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转喻构建下的文学叙事与语篇连贯研究

2013-06-25阎浩然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叙述者语篇词汇

阎浩然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西安710128)

转喻作为传统的语言现象,常被认为是修辞手段的一种。它涉及词与词之间的替代转换,而这种替代关系是基于两者的某种内在联系。早期的转喻研究仅仅局限在语言表层,并未意识到其在认知层面上运作机制的重要性。事实上,转喻不仅包括在语篇上实现了词汇替换现象,而且还包括各种层面上的概念转换,无论所涉概念是实体还是虚构的。

自Lakoff与Johnson 的《Metaphors We Live By》[1]出版,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获得了强大的动力和前景。Lakoff和Johnson把隐喻视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而对转喻着墨不多。在这种理论框架的影响下,后继的研究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局限。直到20世纪90年代,关于转喻的研究才算兴起,大量的相关论文和专著得以陆续问世。[2-5]

一、文献综述

传统意义上转喻仅被认为是种修辞手段,而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转喻被作为认识方式的一种进行讨论。但是这种研究大多只停留在离散语言现象中,如词汇、小句,对转喻构建下的完整语篇鲜有充分涉及。Gibbs[2]认为隐喻、转喻、讽刺以及其他修辞方式都是由心理的诗性或者喻性过程生成的,并且指出,无论是文学语言还是非文学语言,转喻都是普遍存在的。而Al-Sharafi的《Textual Metonymy-A Semiotic Approach》[5]对转喻研究进行拓展,从语篇层面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阐释。他认为:“转喻是在距离关系和因果关系的作用下,词语或概念或物体互相替代转换的过程。而且其在本质上具有认知性和符号性。”Al-Sharafi的认知模型来源于两部分:其一是Radden和Koveceses[6]提出转喻意义的三分法,指出了转喻对语篇构建的重要性;其二是 Lakoff[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s)。Al-Sharafi在书中指出,他的语篇转喻模型需从形式世界(world of form)和概念世界(world of concept)两个层次审视,前者属于衔接层面,后者属于连贯层面。基于对语篇和认知互交关系的思考,他提出了如图1所示模型[5]:111:

图1 语篇构建模型

图1中,语篇构建所涉及的三个层面,认知(cognition)、形式(form)和语境(context)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对读者而言连贯有意义的语篇产出。尽管Al-sharafi在“转喻与语篇衔接”一章中提出了该模型,但事实上这种认知与语境的关联作用主要作用于语篇连贯,而非语篇衔接。此外,他还从转喻的角度对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进行了论述,从侧面体现了转喻对语篇构架的有效性。

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国内对语篇的转喻研究在近几年中陆续出现,大多为相关理论的介绍,所涉英汉语料的选取大多较为简单、离散。魏在江教授于2007年所发表的两篇文章《概念转喻与语篇衔接》和《语篇转喻综观》为国内早前语篇转喻研究的少数成果之一。在Al-Sharafi[5]的基础上,魏在江[8-9]把 Halliday 和 Hasan[10]的语篇衔接模式与转喻研究相结合,并且在魏在江[11]中引入了Panther和 Thornburg[4]对转喻的分类。此外,李勇忠[12]对语篇构建中的认知因素进行了讨论,对修辞手段与篇章语言学的关系、Gibbs的诗性认知理论以及隐喻和转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分别加以论述。

