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策略
2013-07-01邓扬林萍
邓 扬 林 萍
(吉林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策略
邓 扬 林 萍
(吉林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病患的急救策略,为病患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9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心力衰竭病患36例,回顾分析这些病患的急救资料,制定出有效的急救措施。结果 这36例病患在进行急救过程中,显效3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4.4%,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病患的治疗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 为心力衰竭病患提供有效的急救策略,同时为病患提供科学的用药方案,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使用先进的监控设备,这样才能使心力衰竭的并发率与病死率得到有效抑制。
心力衰竭;急救措施;探讨
心力衰竭指的是病患因心功能异常导致肺积水与心源性休克,心功能衰竭病患在临床中的最常表现为左心衰竭,这也是高危病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这对病患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对病患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心力衰竭具有发病快、预后差、危险性强等特点,病情一旦发生要立即抢救[1,2]。文章对在我院使用急救措施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病患36例的急救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到9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心力衰竭病患36例,回顾分析这些病患的急救资料,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为(52.8±3.9)岁。这36例病患经诊断均符合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症状,诊断内容包括;心电图、心率、呼吸、舒张压、血压等。其中原发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5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心肌扩张10例、肾功能衰竭4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肺源性心跳过速3例、动脉粥样硬化5例。这些病患的急救时间最长40min,最短10min。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这些病患的急救资料,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有比较性。
1.2 方法
1.2.1 临床表现
突发性呼吸困难、多汗、咳嗽频繁、痰液为粉色泡沫状。发病时病患的血压会急剧上升,倘若无法有效控制病情会使血压降低,引发病患休克;病患的肺叶充满湿啰音与哮鸣音,每分钟心跳超过120次。
1.2.2 急救措施
保持病患坐着,双脚自然下垂,处于休克状态下的病患要让其平卧,尽量减低血液回流,提高病患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胃病患提供氧气呼吸仪,每分钟6L~8L吸氧量,将病患的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5%~98%,将氧气导管插入病患鼻内,减少呼吸做功,从而使病患的病症得到减轻;为病患静脉注射3mg~5mg的吗啡,如有需要可以每30min注射1次;静脉注射利尿剂,关注钾元素的含量;对于肾功能减退或是尿少、外循环有阻碍、血容量缺失的病患来说,要避免其产生高血症;对于患有低钠症的病患来说,要静脉注射3%~6%的氯化钠;用硝酸甘油或硝酸钠对病患的血管进行扩张;静脉注射西地兰,用于心跳过快合并心房扩大的病患;氨茶碱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并有利尿扩张血管的作用[3,4]。
1.2.3 判定治疗效果
显效:病患服用药物后30min,心悸、呼吸困难、胸疼等临床变现症状得到消失或是得到显著缓解,痰液中没有粉色泡沫,呼吸、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有效:病患服用药物后30min,心悸、呼吸困难、胸疼等临床变现症状得到减轻,痰液中的粉色泡沫减少,呼吸、心率、血压较为平稳;无效:以上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死亡:在24h抢救时间内死亡。
1.2.4 统计学分析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病患治疗前后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用t值检验计数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 果
2.1 统计学方法分析病患的治愈率
详情见表1。
表1 分析病患的治愈率
2.2 比较治疗前后病患的各项生命指征
详情见表2。
3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以及作息时间的改变,心血管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心血管的临床诊疗中最常见心脏病是心力衰竭,而在心力衰竭中最长见的是左心衰。发病时会使病患肺部的毛细血管与肺内部的静脉压力升高,体液从毛细血管中渗出,对换气功能造成影响,减少了心脏的排血量,最终引发缺氧。心力衰竭病患具有发病快、预后差、危险性强等特点,因此要在30min内控制住病患的病情,以便减少病死率。病患的最佳急救时间为1h,若发病6h还没有得到有效救治,将会大大提高病死率。心力衰竭病患在用药上较为困难,通常进行大剂量静脉注射,这能有效减少心脏负荷,缓解病情。因此,急救时在病患的静脉处建立给药通道是十分必要的[5,6]。
表2 比较治疗前后病患的各项生命指征
综上所述,在急救心力衰竭病患时,正确的体位、快速给药、提供氧气都能使病情得到缓解。
[1] 王建民,白红,陈言智,等.急性心力衰竭52例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5):196-199.
[2] 潘有平,马桂林,刘诚.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与转运108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1,27(6):217-219.
[3] 艾力·依明,李祖美,林小波.5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救治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21(18):164-167.
[4] 钟蕊忆,张玲,赵新平.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柳钢科技,2010,13(4):273-276.
[5] 燕子芳,左伯文,李海英.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7(1):289-292.
[6] 陈庆莲,刘其海,曹秉义.急性心肌梗塞18例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23(5):185-188.
R541.6
B
1671-8194(2013)30-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