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急性期心态分析及心理治疗对策
2013-06-28奋黄国森邢永前
庄 奋黄国森邢永前
(1 广东省雷州市中医院,广东 雷州 524000;2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 谌江 524001)
中风患者急性期心态分析及心理治疗对策
庄 奋1黄国森1邢永前2
(1 广东省雷州市中医院,广东 雷州 524000;2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广东 谌江 524001)
目的 对中风患者的急性期心态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对策的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中风患者191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对于中风患者的心态分析以及心理治疗对策。结果 191例患者均出现心态异常,其中震惊焦虑93例,否定混乱26例,抑郁悲观58例,对抗拒绝14例。经心理干预治疗后,有23例好转,168例治愈,有效率达100%。结论 对中风患者进行心态分拆,并进行心理治疗,能有效的提高中风患者疗效,帮助患者摆脱精神烦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风;心态;心理治疗
中医学上将急性脑血管疾病统称为中风,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以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和半身不遂等,或者不经昏厥直接表现为口歪和半身不遂[1]。中风的主要特点是发病急,病症多样,病情变化迅速等,其导致的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都相对较高,而且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正常生活。近年来,我国中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中风患者在急性期由干应激及神经心理障碍,出现心态异常,更进一步影响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91例中风患者,进行心态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中风患者191例,其中男54例,女137例。年龄在49~79岁,平均年龄为(56.2±12.4)岁。脑出血65例,脑梗死126例。表现为左侧偏瘫的136例,右侧偏瘫的55例。患者病龄1.5~8年,平均病龄(2.5±1.2)年。
1.2 心理状态分析以及心理治疗对策
1.2.1 震惊焦虑期
191例中风患者中,有93例是属于这一类,占所有患者的48.69%。此期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心理状态。患者表现为震惊焦虑。因为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一般都比较突然而且症状比较明显,患者大多没有太多准备。患者在急性期看见自己一系列中风的症状,如口眼歪斜、失语以及偏瘫等,会出现非常惊恐的表现,并且对之后发生的事完全无法预料,所以就会容易产生悲伤,惶恐、担心之后不可预料的事发生。这个时期一般会维持几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最多可达数天。对于这类患者,医护人员不仅需要严密的观察患者病情,还要细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需要帮助患者尽快的摆脱震惊和惊恐的心情[2]。医护人员需要有丰富的医疗知识,能够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仔细的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况应当尽早的给予患者最贴心的关心和帮助,在同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应当采用最和蔼的口吻。给患者心理做疏导,尽量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在同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还应当注意不要提及患者的家庭生活状况等等问题,需要为患者努力创造一个安心舒适的环境,让患者在精神上得到完全的放松、安慰,让患者感到体贴和关心,从而使得其心理能够尽快恢复[3]。
1.2.2 否定混乱期
在191例患者中有26例属于此类,占总患者数的13.61%。这一类患者大多都是中年人。这个时期是在震惊焦虑期过后,患者一般会意识到中风的严重性,会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感到失望,知道自己可能会终身卧床,不能再过正常人的生活,并且还为自己的治疗花费大量的钱财,这样会给自己的家庭和家人都带来极大的损失,同时还需要家人来照顾自己今后的生活。所以患者会出现自责的心态,于是就开始了否定混乱期。处于这个时期的患者会出现否定自己疾病的心态,并且更加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实际病情,心情焦躁、自责和心情烦乱。这段时期一般会维持几天至几周[4]。对于此类患者,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等具体情况做出合适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尽快的从自己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同时还要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真实的病情,使之对中风这一疾病有个正确的观念。帮助患者尽量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5]。
1.2.3 抑郁悲观期
在191例患者中有58例属于此类,占总患者数的30.37%。患者在这个时期的病情会比较严重。患者一般都知道自己已经是一个残疾人,心情变的凝重悲伤,这样患者就进入了抑郁悲观期。抑郁悲观期的临床表现为心情极度悲观,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非常无助和失望,甚至会出现过激的想法和行为。在这个时期患者一般都对于治疗的配合很消极,这样会对患者的神经以及身体的恢复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医护人员在这个时期更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要深入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让患者对自己的行为和今后的远望有内省的分析。要让患者消除消极的思想,摆脱烦恼,要对于战胜疾病有信心。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更加细心,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可能因为受到照顾而产生的挫折感。在细心的治疗及关心后患者都会摆脱内心的阴影,配合治疗[6]。