从以上文献综述可看出,国内对于语篇的转喻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相关研究多偏向于理论论述,所涉例证不足以对相关理论进行支撑;(2)语料多为离散的少量例证,并且所选题材较为随意,缺乏系统性;(3)为了较为全面地体现语篇转喻的特征,对转喻的分类研究应该引起重视。魏在江[11]根据Panther和 Thornburg[4]的理论把转喻分为指称转喻 (referential metonymy)、谓词转喻(predicational metonymy)和言外转喻(illocutionary metonymy)。该分类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转喻的语篇功能,但所涉三种转喻之间缺乏连续性和互交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理论框架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对概念转喻进行重新分类,包括以下三种:词汇转喻(Lexical Metonymy)、句法转喻(Syntactic Metonymy)和篇章转喻(Textual Metonymy)。词汇转喻指语篇中词汇之间的转换关系,可进一步细分为名词性转喻和动词性转喻。名词性转喻包括名词性成分之间的互相映射,主要涉及名词、名词词组以及其他名词性成分。在特定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中,某种语言实体或者概念被另一个语言实体或者概念所替代。由于该过程发生在同一认知领域中,通过这种心理映射,读者得以在两者之间建立关系,从而理解该语言现象。Panther和 Thornburg[4]分类中的指称转喻(referential metonymy)可归入此类。动词性转喻指词汇之间在仅改变词性,不改变词形的前提下进行了转换,主要有名词动用和动词名用两类。同名词性转喻一样,动词性转喻的心理映射也是在特定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进行的。名词和动词之间的映射过程是在同一词形的刺激下发生的。句法转喻涉及句式层面的转换,是句子中所涉词汇和语法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该映射中,两个句子各自所构建的输入空间互相作用,输出层结构即是读者对该文段进行理解的结果。篇章转喻在本文的分类中属于转喻在语篇结构中的最高层,涵盖了语篇内的各种相关词汇和语法结构。它决定了特定语篇的整体构建,把看似本没有关联的零散句群组成一个整体,其最终落脚点是读者对该语篇的理解力。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论述的三种转喻形式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互有重叠,但总体上来说,篇章转喻包含了词汇转喻和句法转喻。它们的关系如图2。

图2 转喻分类

在下文中,我们将把以上所涉及的转喻形式分类应用于特定语篇中进行分析,详述它们对于语篇构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转喻机制下的语篇研究

刘宏伟[13]指出,转喻在寓言传说故事的构建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寓言传说与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发展有着相通之处。基于上文所论,本部分将着重从概念转喻角度对所选文学作品《呼啸山庄》第一章中的语篇构建与叙事发展作出分析。

(一)词汇转喻

在常见的叙事体小说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互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贯穿完整情节中的事物环境描写则对语篇起到了填充和重构的作用。其中所涉及的词汇转喻成为了情节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下文将从名词性转喻和动词性转喻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1.名词性转喻

从上文可知,名词性转喻指在同一认知领域中,某一概念被另一个概念所替代,常包括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转换和特点与实体的转换。作为一部典型的叙事体小说,《呼啸山庄》涉及大量的名词性转喻,包含了大多数Halliady和Hasan[9]语篇衔接模式中的指代现象(reference)。

(1)——“Joseph,take Mr.Lockwood’s horse;and bring up some wine.”

——“Here we have the wholeestablishmentof domestics,I suppose,”was the reflection suggested bythis compoundorder.(第一章第八段)

在上例中,第一句是故事的主人公Heathcliff所说,而第二句是本故事的叙述者Mr.Lockwood的内心想法。Mr.Lockwood初到Heathcliff的住地,被主人公的奇怪言行所困扰。本例包含两组名词性转喻:“Joseph”和“the whole establishment of domestics”“take Mr.Lockwood’s horse;and bring up some wine”和“this compound order”。转喻常被定义在同一认知领域中,但是第一组转喻中的两个成分从形式上来说似乎不太像同一认知域的概念:“Joseph”是人物名称,而“establishment”常被视为一种抽象概念。这种差异使得读者需要在理想化认知模型的基础上把文中语言现象与故事情节相结合,通过不同概念的心理映射来理解所涉及的转喻构建。通过这种认知活动,“establishment”被赋予了实体概念——一位名叫“Joseph”的人,而且似乎还是唯一的男仆,而它原本的抽象意义被淡化。该转喻让Lockwood对Heathcliff住处的不适感初步加深,对此后的情节发展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第二组转喻是把一个整句用一个词组代替。“This compound order”中的this是名词性转喻中的标记词(marker)或者说是刺激点(trigger)。这里的标记词就是指在转喻过程中起到激发认知,构建映射作用的语言符号,相当于Halliday和Hasan[9]语篇衔接模式中作为回指词(anaphora)的指示代词。“this”在两个转喻主体之间构建了纽带,把被代替的前一句话与名词词组“this compound order”联系起来。“compound order”作为实际语义的受体,与“take Mr.Lockwood’s horse;and bring up some wine”相映射,从而完成了概念转喻。从“reflection”一词可以看出,第一组转喻实际上是包含在第二组转喻中的,第一组是第二组的衍生转喻。此段所涉及的两组概念转喻互相补充,对情节的完整构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Heathcliff的印象。第二组转喻过程如图3。

