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中经济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2013-06-23张俊黎王金亮吴风志李进存

环境科学导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石漠化经济区水质

张俊黎,王金亮,吴风志,李进存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滇中经济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张俊黎,王金亮,吴风志,李进存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以滇中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滇中经济区目前的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矿业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从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从水土保持、石漠化的治理和开发、科技推广力度、生态环境建设的执法力度以及环保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滇中经济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

生态环境现状;对策;滇中经济区

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基础条件。但区域生态环境组成要素的差异,环境容量的不同以及开发历史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不平衡,导致了不同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危机[1]。

滇中经济区地处云南省中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随着滇中经济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滇中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水污染、矿山的生态破坏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开展滇中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对策的探讨研究,不仅有利于滇中经济区生态恢复与环境的改善,减轻自然灾害的威胁,而且有助于促进滇中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

1 区域概况

滇中经济区地跨东经100°43′~104°50′,北纬23°19′~27°03′,位于云南省中东部,东北毗邻昭通市、贵州省的六盘水市、毕节市和黔西南市,西连大理州,西南接普洱市,北接丽江市和四川省的攀枝花市、凉山州,东南靠文山州、红河州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百色市。其以昆明市为核心,半径约150~200km的区域,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4个市州,共42个县、市、区(3个县级市、26个县、7个市辖区、6个自治县)。土地总面积为94558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4%,2009年,区域人口约169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4%[2]。

滇中经济区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哀牢山和云岭以东,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全市最高点为东川区境内拱王山中段的火石梁子,海拔4344.1m,最低点为小河底河与元江干流交汇处,海拔327m,相对高差达4017.71m。地形错综复杂,湖泊、平坝,高山、大川交错分布,具有比较典型的高原湖盆地貌特征。地质构造于欧亚板块内扬子古板块的西南端,地壳运动活跃,形成了小江断裂带、普渡河-滇池断裂带、汤郎-易门断裂带组成的川滇经向构造的断裂体系。同时,滇中经济区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形成了滇中经济区典型的立体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分明,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早,立体气候明显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约14°左右,平均降水量为961.1mm,低于云南省的平均值1274mm。

目前,滇中经济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城镇区域不断扩展,成为了云南省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水平最高、发展前景最广阔的区域。2009年,滇中经济区共实现GDP 3696.78亿元,占全省的57.8%,人均GDP约为19400元,是全省人均GDP的1.55倍;城镇化率超过42.6%,高于全省33%的平均水平,区域交通、通讯、供电等设施较好,已基本建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2 滇中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2.1 水土流失现状

滇中经济区90%以上地区为山地丘陵,年降雨量的85%集中在5~10月,高强度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加上陡坡垦殖和天然林过度砍伐等活动,使得生态用地的面积缩小,导致植被对水土的涵养能力减弱,加剧了滇中经济区的水土流失。

根据《云南省2004年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报告》,滇中经济区水土流失面积为48941.1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1.58%,主要以中度流失面积和轻度流失面积为主,中轻度流失面积达到19702.86km2,占水土总流失面积的40.25%。从空间上来看,昆明市的水土流失面积最大,达到18419.67km2,其次是曲靖和楚雄,曲靖市达到13126.76km2,楚雄州的为13126.76km2,玉溪市的水土流失面积相对少些,仅为4781.78km2。详见表1[3]。

表1 滇中经济区水土流失面积

虽然近几年来云南省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滇中经济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有了一定的减轻,但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与1999年比较,侵蚀的总面积增加了3694.39km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减少了1126.38km2,强度侵蚀面积减少了964.68km2,剧烈侵蚀面积增加了12.84km2,但是极强度侵蚀增加了876.91km2,中度流失面积增加了4921.38km2[4],见表2。

表2 滇中经济区1999年与2004年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比较 (km2)

2.2 土地石漠化状况

石漠化是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度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地表植物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5]。滇中经济区由于岩溶发育,造成地表、地下双层结构,使岩石裸露造成石漠化,是云南省比较典型的石漠化地区,石漠化土地具有面积大、分布广的特点。全区2004年石漠化面积784934hm2,占全省石漠化面积的22.00%,占滇中经济区国土面积的8.39%,石漠化区域主要包括曲靖市的会泽、宣威、富源、沾益、麒麟、陆良、罗平、师宗、马龙9个县 (区),昆明市的东川、寻甸、禄劝、嵩明、官渡、西山、呈贡、石林、宜良、富民10个县 (区)和玉溪市的澄江、通海、华宁、江川、红塔、易门6个县 (区)。但是滇中经济区的石漠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内部差异,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曲靖市,石漠化面积达4236.67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53%;其次是昆明市,石漠化面积为3086.67km2,占全区面积的3.3%;再次为玉溪市,石漠化面积为526km2,占0.56%[6]。详见表3。