1.2.4 对抗拒绝期
这类患者在本次研究中有14例,占总患者数的7.33%。在这个时期的患者能够适应“新的生活”,于是就产生了相应的对抗心理。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为对别人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自己能做的事也不做。认为自己的病已经无法治疗,于是就不配合治疗,同时对医护人员不再信任。在这个时期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去战胜疾病,虽然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需要有积极的心理准备。同时需要患者避免过度依赖的习惯。鼓励患者能够自己进食,自己自行解决大小便的问题。要让患者多读报,听收音机等事来刺激患者的感官,这样渐渐恢复患者的各项功能[7]。
2 结 果
在四个时期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患者都有了明显的疗效。详见表1。
表1 四个时期心理治疗疗效比较(191例)
3 讨 论
在中医学上,急性中风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基础是“痰湿郁滞,郁而化热,痰热互结生风,流窜经络而导致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及口角歪斜等;同时,痰热熏灼肠道,大肠燥热,腑气不通则导致腹胀和便秘”[8]。所以在治疗上必须先通腑泻热来缓解上述症状。此外,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也需要通过采取通腑泻热法来达到调节血浆渗透压,达到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的目的,在脑保护方面往往会有比较好的效果[9]。由于在急性中风患者的发病早期常常病情较重,意识不清,同时伴有吞咽困难,造成口服给药困难,影响疗效。此时,中药灌肠便成为很好的治疗手段,一般做法是,将中药煎成中药汤剂,经肛门滴注,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清热解毒、泄浊开窍、活血化瘀及通脉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中风急性期出现的心理障碍,采取心理干预治疗,以提高临床中药的治疗效果。本文资料显示,中风患者急性期容易出现心态变化,在不同阶段先后表现为震惊焦虑、否定混乱、抑郁悲观、对抗拒绝。在震惊焦虑期,患者表现为震惊、焦虑、惊恐、悲伤。在否定混乱期,表现为否定自己疾病,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实际病情、焦躁、自责、心情烦乱[10]。在抑郁悲观期,心情极度悲观,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非常无助和失望,甚至会出现过激的想法和行动。在对抗拒绝期,表现为对别人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不配合治疗,不信任医护人员。
资料还显示,根据不同阶段的患者心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震惊焦虑期,给予心理疏导,尽量帮助患者解决实困难,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心舒适的环境,让患者精神上得到完全放松、安慰,得到体贴和关心。否定混乱期,鼓励患者尽快从自己的阴影中走出来,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了解自己真实的病情,使之对中风这一疾病有正确的观念,帮助患者尽量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抑郁悲观期,加强与患者交流与沟通,深入理解患者内心想法,消除消极的思想,摆脱烦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患者因受到照顾而产生挫折感,摆脱内心的阴影,配合治疗。对抗拒绝期,让患者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去战胜疾病,有积极的心理准备,避免过度依赖的习惯,鼓励患者能自己进食,自己解决大小便,多读报,听收音机等来刺激患者的感官,渐渐恢复患者各项功能。结果患者不良心态得到纠正,震惊焦虑期治愈率为87.10%,否定混乱期为84.62%,抑郁悲观期为89.66%,对抗拒绝期为92.86%。
因此,笔者认为,对中风急性期患者的治疗,除了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之外,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配合采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才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2] 张红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疗效评价[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25-28.
[3] 原金隆.通腑醒脑法抢救中风神昏机制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2) :95.
[4] 姜海华,郑逸华,周爱新,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5-16.
[5] 孙要武.城市老年人群开展营养教育的干预性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1,17(6):370.
[6] 韩漫夫.急性脑学管病的治疗进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13(1):17.
[7] 石学敏,赵建国,孙外主,等.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8-189.
[8]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9] 石学敏.中风疾病与脑醒开窍针刺法[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2-117.
[10] 唐颖,石跃林.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3):69-70.
R743.3
B
1671-8194(2013)20-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