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名词复数表现形式对比研究

2013-06-23马红喜赵建军

关键词:单复数汉英量词

马红喜 赵建军

(1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石435002;2湖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任何语言都有数范畴,数有单复之分,英语是典型的单复数语言,有明显的复数标记,汉语名词本身没有标记形式,但有单复数的概念。近年来,汉英复数比较研究主要侧重于标记角度,如,柳杰认为[1],英语复数为标记项,单数为非标记项,汉语单数为标记项,复数为非标记项;严双指出[2],汉语名词复数形式是无标记的,英语名词复数形式是有标记的;陈珍和林立红指出[3],汉英复数表述并非完全对应。由此可见,目前学界对汉英名词复数的研究局限于标记方面的分析比较,尚不全面。韩新凤虽然对比研究了具有复数意义的汉语名词和对应的英语名词复数,但未对汉语复数的其他表示方法进行研究[4]。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汉语复数的表现形式,并与英语名词复数进行对比,以揭示两种语言在复数表达上的异同及其造成差异的原因。

一、汉英名词复数的表现形式

(一)英语名词复数的表现形式

英语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要表述不同数量时,一般使用数词加量词表示,如:a meter of cloth、two bottles of water。可数名词有单复数之分,复数一般是由单数通过曲折变化来实现,其变化规则如下:

规则名词在词尾加“-s、-es、-ies、-ves”,如:desk→desks、bus→buses、baby→babies、knife→knives 等。

不规则名词:1)通过词内部元音的变换,如:foot→feet、woman→women、medium→media;2)词尾加“-en”或“-ren”,如:ox→oxen、child→children;3)单复数同形,如:sheep、deer;4)集合名词本身表示复数的概念,如:people、crew、staff、family。

(二)汉语名词复数的表现形式

汉语名词的复数不能通过名词本身的形态表现出来,需要借助其它词汇或方法来表现。其表现形式如下:

1)借助量词表达。①借助“数量词”表达。这里的量词指个体量词,汉语个体量词丰富。数量词置于名词前或后(其中数词大于一),表示其名词为复数,如:五本书、两张桌子,书五本、桌子两张。②借助“一/这/那/+集体量词”表达。集体量词主要有“群、帮、伙、批、类、对、双、打、套”等,名词前有“一/这/那+集体量词”,表示名词为复数,如:一群牛、这批货、那帮演员等。

2)代词或名词后加“们”。汉语中代词或名词加“们”构成复数名词,如:我们、女士们、同学们、孩子们。

3)数量形容词+名词。数量形容词主要有“许多、各种、几个、所有、全体、一些、这些、全部、大批、若干”等,其所修饰的名词具有复数的概念,如,一些水果、许多人、几个孩子、所有学生、全体老师、若干问题等。

4)有些名词或量词可以重叠表示复数概念[1]。如:家家、人人、事事、个个、件件、条条等。

5)集合或集体名词本身表示复数的概念。这些名词有:家属、群众、人类、羊群、马匹、车辆、船只、书本、树木、东西、物品、家人等。

6)通过句子的相关成分判定。名词复数有时可以通过句中的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子成分来判定[5]。如:“拜访的客人络绎不绝”,通过谓语“络绎不绝”可以确认有多名客人;“南来北往的客人”,通过定语“南来北往”判定客人为多人;又如“古代小说他看了很多”,补语“很多”可以表明小说为复数。

7)通过上下文确定。汉语中有相当部分的光杆名词,常常很难判定其单复数,但有时通过上下文中的同指成分可以确定[5]。例如,“你看着孩子,我去给他们买吃的。”可以通过“他们”推断“孩子”是复数。

另外,汉语中有相当部分名词的数难以认定,此时判定其单复数无认知意义。

二、汉英名词复数表现形式的比较

(一)英语名词复数通过形态表现,汉语名词复数借助其它词汇表现

英语中名词要表达复数的含义,不仅要改变数词,还要考虑改变名词本身的形式,体现在形态变化上,如:a desk的复数five desks,不仅将a变为five,同时将desk变为 desks,改变名词 desk本身的形式。而汉语名词的复数则主要通过词汇手段表现,如:“一张桌子”的复数“五张桌子”或“一些桌子”,改变的是名词前的修饰词,名词“桌子”本身无任何变化。汉语名词复数概念是借助语汇,通过语义而非语法形式来表现的。