(2)Possibly,some peoplemight suspect him of a degree of under-bred pride;I have a sympathetic chordwithin that tells me it is nothing of the sort;I know,by instinct,his reserve springs from an aversion to showy displays of feeling…(第一章第十四段)

图3 转喻图式例1

本例中所涉及的名词性转喻形式与上例稍有不同。例中黑体的部分大多属于Halliday[14]主述模型中的主位。主位处于句首,用来表示话语的出发点。因此句子间主位的变换也反映了话题的转换。在这过程中会涉及概念转喻。故事中的叙述者为了体现Heathcliff与常人迥异的性格,首先以“some people”开头的一句话说明,读者如果认为Heathcliff是个出身不好的人,那是正常的。虽然表面上“some people”是泛指某些人,与叙述者Mr.Lockwood之间没什么联系,但实际上此处的“一些人”的想法也是Mr.Lockwood自己本身的感觉。而下句的“I have a sympathetic chord…”和“I know…”有意与之形成较大的反差,进一步凸显了Heathcliff的性格特点。在此段的转喻构架中,叙述者虚构的“某些人的思想”在上下文整体的语境作用下,与叙述者本人的表述相映射,后者代替了前者,进而实现了语篇推进,并且与下文的叙事框架相兼容,进一步展开故事情节。此处的转喻过程如图4。

图4 转喻图式例2

2.动词性转喻

在不改变词形,只改变词性的情况下,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双方都同在一个基本语义场下,因此该转换过程也可视为转喻,即在同一个认知领域下实现的心理空间映射。

(3)…heinterrupted,wincing.“I should not allow any one to inconvenience me,it-walk in!”(第一章第六段)

The“walk in”was uttered with closed teeth,and expressed the sentiment,“Go to the Deuce”…(第一章第七段)

在该例中,短语“walk in”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动词短语作祈使句,第二次用作名词短语。在这段情节中,Lockwood先生来到了Heathcliff家门口。从第一个“walk in”语境中的“interrupted”“wincing”可以看出Lockwood先生所受到的奇怪待遇,因为Heathcliff初次见面却表现得不怎么友好。第二个“walk in”则在上一句的基础上对Heathcliff实现更详细的描述。虽然词性改变,但语义是联通的,这是实现转喻的基础,并且两者的符号相似性(semiotic similarity)也更易于激发转喻所涉及的心理过程。同时,两者所处句落的语境构建了相似可兼容的意象图式(image schema)。“interrupted”“wincing”“closed teeth”以及“Go to the Deuce”等词汇所表达的意象互相映衬,强化了两个“walk in”之间的映射。此外,“Go to the deuce”中的“go to”与“walk in”涉及了相似的意象模型,不论叙述者是在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都对图式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基于这些条件,两个“walk in”的转喻过程得以顺利完成。该转喻如图5。

图5 转喻图式例3

(二)句法转喻

上文提到,句子的转喻是词汇和语法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要实现词汇的迁移,语法结构也需要整体重构。从下文中可以看出,此处所讨论的句法转喻现象与Halliday[14]的“语法隐喻”概念较为相似,但是显然两者是从认知和功能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4)The apartment and furniturewould have been nothing extraordinaryas belonging to a homely,northern farmer…But Mr.Heathcliff forms a singular contrast…(第一章第十四段)

上接Lockwood先生对呼啸山庄内部装饰的描写,此段Lockwood先生对Healthcliff的人格和生活环境进行了评价。如文中描述的那样,Heathcliff本人的性格与呼啸山庄的室内陈设风格并不相符,这在某种程度上为下文故事主体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即呼啸山庄与Heathcliff的真实关系。此处的“would have been”是虚拟语气结构,表示这个语段建立在一种假设的情境下。该情境所描述的主人形象,如“homely”“stalwart”“stubborn”与实际中Heathcliff的形象“dark-skinned gipsy”“rather-slovenly”“morose”大相径庭。这两种情景概念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放在整体语篇环境中,使得双方在同一认知领域中进行转换映射,最终形成了读者所认知的语篇叙事构架。在具体心理认知过程中,两者充当两个输入空间,通过整合,最终生成合成空间。该认知模型如图6。

