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振文麦田里的守望者

2013-07-02本刊通讯员杨宇

中国农村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农业部高产小麦

文│本刊通讯员 杨宇

站在田间,望着眼前随风起伏的麦浪,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小麦专家于振文院士充满了期待,他盼望着再迎来一个丰收年。

和小麦打了三十多年交道,于振文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到著名的小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无论走到哪里,他最钟情的就是那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他最牵挂的就是小麦的产量。为了创造小麦高产,他潜心攻关,在科研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为了创造小麦高产,他冒严寒、顶酷暑,奔波于全国小麦产区,组织高产攻关,推广先进技术,调查苗情长势,提出防灾减灾措施;为了发展现代农业,他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

科技创新:着力解决生产重大问题

一个麦穗有多少个麦粒?一颗麦粒有多重?普通人很少去关心这个问题,但这却是小麦专家一直都在潜心钻研的问题。于振文就从一颗麦粒、一个麦穗开始,研究如何运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使小麦穗大粒多,籽粒饱满,高产再高产。

1979年,于振文考取了著名小麦专家、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小麦高产栽培理论。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余先生主持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项课题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至1987年于振文赴美国肯塔基大学进修,进行产量生理研究。回国后,他对小麦衰老的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小麦衰老的阶段性、生理特点及与粒重形成的关系。他根据研究认为,同步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增加开花至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和向穗部的分配,延缓小麦衰老,提高粒重,是获得超高产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一理论,他带领课题组创建了以氮肥后移为关键技术的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这一技术1998年至2009年在鲁、豫、冀、皖北、苏北推广2.7亿亩,指导中高产麦田单产的提高,累计增产100多亿公斤,获得显著经济效益。他主持完成的“小麦衰老生理和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小麦生产主推技术。利用该技术,2005年在兖州小孟镇王海村创出1.81亩泰山23小麦实打验收亩产735.66公斤的黄淮海地区最高单产,2006年、2007年、2008年在兖州史王村又创出4.21亩济麦22小麦亩产727.43公斤,2.25亩722.7公斤、4.38亩737.38公斤的高产纪录,为我国小麦生产树立了样板。

于振文认为,搞科研要着力解决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对生产发展起推动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提高小麦品质的问题更加重视,但是优质麦不高产,一直是影响优质小麦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于振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对小麦的品质生理进行研究,他带领课题组深入探讨了小麦蛋白质、淀粉品质、粒重形成的生理机制。通过研究发现,过量施氮、氮肥全部底施或底施比例过大、灌溉量与灌溉时期不当,是导致小麦品质不稳定、产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他们提出了品质和产量同步提高的有效措施,创建了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运用这一技术使小麦获得了优质高产,并且显著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002至2005年,该技术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1.4亿亩,增产小麦39亿公斤。这一技术显著提高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稳定性,增强了国产优质小麦的市场竞争力。于振文主持的“小麦品质生理和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课题200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主推技术。

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但于振文仍然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懈攀登,现在他正带领研究团队围绕小麦的水分生理和节水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他说:“搞科研,不创新、不出成果就没有生命力。目前水是制约北方小麦生产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如何在降低用水量的条件下保持高产,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我们期望在这方面能取得明显进展。”

指导生产:为小麦持续增产作贡献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在理论和技术上创新,更要善于把成果用于实践,为生产发展作贡献,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于振文多年从事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的一个深刻体会。

1992年,于振文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他扎实认真的工作精神和突出的专业能力得到农业部和同行专家的一致肯定,2003年他被任命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一路走来,于振文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把大量精力用于指导生产。特别是在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组组长后,他和专家组其他成员一起,每年秋种前就开始研究制定小麦生产技术方案,提出分类管理措施供各省参考。小麦的生长期是230多天,这期间雨、雪、风、寒、旱、热等各种复杂的气候因素多变,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于振文带领专家组奔波于豫、冀、鲁、苏、皖、鄂、晋等小麦主产区,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墒情、病情、虫情,及时发现灾害情况,准确提出补救措施和管理技术意见。

2005年1月,于振文在河南、安徽考察时发现小麦冻害比较严重,马上回到北京,向农业部作汇报,并提出解决办法。回到泰安后,听说湖北也发生小麦冻害,他马上又赶到湖北的襄樊查看苗情,并提出要立即采取管理措施,用增施氮肥、促进分蘖的办法减轻冻害造成的损失。

连续几年小麦都发生冻害,于振文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气候变暖,小麦冬前生长过旺导致的。他通过对山东龙口、济宁两地常年气候变化及小麦适宜播期的数据分析得知,随着年份的推移,小麦越冬前的气候明显变暖,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播期播种,就会出现冬前旺苗,冬季就会发生冻害。在2007年5月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小麦生产形势分析会上,于振文提出两项建议:一是组织力量进行气候变暖条件下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播量试验;二是黄淮海地区将小麦播种期推迟五天左右,以防止冬前旺苗的出现。这两项建议都得到采纳,现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冬前旺苗现象已经大大减轻,多年影响小麦生产的一个难题就这样解决了。

