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2013-07-01英梁
黄 英梁 方
(1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针灸科,辽宁 沈阳 130012;2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4)
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黄 英1梁 方2
(1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针灸科,辽宁 沈阳 130012;2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另给予早期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ugl-Meyer 评分及Barthel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提高其运动能力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疗效
脑卒中多因脑血管意外引起,如脑溢血,脑血栓,脑外伤等疾病遗留下来的后遗症。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重要疾病,中风病后约有60%~80%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1],对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脑卒中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探求一种能将致残率降到最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我们将早期康复治疗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
1.1 病例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两组
①康复组5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45~75岁,平均(59.3±11.5)岁;左侧偏瘫28例,右侧偏瘫22例;脑梗死32例,脑出血18例。②对照组50例,其中女性23例;男性27例,患者年龄在44~79岁;左侧偏瘫27例,右侧偏瘫23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1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变性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主要包括
①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疾病的危害性,告诉患者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让患者家属督促患者做好日常的肢体锻炼。②保持良肢位。日常要求根据病情的轻重对患者进行翻身。一般在2h左右一次。要正确摆放体位,要鼓励患者积极而且必须多采用患侧卧位。③关节活动度训练。④坐位训练。先摇起床头,协助患者在床上坐起,逐渐下床坐椅。⑤站立训练。早期可在电动起立床上进行;当患者肌力达到3级,可在他人搀扶下站起,慢慢的逐渐减少支撑力。⑥平路步行和上下楼梯训练。日常先从平路开始训练,有所好转后逐渐开始上下楼梯训练。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以上训练中也可以穿插其他训练,如穿衣拖鞋、日常进餐、上厕所、洗漱等,一般可以适当安排一天3~4次。⑧心理治疗。加强心理训练,让患者有信心战胜疾病,患者家属必须要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3 评定指标
①运动功能:采用 Fugl-Meyer 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满分为100分。②ADL:采用改良的Barthel 指数(BMI)。所得数据以(χ—±s)表示,采用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缓解,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显着(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
3 讨 论
在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中,以往的临床医师多重视急性期的药物治疗,而较少关注早期康复治疗,使许多患者错过最佳的康复时机,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生活不能恢复到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通常认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是在发病数天后开始,1~3个月时恢复最快,因患者肢体还未处于肌肉痉挛时期,此时功能锻炼效果最好。3个月后因肢体僵硬疼痛而抗拒锻炼或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等继发性障碍而使恢复减慢。在本研究中,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论是否进行康复治疗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要明显高于非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以上观点。
脑卒中可使患者的日常活动对他人的依赖性增加,同时情绪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其与家庭成员、社会间的关系发生改变。这些变化会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产生疾病大都合并有抑郁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本身对生活自理能力等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研究表明[6]健康信念与家庭健康促进行为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关呈正相。
因此我认为虽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自然的有所改善,但幅度较小,如果能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干预,就能更快、更好、更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早期回归社会为家庭、社会减轻负担。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
[2] Fuster V,Bansilal S.Promoting cardiovascular andcerebrovascular health[J].Stroke,2010,41(6):1079-1083.
[3] 张通,李丽林,毕胜,等.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48-1954.
[4]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5] 徐建国,姜琳,游潮.脑损伤、脑卒中后康复的神经生理学基础[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0):582-583.
[6] 邹继华,高井全,孙建玲,等.慢性脑卒中患者ADL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246-248.
[7] 王印青,刘红.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59-160.
[8] 刘淑君,王淑敏,韩艳华.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306-2307.
R743.3
B
1671-8194(2013)11-0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