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尾矿坝稳定性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2013-06-26张敏哲金爱兵王志凯张院生

金属矿山 2013年12期
关键词:标志点模型试验尾矿

张敏哲 金爱兵 王志凯 张院生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为矿山开采控制性工程之一,尾矿库能否正常运营,不仅关系到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到库区下游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周围生态环境的稳定[1]。尾矿坝作为尾矿库的主体工程,是一个具有高势能泥石流的巨大污染源和危险源,存在溃坝的危险。在矿山由于尾矿坝工程失效溃坝而造成重大事故的事例屡见不鲜[2]。因此,对尾矿坝的稳定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物理模型试验即为保持工作规律相似的模拟试验,按照力学相似原理和异构同功原理,复演与原型相似边界条件、相似力学条件或相似变化过程的模型试验,能够直观、清晰地将物理现象展现出来[3-4]。作为工程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已在岩土工程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各种原因,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来模拟尾矿坝稳定性的研究少之又少。

基于上述情况,在相关研究基础上[5-10],以西石门铁矿生产的尾矿砂为试验材料,通过自行研制的尾矿坝物理模型试验装置,按照室内小比尺堆积尾矿坝体模型。试验研究了加压过程中坝体内孔隙水压力以及浸润线的分布规律,同时监测了坝体坡面标志点位移与荷载的关系,并应用高速数码摄像技术捕获了加压过程中坝体的破坏情况。

1 尾矿坝物理模型试验

1.1 模型试验装置及材料

模型试验装置主要由主体模型箱、加压系统和监测系统3部分组成。模型箱尺寸为3.5 m×1.5 m×1.4 m(长×宽×高),考虑到方便观察以及记录尾矿坝体的破坏过程和破坏面,模型箱侧面采用厚度为10 mm的透明有机玻璃。模型箱内部布设排水管和排水井,以保证饱水过程中及时排水,同时设置ø10 mm的透明钢化玻璃管测量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加压系统由反力支架、油压千斤顶以及承压钢板组成,反力支架固定在模型箱上,加压采用10 t立式油压千斤顶逐级施加垂直荷载,承压刚板尺寸为700 mm×500 mm×10 mm(长×宽×高)。监测系统由DH3816静态应变测试系统和全站仪组成,DH3816静态应变测试系统监测坝体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全站仪监测坝体坡面标志点位移变形情况。

试验材料取自西石门铁矿生产的尾矿砂,其颗粒大小和各种粒组所占比例与其物理力学性质关系密切,对坝体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随机选取4组尾矿砂试样进行颗粒分析,试样颗粒主要为砂粒(2~0.075 mm),此类颗粒含量占到总量的72.1%左右;其次为粉粒(0.075~0.005 mm),占到总量的26.5%左右;而黏粒(<0.005 mm)含量只占到总量的1.4%左右。中值粒径d50为0.16 mm。

1.2 试验内容

试验研究的内容主要有:①以西石门铁矿尾矿坝为研究背景,按照1∶100的比尺缩小,堆积尾矿坝体模型,并测试其稳定性;②监测坝体内孔隙水压力随着不同荷载的变化规律,同时测量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获得不同荷载下浸润线分布特点;③监测坝体坡面标志点位移与荷载的关系,并通过高速数码摄像技术来捕获加压过程中坝体的变化情况。

尾矿坝初期坝采用透水堆石坝,主要起排除坝内渗水和降低后期尾矿堆积坝浸润线的作用。初期坝坝底标高为350.0 m,坝顶标高为375.0 m,坝高为25.0 m,坝顶宽约4.0 m,内坡比为1∶1.8,外坡比为1∶2.0。堆积坝采用上游法堆坝,从坝顶标高375.0 m开始利用尾矿堆坝,最终堆坝标高为435.0 m,总坝高为85.0 m。按照1∶100的比尺缩小,堆积尾矿坝体模型。试验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试验模型

1.3 试验步骤

(1)按照试验设计要求,布设排水井和排水管,同时布置地下水位测量管,并选用碎石堆筑初期坝。

(2)逐级堆积坝体,在坝体内埋设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坡面布置彩色大头针作为位移标志点,并记录各个标志点坐标。