2009年1月初,于振文带领小麦专家组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调查苗情中发现小麦旱情十分严重,部分地块出现死苗现象,他立即向农业部汇报旱情的严重性,同时研究提出黄淮海麦区受旱麦田打破常规提前一个月浇春季第一水、控制水量、当日下渗的科学抗旱方案。这一情况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专门对抗旱保夏粮作出批示,国家及时调拨抗旱资金。在各级政府积极组织下,抗旱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2009年的夏粮增产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名小麦专家,同时兼任全国政协委员,于振文不仅从技术上思考小麦的高产问题,还从宏观上研究如何促进全国小麦生产的发展。他认为,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背景下,依靠扩大面积来推动小麦生产发展的难度很大,要增加小麦总产,必须在提高单产上狠下功夫。而小麦主产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是当前制约我国小麦产业发展的首要障碍,要认真分析不同麦区的产量潜力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片治理,提高中低产地区的小麦产量。

于振文认为,目前我国小麦单产最高的区域是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的北部及中部。包括河北、山东、豫北等地,位于北纬35度至39度区域。但该区域降水偏少,地下水资源匮乏,严重限制了单产的进一步提高。而北纬33度地区左右的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省约有1亿多亩麦田,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30%,由于栽培耕作粗放、生产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这里的小麦单产较低,但这里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多,地下水位较高,提高单产有很大潜力。据此他认为,北纬33度地区在改变生产条件、培肥地力的基础上,采用良种良法配套,每年亩产提高10公斤,5年提高50公斤是完全有可能的。自2004年以来,于振文每年多次到北纬33度地区的安徽、河南、江苏、湖北调研制约单产提高的问题,讲授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基层技术人员、指导田间生产。安徽、河南许多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都熟悉于振文教授,近几年安徽、河南的小麦单产大幅度提高,于振文也多次受到两省农业部门的表彰。于振文发展北纬33度地区小麦生产的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农业部2008年启动“北纬33度地区小麦大面积增产关键技术研究”,希望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促进北纬33度地区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于振文院士(左一)和科研人员在科研基地观察小麦生长情况。

于振文认为,在我国西北地区,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干旱和土壤肥力不足,研究总结适宜西北地区旱地小麦生产的有效技术和栽培模式,促进小麦持续稳定生产,对全国的小麦生产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他多次到甘肃、陕西、山西等省进行考察、调研,与当地科研和农技人员一同研究旱地小麦栽培管理措施,组织开展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取得显著成绩。

对当好专家组组长,于振文有自己的体会,他说:“关键是要有责任心,要勤、要快、要准。专家组就是农业部小麦生产的侦察兵和参谋,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国小麦的产量。我们要及时发现生产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准确预测小麦生产形势,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多年来他就是凭着这份责任心兢兢业业工作,小麦主产区出现的生产问题他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在上级领导需要了解情况时他能及时拿出方案。

为做好专家组的工作,于振文注意充分发挥各省专家的作用,他积极促进专家与本省农业部门的结合,发挥更大作用;热情支持大家申报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帮助大家总结提炼科研成果,申报科研奖励。在他的带动下,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为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

2009年国庆前夕,于振文出席“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三农’模范人物”表彰座谈会时,农业部领导高度评价于振文和他领导的小麦专家组:“在领导面前,他是专家,能为决策提供依据;在专家面前他是领导,专家组的工作及时、准确;在农民面前,他是技术员,他指导生产通俗易懂,农民愿意接受。小麦专家指导组为我国小麦连年增产,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目标立了大功。”

教书育人:倾心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在农业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30余年,于振文为培养农业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主编了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完成《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及栽培技术》专著,几十年来,主编、参编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20多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8名,硕士研究生36名。他还把自己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20万元港币全部捐献给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设立爱农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教学、科研中,于振文大力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他与助手、研究生在龙口市、桓台县、兖州市、滕州市等农村建立小麦试验与示范基点,与农民和当地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他们还在兖州市、临淄市的农村建立了小麦研究室,研究室通上了互联网,拥有先进的科研设备,他在基点与研究生一起播种试验田,一起研究生产中的问题,他要求研究生住在这里搞科研。他说:“农业科研一定要在生产第一线设点进行研究,这样研究出的成果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于振文对研究生的要求很高,硕士、博士论文都要发表在一级学报上,对研究生的论文他每篇都要仔仔细细地修改,很多文章上问题被红笔圈改得密密麻麻,字里行间凝结着他的辛勤汗水,有些研究生将于振文修改后的论文珍藏,留作纪念。

由于在教学、科研中的突出贡献,于振文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等称号。2007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建国六十周年前夕,他又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三农’模范人物”,一个多月后又荣获“第三届中华农业杰出英才奖”。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科技兴农功勋科学家”称号,并获金质奖章。

面对荣誉,于振文十分淡定,他说:“这些成绩是我们教学科研团队和小麦专家组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也激励和鞭策我们要更加努力。我国的小麦生产还有很大潜力,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要不断创造出丰硕的成果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农业部高产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印度农业部将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调高2.6%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哭娃小麦
巴西农业部对农药登记增长情况进行说明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