近5a来滇中经济区开展了部分生态建设工程,如 “长江防护林”一、二期工程,珠江防护林一期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天然林保护工程,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坡耕地改梯田地,旱作节水农业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异地扶贫移民安置,岩溶山区扶贫找水等工程,这些工程在石漠化防治、植被恢复、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作为云南省岩溶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试验示范项目的罗平县钟山乡,经近几年的治理,不仅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农民经济收入有所提高,使部分农民脱贫。

表3 滇中经济区石漠化分布现状

2.3 水资源与水污染

(1)水资源短缺

滇中经济区地处金沙江、南盘江、红河三条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境内有47条比较大的河流,水资源总量大。滇中经济区拥有自产水资源量只有279.3亿m3,占全省自产水资源量的12.5%;人均水资源量1644m3(以2009年人口计),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31.1%;滇池流域的人均水资源量仅188m3,分别相当于滇中人均水资源量的11.2%和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3.5%。

(2)水体污染

本区三条水系的47条河流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金沙江水系的36条河流中,除松花坝上的两条河流即牧羊河和冷水河,牛栏江的水质类别是Ⅱ类,洛龙河、胜利河、南冲河的水质类别Ⅳ类和东大河水质类别为Ⅲ类以外,其余的都是Ⅴ类和劣Ⅴ类。珠江支流的水质类别也逐渐下降到了劣Ⅴ类,见表4。随着滇中经济区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大量的污染物排放,使得河流污染也较为严重,滇中经济区的河流水整体水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表4 滇中经济区主要河流水质类别个数统计表

滇中经济区的6个湖泊中,有5个达不到水环境功能要求,处于Ⅴ类或劣Ⅴ类水平。其中草海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呈重度污染。外海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水质是中轻度污染,阳宗海水质类别在2007年以前为Ⅱ类,2008年阳宗海砷的浓度大量上升,水质恶化到劣Ⅴ类,清水海水质类别为Ⅱ类,此外水质呈重度污染的还有杞麓湖水质为劣Ⅴ类,只有抚仙湖水体功能Ⅰ类,水质评价Ⅰ类,符合功能要求。总体来说,滇中经济区的湖泊水质都遭到了很大的污染。达到Ⅰ类和Ⅱ类水质的湖泊只占33.33%,而达到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湖泊的比率达到66.66%,水功能达标率仅为33.33%,见表5。

表5 滇中经济区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类别统计

2.4 矿业污染

矿产在滇中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滇中经济区积极开发矿产资源。在2008~2015年矿产资源规划中,其中重点开发区的面积为17086.33km2,占国土面积的18.07%,重点开发的矿种主要有金、镍、铜、钴铁、无烟煤、磷、铜、钴、铅锌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滇中经济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滇中经济区有些集体和私人所办的小矿山,企业废水、尾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谷、河流、水库、湖泊、以及落水洞,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滇池的水质总磷严重超标就与磷矿开采有关。其次在东川铜矿、大姚铜矿、昆阳磷矿、富源徐家庄煤矿、会泽铅锌矿、新平铜铁矿、易门铜矿、安宁盐矿、宣威煤矿、武定木纹石矿山的开采中,因矿山冶炼加工,排出大量废气、烟尘及炉渣,含铅、砷、氟、锌、二氧化硫等有害元素及气体,污染大气、土壤、农作物,甚至造成人员、牲畜中毒。同时,采矿活动还导致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改变,产生诸如泥石流、滑坡、崩塌、采空区沉陷等地质环境问题,使矿区地形发生巨大变化,地下开采、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的斜坡稳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虽经治理,但矿山环境和水土流失、污染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5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重金属是指密度4.0以上约60种元素或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主要是指生物毒性显著的汞、铅、铬以及金属砷,还包括具有毒性的重金属锌、铜、钴、镍、锡、钒等污染物[7]。滇中经济区的有色金属矿产丰富、蕴藏量大、分布广、种类丰富,如昆明市的东川区、禄劝县有丰富的铅矿和锌矿;楚雄州的南华县五顶山、楚雄小水井和双柏野牛厂有铅、锌矿;易门县和峨山县有丰富的铜、钴等。土壤中进入的重金属不能被土壤微生物所分解,而易于积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甚至有的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如会泽县在铅锌矿的开采中,导致了土壤中重金属Hg的含量上升,使土壤重金属Hg的含量过高而不能作为农业用地;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境内大红山铜矿的开采中,Cr元素对当地的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引起得当地居民的铊中毒。

