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结核性胸膜炎50例中的疗效观察

2013-07-02王光辉张燕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3期
关键词:激素类胸膜炎结核性

王光辉张燕燕

(1 河南省漯河市第七人民医院呼吸一科,河南 漯河 462000;2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骨4科,河南 漯河 462300)

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结核性胸膜炎50例中的疗效观察

王光辉1张燕燕2

(1 河南省漯河市第七人民医院呼吸一科,河南 漯河 462000;2 河南省漯河市第五人民医院骨4科,河南 漯河 462300)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根据胸腔积液情况,每周抽取3次胸腔积液,并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对胸壁进行固定,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镇痛类药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强的松治疗,在抽取胸腔积液时注入地塞米松。观察两组中毒症状缓解时间、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显著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毒症状,促进胸腔积液吸收,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结核性胸膜炎;糖皮质激素;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是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以及其代谢产物进入胸膜腔内而引发的胸膜炎症。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过程中,除了应用抗结核药物外,有研究认为可以配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有研究认为配合激素治疗不妥。本文观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均在体格检查、胸部X线、CT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膜活检及细菌培养等而确诊,同时排除合并有其他系统慢性疾病患者、胸膜增厚粘连患者。上述患者均同意参与本试验,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69岁,平均年龄为(34.1±6.1)岁;体温平均为(38.2 ±0.8)℃;其中胸腔积液小量患者共15例,胸腔积液中量患者共31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共4例。对照组患者5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为(33.9±5.4)岁;体温平均为(38.1±1.0)℃;其中胸腔积液小量患者共16例,胸腔积液中量患者共30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共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根据胸腔积液情况,每周抽取3次胸腔积液,并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对胸壁进行固定,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镇痛类药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强的松10mg口服,每天3次,体温恢复正常及胸腔积液显著吸收后改为每天10mg口服,2周后停服强的松,激素总给药时间为6~8周,观察组患者在每次穿刺抽吸胸腔积液时,向胸腔内注射地塞米松5~10mg。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发热、胸痛、气促等全身中毒症状的缓解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全身中毒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3 讨 论

结核性胸膜炎可在原发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或者继发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基础上胸膜引发的炎症性改变,是机体在高敏状态下,胸膜对结核菌素及相关蛋白程度反应性增加所致,患者病变早期主要是胸膜充血,白细胞浸润,而后淋巴细胞处于主要地位,胸膜表面发生纤维性渗出,而后又发生浆液性渗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等临床症状,同时可合并有胸腔积液[1,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属于甾体类抗炎药,对炎性反应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在急性炎症的早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能够抑制吞噬细胞功能,有助于缓解炎症早期的红肿等症状,在急性炎症后期或慢性炎症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抑制毛细血管增生,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肉芽组织形成,有助于减轻疤痕和粘连形成。再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性[3,4]。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药物强的松及地塞米松后,观察组缓解全身中毒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所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显著改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毒症状,促进胸腔积液吸收,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但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程中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如水盐代谢紊乱、骨质疏松、加重感染、诱发和加重溃疡等,所以要采取其短期疗法。

[1] 胡志贤.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7(3):196-197.

[2] 覃佳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J].新医学, 2009,35(4):239.

[3] 马永昌,丁卫民,王永亮.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不同抽胸腔积液方法的疗效观察[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48.

[4] 蒋奕,胡腾,司果.尿激酶联合糖皮质激素胸腔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探讨[J].四川医学,2010,11(31):1679-1680.

R521.7

B

1671-8194(2013)23-0087-01

猜你喜欢

激素类胸膜炎结核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激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更正
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膜炎的临床分析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为何让人谈之色变
结核性胸膜炎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意义探析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