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跨文化障碍,切实搞好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文化交际
2013-06-25单昱
单昱
【摘 要】本文在交际与文化的关系基础上,归纳并分析了英语学习者阅读英语文章时存在的跨文化障碍及跨文化障碍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并提出英语阅读理解中排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言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79-01
跨文化交际是以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主旨,以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为其目的。因此,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也有实用价值。
一、英语阅读理解过程跨文化障碍的表现
(一)英汉语词汇的文化差异。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是其基本要素,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必然有所体现,对词汇的解释也必然能体现民族或文化的差异。例如,在中国人心目中,夏天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的夏季显得温暖明媚,是一年中最温馨宜人的季节,像中国的春天一样,给人一种美丽、温馨、可爱的感觉。另外,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中国人心目中的东风是温暖的,是春天的风,只有西北风才是寒冷的。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 春的讴歌。可见,英汉两个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他们观察事物,反映客观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并不一致。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一样。
(二)英汉语句法的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上的差异绝不是孤立的、任意的,它们反映了截然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西方传统思维一般以自然为认知对象,西方哲学也是持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态度;中国传统思维则带有浓厚的主体意向,强调主观作用及其重要性。因此,英语重客体,使其语言具有扎实的形式逻辑基础;-般句子必须完备,各种组成部分很少省略,一些无主语句子如“下雨了”,“事情发生了”,“吃了吗”等必须加上一个逻辑主语。而汉语句子结构在很多情况下以词序或语义为中心,不管句子是否完备,只要表达意义就可以。在一定的上下文里,汉语句中主语、宾语或其他成分都可以省略。
(三)跨文化语篇结构差异对比分析。国人由于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它们的思维方式以圆式为特征,语篇结构往往呈圆式或聚集式。谈论某一话题时,总有一个由次要到主要、由背景到任务、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东方人这种由大及小、由远及近的迂回做法,会使受直线式思维方式影响的西方人感到扑朔迷离。西方人习惯开门见山,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为特点,“果”在前,“因”在后,把话题放在最前面,与中国文化形成鲜明对照。
中西方在篇章结构方面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段落结构的组织方面。英语段落的篇章结构特点是:语篇写作直导主题,再层层剖析,行文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每段段首或段未经常有主题句,而且每段只有一个中心思想,段落内容必须与主题句直接相关,段落结构严谨;而东方文化中的思维模式则是直觉整体性,特别重视直觉感受到的东西,从而产生一种认识,一种悟性,一种经验。因此,西方人的线性语篇特征和中国人的螺旋性语篇特征有着巨大的差异,只有掌握了英语语篇结构特征,英语学习者才能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更有效地进行阅读,否则往往发生歧义,引起误解。
(四)政治、历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阅读时,如果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知识缺乏了解,也会给阅读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
二、解决英语阅读理解中跨文化障碍的应对措施
(一)掌握阅读技巧,系统讲授词法、句法、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必须条件,它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掌握中西方文章不同的结构特征有助于学生很快摸清西方作者的思路和意图,更为高效地理解文章内容。如果学生不能理解篇章的字和句子,很难让他们利用信息和课文线索来理解整个篇章。因此,教师应系统讲授篇章结构知识,引导学生从词法、句法、段落、篇章结构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总体把握。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依据首段和段落首末句概括文章大意;针对长难句进行细节分析;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态度等。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篇章结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因果关系法、比较法、时间顺序法、列举法、问题解决法等。好的阅读技巧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里获取信息。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各种不同的阅读技巧,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正确地使用这些技巧,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树立文化意识,充实学生文化背景知识。针对学生由于背景知识贫乏而引起的阅读障碍,教师应运用适宜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储备或激活已有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直接参与文化教学的素材收集、话题讨论、问题设计等工作,根据教材中出现的某一个文化点,要求学生在课下查阅相关文化资料,从而识别和解释在英语阅读中有可能被误解或忽视的交际失误现象;教师还可以推荐给学生文化书目,如: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充分利用本校外籍教师的有利条件,定期开展主题式文化活动。比如,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异国的民风民俗,组织学生和外教进行一些国外现实生活场景的角色表演等,从而使得学生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最后,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观看原版电影、录像、戏剧等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英汉文化差异,领会英语交际中的思维模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大大地调动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三)循序渐进地开展文化教学,建立加强文化的敏感性。文化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接受和领悟能力等具体情况循序渐进的开展。现在几乎所有的英语教材都选用著名的作品或文学名著中的原文材料,这些作品的精神文化是丰富的。因此对于基础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本身所提供的文化信息为主,内容主要涉及英语国家的语言、饮食、穿着及其他显性部分的文化。对于中高年级的拳生,教师则可引入或揭示更丰富的、更隐性的文化,如英语国家的观念、价值、态度、交际规则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如提到西方的节日时,也可以适当地多介绍些节日的渊源;教师还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读更多的英语文化和历史方面的书籍。在英语学习方面,鼓励学生发现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比较英汉两种文化,增强对英汉两种文化的敏感性。
总之,阅读是一项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