3 滇中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对策

滇中经济区生态保护应贯彻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生态经济并重”的指导思想,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的原则,全面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防治对策的主体应该是保护、重建和发展具有多效益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生态工程建设,同时辅以限制人们过度经济活动的配套措施。

3.1 加速森林植被建设,巩固水土协调能力

林草植被覆盖率及其质量状况,是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1)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 (草)工程、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逐步遏制水土流失。

(2)加强自然保护工程建设,扩大自然保护面积,提高保护水平,切实保护好森林植被。

3.2 搞好石漠化区域的治理与开发

滇中经济区由于失去森林植被的覆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严重的沙漠化,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环境十分脆弱,因此,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治理荒漠化严重的区域。

(1)开展大区域范围荒山、荒坡、荒地、荒沟、荒滩等的治理工作,预防石漠化进一步扩大。

(2)强化生态意识,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保护好现存森林植被。

3.3 规范开发建设活动,遏制人为破坏行为

滇中经济区矿产资源丰富,各类资源开发建设活动也比较活跃,但是一些开发建设者,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牺牲环境,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质量恶化。因此,各相关执法监督部门要落实监督检查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此外,还可以进行相应的生态补偿。首先,对生态建设参与者提供生态补偿;其次,生态环境破坏者提供其破坏活动产生的生态损失补偿。补偿方式可以实现多样化,比如实物补偿、资金补偿、政策补偿等。

3.4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

为确保生态建设的实施质量,滇中经济区各级政府要建立科技支撑机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一方面要对全省生态建设类型进行科学分类,确保工程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贯彻国家的科技推广计划,鼓励各类科技研究和开发机构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对研究成果予以保护,并依法有偿转让。

3.5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执法力度

滇中经济区要认真贯彻 《森林法》、《水土保持法》、 《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严惩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法行为。一方面,强化开发项目的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建立资源评价制度并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力度,对建设项目开展论证、评估和审查,严格把关 “三同时制度”。即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确保把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

3.6 加强法制宣传和环保教育,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世界性的行动,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活动是一项涉及到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宣传教育活动,其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宣传生态恶化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当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生态重建与稳定脱贫的必要性,可以使各级干部和广大社会公众树立生态忧患意识,有利于滇中经济区的人们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激励和动员社会各行各业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切实搞好滇中经济区生态环境的治理。

4 结语

滇中城市经济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和东南亚、南亚的结合部,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撑和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主阵地,开展其生态环境现状的研究以及对策的探讨,有助于滇中经济区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能够顾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的状况,实现滇中经济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1]钟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72-73.

[2]昆明市统计局,玉溪市统计局,曲靖市统计局.统计年鉴[M].2008.

[3]金德三.云南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4]云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云南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5]王世杰.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J].中国岩溶,2002,21(2):101-105.

[6]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云南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报告[R].2004.

[7]李晓燕.云南大红山铜矿周围河流和土壤中Cu等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4):1.

[8]孟广涛,方向京,和丽萍,等.云南省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6-9.

[9]孟广涛,方向京,郎南军,等.云南省荒漠化土地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0,20(5):52-55.

[10]戴武刚.刘楠.朝阳市生态环境现状与恢复建设对策[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5):32-34.

Current Ecological Situation and Its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in the Central Yunnan Economic Zone

ZHANG Jun-li,WANG Jin-liang,WU Feng-zhi,LI Jin-cun
(Tourism and Geological Science College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

Focusing on the Central Yunnan(also called“Dianzhong”)Economic Zone,we discuss and analyze its ecological conditions,including desertification,soil erosion,water shortage,mining pollution and heavy metal pollution.For 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society and ecology,a set of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situation in the central Yunnan,from soil conservation,treatment of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development,technical dissemination,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nforcement to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building.

current ecological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Central Yunnan Economic Zone

X171

:A

:1673-9655(2013)02-0030-05

2012-11-21

猜你喜欢

石漠化经济区水质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水质总磷测定存在的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