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13-06-25杜晓娟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模块财务管理

杜晓娟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会计”正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而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则是这场变革的一个突出趋势。ERP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导致了传统会计作业模式向新模式的转移。

【关键字】ERP 会计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82-01

前言

ERP是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使企业业务数据统一化、全部在线处理。从技术层面看,它是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对企业内部的各类资源进行规划、统筹与整合,从而减少环节,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管理层面看,它是一个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分销、制造、会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等管理系统。从电子商务运作系统看,ERP是基础工程,没有ERP,供应链管理就失去了支持,整个电子商务的品质就要打折扣。因此,ERP作为崭新的现代管理手段,它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ERP的发展历程

ERP从其发展轨迹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时期的跨越:

第一次跨越是20世纪40—50年代,由“订货点法”向“MRP”发展。“订货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当时人们是为了解决库存控制问题而提出的。在这一时期,由于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在管理工作中,它还仅仅是一种库存的订货点计划。进入50年代后,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在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运算和梳理成为可能。在这一背景下,MRP理论在订货点法的基础上开始兴起。所谓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

第二次跨越是20世纪60—70年代,由“MRP”向“MRPII”扩展。MRPII(制造资源计划)是美国企业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剧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借助日益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探索生产规律的实践中开发出的一套完整的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应该说,由MRP向MRPII发展,是管理人员不断探索生产管理规律的结果,是在客观上将本来就存在的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借助计算机这个工具加以规范化、条理化。这一阶段它的代表技术是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以追求最低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为目标,使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在企业营运中得到有效的贯彻。

第三次跨越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MRPII”向ERP演进。MRPII的兴起与应用,为ERP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总结了MRPII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概念。ERP除了具有MRPII系统的功能外,还有其独特的内涵。一方面,它增加了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输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决策支持等功能。另一方面,从应用的意义上,其表现至少有三:其一,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生产信息化大趋势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二,在当今迈向网络时代的进程中,企业经营活动所出现的最大变化,莫过于企业对信息的收集、传递、集成和分散的方式所发生的变化。其三,上述两点,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世界步入网络时代,企业面向全球经营,市场的竞争将愈趋激烈。这一特征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变革上,它意味着企业管理正步入“以IT管理企业”的时代。这也是企业导入ERP硬软件,实施ERP管理系统,并愈益发展的原因所在。

二、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总体上讲,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有着两个特点:一是宏观层面的ERP的架构在扩张;二是微观层面,即ERP物理模块在不断细化。这两者的互动中,推进了会计作业模式的变化。

从宏观层面讲,会计财务的作业方式,长期以来主要体现在事后收集和反映会计数据上,在管理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的功能相对较弱,不论是时效性上,还是针对性上,都难以展现它的作用。在引入ERP以前,随着电脑的普及,会计系统的信息处理一般都是应用电脑作业,或是引入其它硬件来提高其自动化水平,这对满足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来说已是一大进步。但在业务流程的临近和与其它系统的集成上,则受到技术与功能不足的限制。因此,ERP在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不仅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上述缺陷,而且,依托这一平台,可以进行更广泛的,包括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和代理网络、各地制造工厂等的各种经营资源、各种信息的集成,从而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微观层面讲,即ERP物理模块走向细分化。现阶段在会计领域,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ERP系统在会计中的应用

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账、现金、固定资产、多币制等部分构成。因此,从物理层面看,ERP的会计核算模块,涉及总账模块、应收账模块、应付账模块、现金管理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多币制模块和工资核算模块,等等。

2.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管理的功能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然而,ER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了从事后财会信息的反映,到财务管理信息处理,再到多层次、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支持。这种转变体现在,它吸收并内嵌了先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改善了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它在支持企业的全球化经营上,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提供一个统一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平台,同时也能支持各国当地的财务法规和报表要求。

3.ERP系统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成本管理需要一个能协调地计划、监控和管理企业各种成本发生的全面集成化系统,从而协助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面向市场来进行运作。在典型的ERR系统中,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用同样的数据源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用户界面的同一结构使这个系统具有容易操作的特点,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所有职能部门。差异或有问题的项目一旦出现就能被分离出来,并可采取措施去纠正。

归纳上述三个方面的技术特征的应用效应,有以下表现:

其一,即时性。在ERR的状态下,资料是联动的而且可以随时更新,每个有关人员都可以随时掌握即时的资讯,这在过去只能依赖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才能完成。

其二,集成性。在ERP状态下,各种信息的集成将为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必要条件。在ERP尚未导入之前,知识库的信息资讯是属于过时的,更多的是局部的信息、片面的信息,乃至失真的信息。在导入ERP之后,面对这样的变化,便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衔接,预算规划更为精确,控制更为落实,也使得实际发生的数字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分析、管理控制更为容易与快速。

其三,远见性。ERP系统的会计子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供给,有利于财务做前瞻性分析与预测。

结束语:

我国企业在应用ERP上,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并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我国企业正开始重视企业管理,但是能够真正成功地全面实施ERP管理系统的企业并不是很多。所以今后必须加大对ERP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宣传的力度,更广泛地扩大ERP培训和教育的宽度与深度。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依托这一基础,ERP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势必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冯昭奎:《信息革命与流通革命》,《未来与发展》,2000年第6期

[2]张列平:《制造资源计划(MBPII)》,《工业工程与管理》,1997年第3期

[3]李军:《浅议ERP中的成本管理》,《企业改革与发展》,200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模块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