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企业存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013-06-25王祥峰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存货管理制度成本

王祥峰

【摘 要】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加强企业存货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有效地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关键词】存货管理 核算计量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190-02

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在企业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要不断发展,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降低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企业存货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有效地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一、存货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燃料等。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

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利益。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其前提条件就是保证企业生产所需的原、燃料的充足、及时供应,即企业的存货资源不能匮乏,但又不能囤积货物而占用大量的生产资金。可见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与存货占用的多少成为企业管理的突出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在企业物流的管理中对存货的管理。

二、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存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

首先是企业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企业没有制定合理的存货管理制度让管理人员有章可依,例如企业未设置专门审核仓库库存和存货账本的人员,导致存货管理人员可以肆意做假账造成了公司不必要的损失。

其次是企业内各部门无有效沟通。部门之间日常缺乏有效的沟通,存货管理部门通常都是在生产部门需要领用时才发现没有需要的存货,这时才去报给采购部门采购清单,这就导致了生产停滞不前,最终可能导致交货延期造成严重的损失,造成存货不能及时采购的原因还有就是生产部门和存货管理部门之间未能及时互相沟通生产需要的材料。

第三是存货管理不规范导致账实不符。企业没有规范存货在出库时领料单的填制要求,使得管理者管理松懈,例如存货在领用时未按照其型号具体表明,这会导致在最后做盘库时,各个型号的数量对不准,所以在平时领用时就应该严格按照要求管理,避免最后盘存时账实不符。还有情况就是存货管理人员认为只有在货到发票也到的情况下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因此在发生货到发票未到的情况时未办理暂估入库,导致这批货物已经被领用但却未入账,使得账上的库存数明显少于实际库存。

2、一些企业进货源头混乱,供货商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存货积压,为存货管理增加成本

一是企业订货合同制度不完善,供货商变动频繁,企业采购只求价格便宜不求材料质量,结果由于购进的原料品质差而影响产品的质量,造成存货积压。

二是企业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人完成,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一旦出现纰漏,即实行罚款、降职、撤职,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是储存不合理和存货积压。

存货管理员重复进货从而导致存货积压。另外企业由于存货管理制度的不到位,所以只能够多进存货来避免因缺货导致的延误交货期,这样的行为也会导致了存货的积压。出现存货利用率不高,积压数量较多的现象,导致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3、存货的核算计量方面不够准确

存货计价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孰计量的原则进行。企业应每期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是大多数企业做不到,究其原因:企业有意粉饰经营业绩,不原真实体现存货的跌价损失;企业管理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存货跌价准备认识不充分;有些存货当前市价不容易确定或没有可比性,无法确定可变现净值。再有企业存货种类繁多,核算工作量大,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影响存货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造成账面数据与实际库存数量不符,产生大量潜在损失;对账不及时,不容易及时发现问题,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人员不足或素质不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存货核算的质量。

三、企业强化存货管理的措施

1.实施源头控制,优化供应厂商,确保原料的优质、优价,具体实践可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合同管理制度,优化供应商,清理不合格的供应商,和信誉好、有实力的大企业加强合作关系,确保所购存货的质量优良性。

(2)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可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可掌握供应商方面尽可能详实的资料,为了解供应商的信用提供资料,降低采购风险。

(3)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存货的供应,在加强与老客户的联系的同时,全力开辟新货源,为生产提供保障。

2.强化企业内部的存货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存货的利用效率,具体实践可采用以下方法:

(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如:与合同采购员签订物资、设备采购终身责任追究制;建立合同员、主任、主管经理三级负责制;完善考核机制,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

(2)在企业内部实行内部物流管理,降低存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一是通过降低蕴含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如:燃料中的物流成本,人力中的物流成本,加工过程中的物流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和生产素质,减少存货的消耗和占用,降低企业生产的总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是通过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优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使上一道工序保证下一道工序的零库存,逐层推进至整个工序的结束,从而减少存货的资金占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

3.强化信息管理,降低企业存货风险,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应配备合格的人员管理存货业务。保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文化水平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企业应定期对保管人员进行不同层面的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存货管理理论及业务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使企业存货管理更加科学,将存货占用的企业资金降到最低,必须要采用切实有效的现代经营理念进行企业存货管理,可以利用企业管理系统将企业的员工、资产、财务、生产、销售进行全方位的高效的集中管理,通过建立信息化处理系统,对企业存货管理的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和控制,把企业的存货管理风险的预防与处理细致化,从而将库存降至最低,直至实现零库存。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进行存货管理,是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降低企业存货风险,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总之,要做好存货管理首先要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存货管理制度,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企业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实现存货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其次是制定周密的采购计划,将库存量降低到最小,减少资金占用。存货管理不仅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还应当有人性化的管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把企业的存货管理做好才能让企业不断运营创收增效。

参考文献:

[1]曾洁,浅谈企业加强存货管理有效途径[J].时代经贸,2007,(9).

[2]唐雪清,浅谈企业的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J].当代经济,2010,(14).

[3]袁丽萍,小议生产型企业管理[J].时代金融,2007,(6).

[4]孙振娟,浅谈对中小企业存货的管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9).

[5]汪瑞领,建立健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会计之友,2011,(1).

[6]孙华宇,中小企业加强存货管理的有效途径[J].当代经济,2007,(3)

猜你喜欢

存货管理制度成本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统计学在企业解决存货问题中的应用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存货周转率分析中一个容易出错现象的解析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存货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践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哲理漫画
资金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