的社会支持更多(P<0.01),同时本研究还表明,45岁以下的人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P<0.01)。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不同心理状态的变化,将会影响患者的放射治疗的效果,并可能影响疾病的预后。因此要求在放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正确把握患者的不同心理变化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关心并且支持患者,避免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这样对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卜淑娟.健康教育对肝癌介入治疗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 18(3):65.
[2] 王慧芬.同感心在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 11(15):1255.
R473.73
B
1671-8194(2013)25-02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