(3)堆置好坝体后,在坝体的顶部(干滩面处)加水至饱和,浸泡2 d以上,排除坝体内所含气体,并观察加水饱和后的尾矿坝体稳定性状况。

(4)在坝体顶部施加垂直荷载,每施加1级荷载,观察坝体稳定情况并记录每一级荷载下坝体内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以及坝体坡面标志点位移变形情况,并重新记录各个标志点坐标,卸载采取1次性卸载。

(5)试验完成后,将模型箱内的尾矿砂清空,整理试验结果。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在加压过程中,根据不同荷载大小,监测坝体内孔隙水压力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同时监测坝体坡面标志点位移的变形特点,并应用高速数码摄像技术捕获坝体的破坏情况。

(1)通过试验获得了坝体内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加压使得坝体内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增加的幅值不单是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引起的,主要是加压使得坝体内水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导致坝体内部产生高孔隙水压力,易造成堆坝材料强度降低或完全消失。

(2)根据不同荷载大小地下水位测量结果获知了浸润线的变化规律,见图3。从图3中可看出:随着荷载增加,坝体浸润线逐渐升高,前期上升较快,后期上升较慢,主要是由于加压使得坝体内部的水通过初期坝渗透出来,从而水位上升的幅度比较小,表明由于坝体继续堆高使坝体失稳的风险不大。

图2 孔隙水压力变化

图3 坝体浸润线变化曲线

(3)坝体坡面位移变形曲线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看出:逐级增加荷载,坝体坡面变形随之增大。坝体顶部呈压密状态,中部受压外凸显著,底部受到影响很小。其中,4、5、6 3个最大位移变形标志点影响范围反映在图3中的不稳定区域为坝体堆高46~63 cm位置,该区域为尾矿坝体失稳及采取工程措施的关键部位。同时,当荷载为20 kN时,位移发生突变,导致变形急剧增大,通过将荷载20 kN转换成堆高可得其临界高度为125 cm,当超过这个临界高度时,变形会急剧增大,进而引起坝体失稳。通过高速数码摄像技术捕获此时坝体破坏情况,从中可看出坝体出现裂缝,见图5。

图4 位移变形曲线

图5 坝体坡面变形

3 结论

(1)加压会使坝体内部产生高孔隙水压力,究其原因,一方面地下水位的上升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另一方面加压使得坝体内水承受比较大的压力。

(2)坝体的浸润线随着荷载增加而逐渐升高,但上升的幅度及影响范围比较小,表明由于坝体继续堆高使坝体失稳的风险不大。

(3)整个坝体有向下、向前移动的趋势,中部外凸显著,位移变化明显,可见尾矿坝中部变形量最大,该区域为尾矿坝体失稳及采取工程措施的关键部位。

(4)尾矿坝体稳定存在一个临界高度,当超过其临界高度会导致变形急剧增大,引起坝体失稳,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临界高度,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1] 沈楼燕,魏作安.探讨矿山尾矿库闭库的一些问题[J].金属矿山,2002(6):47-48.

[2] 徐宏达.我国尾矿库病害事故统计分析[J].工业建筑,2001,31(1):69-71.

[3] 甘祥根.物理模型及其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17-19.

[4] 杨俊杰.相似理论与结构模型试验[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 尹光志,魏作安,万 玲,等.细粒尾矿堆坝加筋加固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6):1030-1034.

[6] 邓 涛,万 玲,魏作安.温庄尾矿库堆坝模型试验及坝体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1,32(12):3647-3652.

[7] 张 进,乐 陶,曹纪刚.头石山尾矿坝的动力液化分析[J].金属矿山,2012(6):13-15.

[8] 敬小非,尹光志,魏作安,等.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对尾矿坝稳定性综合预测[J].重庆大学学报,2009,32(3):308-313.

[9] 张力霆,路志南,李 强,等.地震作用下某尾矿坝三维动力稳定性分析[J].金属矿山,2013(6)):121-125

[10] 戴 绘,秦卫星,张岳安.强降雨作用下山谷型尾矿坝浸润线演化规律[J].金属矿山,2013(7):149-152.

猜你喜欢

标志点模型试验尾矿
基于视觉识别的浮选尾矿在线测灰仪的应用
《固体矿产尾矿分类》等3项行业标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反推力装置模型试验台的研制及验证
标志点定向系统几何精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一种圆形编码标志点的设计及解码算法研究
铁尾矿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台阶式短加筋土挡墙行为特征的离心模型试验
巨厚坚硬岩浆岩不同配比的模型试验研究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基于标志点的三维点云自动拼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