(二)“-s”标记体现英语名词的数范畴特征,量词体现汉语名词的数范畴特征

英语名词以形态变化来表达复数的概念,主要表现在名词加“-s”标记,具有普遍强制性,英语复数标记系统发达,体现了英语名词的数范畴特征。

除“们”外,汉语的名词本身没有复数的形式标记,相当一部分是借助数量词表达。汉语以丰富的量词著称,表达名词具体数量时,量词的使用具有强制性,数词和名词不能直接结合(除文言文和部分成语外),必须通过量词作为媒介,如“四只猫”、“五本书”,量词“只”、“本”必不可少,具有强制性。汉语量词系统发达,量词体现汉语名词的数范畴特征[6]。

(三)英语复数表现形式相对单一,汉语复数表现形式多样

英语规则名词占多数,不规则名词主要是外来词,数量较少。因此,英语名词复数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后面附加复数标记“-s”,表达形式相对单一。汉语虽然以数量结构为主要特征,但是名词前有数量词的比率不高,名词复数的表现形式比较复杂,除常见的数量词和标记“们”外,有重叠法、数量形容词、集合名词以及定、状、谓、补语等多种表达方式。由于文章类型、语体风格及完成时间的不同,很难统计出各种表现形式所占的比重,即使是同一个名词,其复数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四)英语复数标记“-s”与汉语复数标记“们”

英语名词后加标记“-s”是其复数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汉语也有类似“-s”的复数标记是“们”。虽然附加它们之后,也都表达该名词的复数意义,但英汉之间差异很大。

王钰认为[7],英语名词在词汇层面具备个体性特征及语用层面有指时可加“-s”,而在句法层面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汉语名词加“们”,则在词汇、句法、语用层面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如,在词汇层面倾向于强有生、强个体、褒义与双音节等条件。相比之下,汉语“们”的使用范围远远小于英语的“-s”。

英语名词复数的表现形式带有强制性,“-s”是其强制性语法标记。如,表达不止一个“desk”,不管是“five desks,many desks,all desks”等,名词“desk”必须加“-s”。汉语名词复数意义不依赖于“们”,它可以由数量短语、名词自身语义特征或与之有关的句法成分、语用成分乃至语境替代,例如:“孩子们都来了”,可以用“那些孩子都来了”、“个个孩子都来了”、“所有孩子都来了”等替代,“们”不是强制性语法标记。

(五)汉英数量结构表达的异同

汉语和英语都有数量结构,区别在于汉语量词已形成独立词类,英语则在名词之下有一个次分类表数量[8],因其作用与汉语的量词相当,仍称其为量词。

1.汉英数量词结构比较。汉语数的典型表现形式是“Num+量词 +N”,复数和单数结构相同,如:“一本书、一只猫;两本书、三只猫”。英语有类似结构的成分“Num+N1+of+N2”,其中N1相当于汉语的量词,并且借助介词of实现对N2的表量描述。汉英数量结构均可表示单数和复数。

2.汉语个体量词丰富,英语集体量词丰富。英语量词分为3类:种类量词、度量衡量词、数量量词。种类量词和度量衡量词基本可以汉英互译(见表1),而数量量词差异较大。数量量词又分为个体量词和集体量词。汉语个体量词非常丰富,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英语只有如:piece、drop、bottle等极少数类似量词,汉语大部分个体量词在英语中缺乏。汉语集体量词翻译成英语时,大部分需要用不同的英语量词来表达,如:汉语量词“群”,对应的英语量词较多[9],如表 1 所示。

表1 汉英量词对比表

3.汉语量词位置较为灵活,英语量词位置固定。英语的“数量词”只能置于名词前,如,只能说“two books”,而不能说“books two”;而汉语“数量词”既可在名词前,也可在名词后,如:三本书、书三本。

三、汉英名词复数表达差异的原因

(一)汉英文字的差异

英语是线性的拼音文字,具有开放性。可以通过改变、增加或减少单词的字母创造新词以表达不同意义。英语的主要构词法——派生法就是在词根上附加前缀和后缀构成新词,如,动词变名词一般加“-ing”,过去时态一般在动词原型后加“-ed”,复数一般在名词单数后加“-s”等。英语之所以能够进行加前缀或后缀的形态变化,与这种开放性的文字体系相关。