图6 转喻图式例4

输入空间A表示与呼啸山庄风格相匹配的虚拟主人形象,输入空间B表示Heathcliff的实际性情。整合空间C表示读者所认知的语篇叙事构架。虚线表示空间A、B之间所涉及的部分映射。

(三)篇章转喻

篇章转喻是语篇层次中概念转喻的最宏观体现,严格上来讲,涵盖了上文所讨论的词汇转喻和句法转喻。由于篇幅有限,以下例证仅用于体现篇章转喻的宏观特点,不代表其所涉模式。

(5)… I muttered.“The herd of possessed swinecould have had no worse spirits in them thanthose animals of yours,sir.You might as well leave a stranger witha brood of tigers!”(第一章第二十一段)

“They won’t meddle with persons who touch nothing,”he remarked… “The dogsdo right to be vigilant.Take a glass of wine?”(第一章第二十二段)

本语段的背景是,故事的叙述者Lockwood先生被Heathcliff的狗围攻,为此十分生气。第二十一段涉及三个概念之间转喻:“被鬼附身的猪”“Heathcliff的狗”“一群老虎”。Heathcliff的狗与“被鬼附身的猪”在虚拟语气结构“could have had”和比较级的作用下发生转喻关系。原本处于句首的“被鬼附身的猪”是该句的焦点,但是由于概念发生了转喻,处于焦点的部分被“Heathcliff的狗”所替代。前者所具有的属性(attribute)被后者继承和加强,Heathcliff的狗也就有了类似“被鬼附身”,乃至更严重的属性。而后一句中的“一群老虎”在“might as well”结构的作用下进一步与“Heathcliff的狗”发生映射关系。老虎的属性更有显著性,强化了叙述者Lockwood先生所要表达的愤然之意。与第二十一段的转喻模式相衔接,第二十二段中Heathcliff的回应所涉及的三句话也是通过转喻来实现其意义的。首先所说的“They won’t meddle”实际上是Heathcliff缓和气氛的起点,第二句话“The dogs do right… ”中的“dogs”与上一段中的“a brood of tigers”发生概念转喻,旨在消减Lockwood先生的不满情绪。最后一句“Take a glass of wine”在语用层面上对该选段所体现的篇章转喻进行了完善,使得语篇的叙事结构和连贯性进一步完善,对下文Lockwood先生与Heathcliff进一步交往的情节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如果把这两段看作两个整体,那么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转喻关系:前一段与后一段发生篇章层面的映射。与前者相比,后者作为故事发展的新产物,使得语篇得以继续推进。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转喻对语篇连贯以及小说叙事情节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引入情节发展精密,语境内容丰富的文学语篇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转喻分类,以期对语篇构建能够有更全面的解释。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2]Gibbs R.The Poetics of Mind[M].Cambridge:Can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3]Mendoza R.D.The role of mappings and domains in understanding metonymy[J].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Berlin and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0.

[4]Panther K-U,Linda L,Thornburg.Metonymy and Pragmatic Inference[M].Amsten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3.

[5]Al-Sharafi A.G.M.Textual Metonymy——A Semiotic Approach[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4.

[6] Radden G,Kovecses 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J].In Klaus-Uwe Panther and G.Radden(eds.),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s.Amsterdam:Benjamins,1999.

[7]Lakoff 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8]魏在江.概念转喻与语篇衔接——各派分歧、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J].外国语,2007,(2):29-36.

[9]魏在江.语篇转喻综观[J].外语学刊,2007(3):32-37.

[10]Halliday M.A.K,Ruqaiya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11]魏在江.概念转喻与语篇连贯——认知与语篇的界面研究[J].外国语,2010,(4):57-61.

[12]李勇忠.语篇构建中的转喻和隐喻[J].外语学刊,2008,(2):50-54.

[13]刘宏伟.转喻与寓言故事格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4):16-19.

[14] Halliday M.A.K.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3rd edition.In C.M.I.M.Matthiessen’s Revis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猜你喜欢

叙述者语篇词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