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消化科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3-07-01权晓玲雷志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1期
关键词:消化科病种咨询

权晓玲 雷志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700)

中医院消化科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权晓玲 雷志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700)

目的 尝试建立中医院消化科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专家会议和专家咨询法对初步拟定的评价指标进行咨询和论证,并对专家咨询所得数据资料采用离散趋势法、因子分析法进行筛选。结果 确立了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和整体护理质量3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3、0.33、0.33,23个二级指标在相应一级指标中的权重为0.099~0.1191;88.5%指标权重的变异系数<10%。结论 中医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地用于中医鼓胀病病种护理质量评价。

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医鼓胀病(肝硬化失代偿期)是慢性肝病的终末期,病情重,并发症发生率高,是中医院消化科住院常见病。本课题以鼓胀病为研究对象,指标的筛选采用两种统计学方法,对鼓胀病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做进一步的尝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科室三年来收治病种的数量比较、中医药治疗优势、代表本科室的质量水平、反映科室的技术特色及“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的重点病种为标准选择研究对象。为此,本研究确定鼓胀病(肝硬化并腹水)单病种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①文献检索:根据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最新内外科护理》等质量评价的资料,针对鼓胀病(肝硬化并腹水)单病种的护理特点及临床实践,建立重点病种护理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②专家会议法:会议初步建立指标体系,由5位专家总结对初步建立的中医院消化科重点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最终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及30个二级评价指标。③专家咨询法:在以上基础上设计调查表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咨询对象共30人,为北京市1家三甲中医院(东直门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消化科护士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的教育专家等。④专家咨询问卷的收集与处理。

表1 一级指标权重、变异系数

表2 二级指标的权重、变异系数

采用信件邮递的方式发放和回收。分析和检验结果应用Excel 2000和SPSS 11.5 统计分析工具。

1.3 指标的筛选

①第一轮专家咨询:专家初步筛选一、二级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专家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按“重要、次要、删除”进行归类,序号为1、3、5,对应的分别为的删除、次重要、重要,依此类推。分析回收的第一轮专家咨询表中的意见。②第二轮专家咨询:根据筛选结果,对各指标的权重做了初步统计,形成第二轮专家咨询表。并附第一轮专家的意见汇总、多因素分析的结果和对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请专家再次进行论证做出判断。

2 结 果

2.1 专家情况

①咨询专家的一般情况:30名护理及肝病专家,29名女性,2名男性,年龄22~59(39.29±8.40)岁,中位数41岁;职称: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9名,护师1名,护士6名;职务:护理教学督导主任1名,护士长17名,科室主任1名。②专家的权威程度:本研究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35,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

表3 两种统计学方法筛选结果

2.2 评价体系的相关情况

2.2.1 第一轮专家咨询的结果

①全部专家同意指标的分类方法。②对于一级指标,认为整体护理质量指标为“删除”的专家只有1名,1名专家认为终末质量指标为“删除”,未给出相关理由。专家组讨论结果:保留环节质量指标、终末质量指标及整体护理质量三项一级指标。③对于二级指标,认为指标属于“删除”的情况如下:2人认为肠道感染发生率、3人认为肝肾综合征发生率、1人认为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人认为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1人认为护理缺陷事故发生数、2人认为主要证候消失时间、2人认为患者满意度、6人认为平均住院时间、11人认为平均住院费用、1人认为护理记录完整性。

根据以上数据,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临床意义,专家组讨论建议:保留“环节质量指标”中全部二级指标;认为“终末质量指标”中的“脐敷并发症发生率”、“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肠道感染发生率”、“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六项二级指标次要,予以删除。

2.2.2 两种统计学方法筛选结果

表4 第二轮专家咨询指标及权重计算结果

2.2.2.1 一、二级指标权重及相关一致性检验

确立的一级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有3项一级指标,30项二级指标,根据RI公式计算一级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一、二级指标B-A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CI =0.020,RI =1.025,CR =CI/RI = 0.019 <0.10,认为B-A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见表1、2。

应用离散趋势法筛选一、二级指标。“肠道感染发生率”、“肝肾综合征发生率”、“主要证候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与前专家组意见基本一致。

2.2.2.2 对所得数据的因子分析结果

计算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剔除因子载荷<0.1的指标。①KMO检验及Berlett球形检验,判断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结果表明,KMO统计量为0.442,偏相关性弱,适用于因子分析,Berlett球形检验,P<0.001,满足因子分析的要求。②主成分法提取因子,特征值>1的因子有5个,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3.12%。③用主成分法,经最大方差旋转法旋转变换,提取特征值>1的因子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各指标的因子载荷,剔除因子载荷<0.1的指标,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筛选。

2.2.2.3 应用两种统计学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

见表3。

2.2.3 第二轮专家咨询指标及权重计算结果见表4。从表中结果不难看出,专家对各指标权重的意见比较一致。

删除变异系数在30%以上的二级指标,分别为“肺部感染发生率”、“ 主要证候消失时间”。获得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 讨 论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以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护为特点,以阴阳五行等中医哲学为指导思想,以中医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与病理为基础。通过近几十年的实践,中医临床护理已总结出一套从理论到临床的辩证施护方法和具有中医特色的操作技术,如拔灌疗法、刮砂疗法、熏洗疗法、敷药法、贴药法、推拿疗法等。但目前中医院的护理方案均多沿用西医护理方法,中医护理特色不足,难以体现中医护理学的特点和优势,且有关中医护理质量评价研究的文献发表的不多。为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围绕“以患者为中心”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和评价方案,是中医护理人员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推进中医病种护理的发展,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医病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已成为中医护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本研究借鉴文献的方法[1],根据中医院鼓胀病的护理特点,通过专家会议和两轮专家咨询,尝试建立中医院消化科鼓胀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方法学上,本研究将专家咨询法和多因素分析统计方法相结合,规避了两种方法的不足指出,提高了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从所得结论来看,两种方法对指标的筛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提示结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针对中医鼓胀病的疾病特点和护理特点而设立的条目池(含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经过专家会议和两轮专家咨询的筛选结论,二级指标能够从各个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一级指标,能够对鼓胀病护理的主要环节做出客观评价。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获得的鼓胀病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和整体护理质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专科特性。

[1] 万淑琴,王淑芳.胃肠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制[J].护理学杂志,2009,1 24(2)(外科版):1-4.

R473.5

B

1671-8194(2013)21-0312-03

猜你喜欢

消化科病种咨询
优质护理与层级护理干预在消化科护理中的实践效果
“新病种”等十五则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传统教学联合PBL在消化科教学中的作用
消化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宜阳实践”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