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价值
2013-07-02蒋君军
陈 珂 蒋君军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影像科,广东 广州 510800)
16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价值
陈 珂 蒋君军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影像科,广东 广州 510800)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8年中主脉脉壁间血肿CT影像检查资料。17例主脉脉壁间血肿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检查,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三维容积成像(VR)后处理。结果 16排螺旋CT检查能快速、准确、无创地诊断壁间血肿。结论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信息。
主动脉壁间血肿;16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5年至2013年间本院确诊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患者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40~81岁,平均67.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胸痛或胸背痛病史,同时伴有心悸,气短,其中8例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1.2 CT检查方法
应用德国西门子16排螺旋CT,行胸腹部螺旋CT扫描,扫描条件:准直16×0.75mm,重建层厚0.75mm,层距0.5mm,螺距1~1.25,矩阵512×512,管电压120kv,管电流140mAs,FOV 380,扫描范围:先行主动脉全程平扫,所有患者均先常规CT平扫后再增强扫描,应用高压注射器将l00mL非离子造影剂经手背静脉或肘静脉注入,延迟20~25s后开始进行胸腹主动脉联合扫描,自胸廓入口至盆腔。横轴位图像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建,得到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三维容积成像(VR)图像。
2 结 果
2.1 CT平扫征象
本组病例中17例平扫,皆见主动脉明显增粗扩张,管壁呈环形或新月形增厚且≥5mm,其中3例增>9mm,9例>7mm;其中13例呈高密度,后处理可直观显示血肿的范围,2例为等密度,2例为低密度,部分病例见钙化的内膜向主动脉腔内移位。14例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16例患者所属脏器血流灌注正常,8例血肿周围局限性肺不张。3例合并心包积液,6例合并胸腔积液。
2.2 CT增强征象
增厚的主动脉壁无强化,血管腔内强化明显,形成明显密度差,增厚的主动脉壁包绕主动脉,本组患者多平面重建均未见内膜破口及真腔与假腔间的交通,无主要分支血管受累。
3 讨 论
3.1 主动脉壁间血肿的病理机制及临床特征
主动脉壁间血肿(IMH)是指血肿位于主动脉管壁内,没有内膜撕裂口,导致主动脉管壁的局限性增厚,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也被认为是典型主动脉夹层的前期病变[1,2]。主动脉血管由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结构组成,3层结构紧密贴合,共同承载血流的通过,主动脉壁间血肿为正常动脉壁的分离并血肿形成。主动脉壁间血肿没有内膜撕裂口,不与主动脉管腔交通,仅血管壁中层有血肿,主动脉壁环形或新月形“增厚”>5mm或>7mm[3]。主动壁内血肿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认为可能是主动脉壁内营养血管的自发破裂、动脉粥样斑块的内膜碎裂和动脉粥样斑块穿透溃疡邻近出血的蔓延面形成。常发生在压力大的地方,如升主动脉右侧壁和峡部近端。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患者大多数都有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同典型的主动脉夹层非常相似,都有胸背痛症状,主动脉壁间血肿没有膜撕裂口,内壁光滑,不与主动脉管腔交通,仅血管壁中有血肿。
3.2 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表现
平扫见主动脉管壁增厚,内缘光整清楚,主动脉壁环形或新月形“增厚”本次收集的病例中,10例为环形增厚,7例为新月形增厚,增厚的动脉壁均>5mm,增厚的动脉壁CT值在40~80Hu之间,急性期高于正常的动脉壁;部分病例显示与正常的主动脉壁之间有明显的密度差,并呈局限性及弥漫型型走行匍匐状及螺旋状包绕主动脉;有时能见到增厚的动脉壁内侧壁钙化向动脉腔突起内移;部分病例可见双侧或者单侧胸腔及心包积液。增强扫描图像见,主动脉增粗,壁增厚,腔内见增强剂显示,增厚的动脉壁无造影剂进入形成明显的密度差,增强扫描图像能够准确的测量出增厚的动脉壁宽度。增强MPR图像可以清楚显示主动脉壁间血肿的长度大小范围,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最有效证据。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表现见图1、2。
3.3 与主动脉壁间血肿的鉴别
图1 增强的冠状位影像
图2 增强的矢状位影像
主动脉瘤是由于主动脉壁疾病引起的永久性扩张。可以累及血管壁一周,也可以累及部分,常见病因为主动脉硬化、梅毒、外伤、主动脉炎等。影像表现呈局限性或广泛性主动脉增粗扩张,CT显示升主动脉直径>4.5cm,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4.5cm。主动脉壁附带附壁血栓时,平扫显示血管内侧壁见局限性条片状略低于主动脉内血液密度影像;增强扫描小血栓呈新月型低密度影像,累及动脉瘤壁的1/4~2/3呈环形低密度影像[4]。
典型的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通过内膜破口将管壁沿长轴分离而形成假腔。CT表现具有特征性,其特征性改变是:两个增强的主动脉腔被一内膜所分离。增强可见双腔征象,假腔大于真腔,在升主动脉假腔通常位于前方,在降主动脉则位于外后方,真腔造影剂的浓度高于或等于假腔[4]。
总之,16排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显示准确,扫描时间短,分辨力高,能够任意方位(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斜位)显示动脉壁血肿,是临床医师及时了解此病的最有效方法。
[1] Zaji S,Akasaka T,kalayama M,et a1.Long-l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type B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J].Circulation, 2003,108(supp1):307-311.
[2] Sueyoshi E,Sakamoto I,Uetani M,et a1.CT analysis of the growth rateof aortic diameter affected by acute type B intramural hematoma[J].Am J Roentgen,2006,186(3):414-420.
[3] 支爱华,戴汝平,蒋世良,等.主动脉不典型夹层转归的电子束CT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5):507-510.
[4] 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01-303.
16-slic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
CHEN Ke, JIANG Jun-ju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Integrative Medicine Hospital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8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16 multi-slice spirals CT in diagnosis of primary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in 2005 January -2013 year in January, eight years the main pulse intramural hematoma CT imaging data. 17 cases of primary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 patients, underwent 16 slice spiral CT examination,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data (MPR), surface reconstruction (CPR),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and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imaging (VR)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16 row spiral CT examination can fast, accurate,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intramural hematoma. Conclusion For the choice of clinical therapy for more information.
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 The 16 row spiral CT;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R445
B
1671-8194(2013)23-0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