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兰迪的艺术世界

2013-06-26李盼盼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莫兰迪塞尚

李盼盼

【摘要】莫兰迪是一位极富个性且执着于描绘静物的艺术家。他的一生简朴而平淡,静物和风景成为他终其一生的创作对象。他不厌其烦地描绘生活中平常的瓶瓶罐罐,画面简单而质朴,色彩清雅,构图平淡无奇,给人以宁静、神秘的强烈感受。莫兰迪通过描绘自然中的静物和风景,在画面上塑造着自己心灵的空间,营造出一个纯化的精神世界。无疑,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莫兰迪作品的温情总会带给人们无尽的精神慰藉。

【关键词】莫兰迪;印象派绘画;塞尚;东方美学

20世纪的西方画坛出现了一位极富盛名且风格迥异于他人的艺术家——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莫兰迪1890年出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兄妹间排行老大,在他孩童时期亲历了弟弟约瑟夫和妹妹安娜的去世。少年时代莫兰迪就显露出对艺术的热忱和天赋,1907年进入波伦亚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很快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后来莫兰迪留校担任波伦亚艺术学院版画课教学近三十年。莫兰迪终身未娶,一直过着淡泊名利、近乎苦行僧似的简朴生活。他几乎从未离开过波洛尼亚,仅有的一次出国旅行是去苏黎世参观保罗塞尚的画展。他受到塞尚、安德烈·德兰以及毕加索的深刻影响,曾经迷恋于塞尚的风景和静物,又痴迷于立体主义的作品,后来他沉浸在自己营造的诗一般的艺术世界里,创造出一种形象高度概括、近乎抽象的肃穆而温婉的精致绘画。

按照通常的眼光来看,莫兰迪的创作题材过于局限,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张油画作品,几乎都是描绘几个普普通通的瓶罐,或者波罗纳郊外的自然风光。正因为此,他被世人戏称为“瓶子画家”,然而就这样一位仅把视野放在瓶瓶罐罐上的画家在二战后却被整个艺术世界所认识。莫兰迪的独特在于他既不像那些注重叙述性的艺术家,如《最后晚餐》的达芬奇,也迥异于强调张扬个性的梵高、毕卡索等艺术家。他的作品与传统的或当时流行的作品都完全不同,他根本不关心是否能吸引观者的眼球,只是不断重复地描绘那些看似没有生命却处处彰显生命永恒性的瓶瓶罐罐,莫兰迪的伟大正在于用平凡的视界去关照永恒的生命。

站在莫兰迪任何一件静物画面前你都能暂且收起那颗浮华的心,去品味画面带给你的那份安宁与平和。他画的是瓶子吗?抑或是其他的什么。人们总是会先人为主的对某种事物形成固有的概念,瓶子——我们马上会在大脑中浮现出各种各样形状、质地、颜色的瓶子以及瓶子的各种功能,这是人的惯性思维。但当我们去观看莫兰迪画面里的瓶子的形象时却发现,这与我们大脑里预设的形象相去甚远,这种视觉上的反差这是作品魅力所在。莫兰迪所画的瓶子都被他抹去了细节,外形高度概括,线条简练,你也很难区别相互间质感的差异。画面被蒙上一层淡淡的灰色,所有的颜色都混入了灰和白,导致整个画面的颜色区间被压缩到一个很窄的范围,原本强烈的色彩对比显得极为柔和淡雅。莫兰迪作品的构图大多平淡无奇,画面里物体摆放四平八稳,甚至令人觉得枯燥乏味,这与我们惯常看到的那些黄金分割或者奇峻的构图方式完全不同。正是在形体、色彩、构图三方面的刻意为之使得莫兰迪的作品透露出一种独特的格调,那就是平实、宁静、神秘。

我们知道印象派绘画将画面中色彩的地位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印象派研究光与色的关系,注重色彩的补色对比、同类色对比以及间色对比,使色彩独立于形体之外,进而推动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我们考察塞尚的静物绘画就会发现,画面中的水果和陶罐都近于平面,古典绘画中明显的光源在塞尚的画面里也无处可寻,在物体明显的轮廓线内填充的只是平面性的各种颜色,完全没有鼓起来的立体感。而放置水果和器物的整个桌面也没有明显的进深感。塞尚将器物概括为各式各样的几何形体,而那些各种颜色的色块就是他所要表现的结构和形体。不过,在莫兰迪的静物里既谈不上结构更谈不上色彩,我们能找寻到的仅仅是形体与色彩的若隐若现的模糊衔接。在西方艺术史里形与色的矛盾由来已久,自印象派以后色彩独立于形体成为了独立的审美主体,可以说正是形与色的此消彼长促进了艺术史的发展。不过,我们在莫兰迪的绘画里完全看不到色彩与形体的对立,他的作品呈现的是一个模糊了形体、淡化了色彩的物的精神世界。画面空间不管在古典绘画还是在表现主义绘画里都是存在的,而人眼和大脑又总会将原本平面的绘画空间重塑成三维的立体空间。我们很难察觉是哪些因素在规定着莫兰迪画面的空间关系,是构图吗?似乎又还有别的什么,或者还有那若有若无的投影,或者那若隐若现的立面和平面的分界线。莫兰迪在画面里塑造的那个空间是外延而开放的,这点明显有别于塞尚。塞尚的静物真实存在于他塑造的那个真实的桌面或者布面,那是一个局限的、规定的空间,而莫兰迪的静物静静地摆放在那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神秘且无限的宇宙空间。所以,莫兰迪画的是一个一个的瓶子,但这些个瓶子早已远离了我们生活经验所规定的瓶子的概念;它是瓶子,却早已超越了瓶子的物性,是生命永恒的精神性象征之物。

莫兰迪的艺术是处于20世纪巨大变革中的西方世界的一剂良药,给人以温情的精神抚慰。他画的是无足轻重的瓶瓶罐罐,却映射出整个宇宙的精神。我们常说人如其画、画如其人,莫兰迪孤寂一生,与自己作品里的瓶瓶罐罐相厮守,平凡的画面营造出不平凡的精神世界。他说过:“我本质上只是那种画静物的画家,只不过传出一点宁静和隐秘的气息而已。”巴尔蒂斯认为莫兰迪是欧洲与中国绘画气质最相吻合的艺术家,莫兰迪不满足于直观的视界,他仅仅是把物象作为抒发传达自己情感的符号而已。

毫无疑问的是在欣赏莫兰迪那温婉而宁静的作品时,总会带给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无限思索。

参考文献

[1]箫声,莫兰迪.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

[2]何政广,莫兰迪.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3]汪鹏盛.庄子.汪巧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猜你喜欢

莫兰迪塞尚
莫兰迪:在淡泊生活中寻觅平静的艺术
莫兰迪笔下的高级灰
古怪的“苹果男”——塞尚
他的瓶瓶罐罐和我的花花草草
塞尚的鹦鹉
莫兰迪的夏天
安静地欣赏几支花瓶
左拉“贬低”塞尚
法国有个塞尚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