汉语是一种方块、平面封闭的书写体系。汉语从古至今,虽然语音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方块汉字的书写体系没有改变[10]。汉语创造新词一般是采用双音化、同源孳乳等,不改变单个汉字本身。其封闭性使得汉语要想表示名词的复数,只有借助另外的汉字并辅助语序来表达,与英语在单词本身加后缀不同。

(二)汉英语言类型及语法特性的差异

1.英语是形态型语言,重形合;汉语是语义型语言,重意合

英语借助语言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是形态型语言[11]。英语名词复数通过单数加“-s”变化而成,有明显的形态标记,反映出英语重形合。

汉语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思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的连接,是语义型语言[11]。汉语名词复数不借助形式手段,主要借助语汇及语序,靠语义来体现,反映出汉语重意合。

2.英语语法的刚性和显性,汉语语法的柔性和隐性

英语名词的数通过单词形态变化一眼就可以看出,有明显的标记,是显性的数范畴,名词加“-s”形态标志体现了英语语法的显性[11]。英语语法的刚性体现在形态上,一般都必须遵守。如:名词必须表明是单数或复数,规则名词单数变复数必须加“-s”,不规则名词必须按照其特定规则进行变换。

汉语是形态不发达的语言,名词复数不能从其本身看出,一般需借助其他词汇来表现,体现了其语法的隐性特征。汉语名词本身一般不指明单数或复数,复数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体现了汉语语法的柔性。

3.单复数标记和量词系统的制约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考察,复数标记和量词系统存在着相互制约[12],一种语言不能量词系统和复数标记都发达。因此,英语复数标记发达,但没有独立的量词类,只在名词下有一小类类似汉语的量词。汉语量词系统发达,其复数标记“们”使用必然有限。

(三)中西思维的差异

1.英语民族是理性思维,汉语民族是悟性思维

英语的哲学背景是形式逻辑和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注重形式,表现在语言上,即强调形态的外露和形式上的完整[11],英语复数的形式标记是西方理性思维的体现。中国人思维方式重视悟性[11],表现在语言上,即缺少形态变化,以语汇和语序表达意思,靠读者理解。汉语名词数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后“悟”出来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可从形态上看出来的。

2.英语民族是分析思维,汉语民族是整体思维

西方人习惯于从事物内在构造或局部中展开对事物整体的认知,是一种分析思维,表达自己的思维总是用直接开放式[13],表现在语言上,即从形态标记就可看出词性、词类、单复数、句子的时体态等,比如不需要读者在文中找相关描述复数的词。中国人习惯于将客观对象各个部分综合起来,形成对整体的统一认识[14],在数的表达上,不直接用形态标记,而是置于语汇中,需要联系整个句子才能看出,有时还需要上下文及语境的协助,表现形式委婉。

总之,汉英两种语言名词的复数表现形式是截然不同的,造成这种表达差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汉英文字自身的差异,英语语法类型以及中西思维的差异等。正确认识汉英名词复数表现形式及其异同,对汉英翻译和对外汉语教学有重要意义。

[1]柳杰.英汉名词单复数的标记理论分析及其外部动因解释[J].铜陵学院学报,2009(2):96-97.

[2]严双.汉英名词复数比较[J].大学时代,2006(7):81-82.

[3]陈珍,林立红.从标记理论看英汉名词复数的对应关系[J].语言应用研究,2010(8):106-108.

[4]韩新凤.英汉语名词复数对比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4):77-78.

[5]张黎.汉语名词数范畴的表现形式[J].汉语学习,2003(5):28-32.

[6]温斌利,陈宗利.汉语名词的可数性特征及句法实现[J].现代外语,2002(2):195-203.

[7]王钰.汉语“们”与英语“s”比较及其认知差异[M]//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6.

[8]朱晓军.从“量词”英译看汉英量词系统对比[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85-87.

[9]陈洁,吕晓丽,曾自立.汉、英量词构成之比较[J].云梦学刊,2007(12):98-100.

[10]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12]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0(1):27-36.

[13]姜乐.论中国人构建英语思维方式的意义和方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153-154.

[14]张惠宁.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认知[J].河池学院学报,2011(3):41-44.

猜你喜欢

单复数汉英量词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A true story of mother's love
量词大集合
汉英倍数表达形式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量词歌
名词易错点透视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汉英机器翻译中的意译和直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