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3-06-23王玉翠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精神病心理质量

王玉翠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山东 德州 253004)

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玉翠

(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山东 德州 25300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环境适应等方面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实施综合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精神病;综合干预;生活质量

精神病是指患者的认知、行为、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均长时间出现明显异常,自制力缺陷,呈间歇性发作,反复住院治疗的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是两种常见的双重性精神疾病[1]。有的患者长期不能出院,严重者逐渐导致精神衰退,动作行为古怪等,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导致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复发率、致残率较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控制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症状以及降低精神病复发率,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本文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0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24±8)岁;病程5~35年,平均(19.32±9.47)年,住院时间5~16年,平均(9±2)年,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28例,高中5例,大学7例。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23±6)岁,病程6~32年,平均(16.45±8.53)年,住院时间8~14年,平均(8±3)年。文化程度:小学32例,初中8例,高中4例,大学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家庭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意识清楚,病情稳定;②活动自如,无重大躯体疾患,无肢体残缺无严重不良药物反应;③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有正常表达能力,对量表能够正确理解;④连续住院5年以上,愿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患有脑器质性疾病,②伴有严重躯体疾病,③精神发育迟滞患者,④有物质滥用史者,⑤无自知力、不合作者。

1.3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3.1 饮食护理干预

精神障碍患者在饮食方面常常出现拒绝吃饭、患者之间互相抢食、暴饮暴食或吞食异物、进食不干净食物等饮食异常现象。患者在服用精神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出现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反应。并且,对于高龄患者由于伴随年龄的增长牙齿脱落、残缺,影像机体的消化功能,因此,在进行食物的选择上,要保持营养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同时,食物应尽量细、松、软,利于胃、肠消化吸收。避免出现意外,对所用餐具要有一定要求,使用不易损坏、清洁消毒的碗筷,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由专人协助进食,对拒食、厌食者要想尽一切方法劝其进食,对抢食、暴食者可控制好食入量,必要时,进行隔离。

1.3.2 睡眠护理干预

精神患者大多伴有失眠症状,因此,应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或催眠药物,强制入睡,保持良好的睡眠是康复的关键。首先,病室环境应温馨、光线柔和,床铺要舒适,空气要清新,悬挂优雅的壁画,张贴温馨的提示语等。医务人员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协助患者临床前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舒适,患者入睡后,应加强巡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1.3.3 基础护理干预

精神病患者大多自理能力较差,因此,护士应及时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如:定期协助患者洗澡、剪指甲、理发,保持自身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些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可出现尿潴留或便秘等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应加强排泄情况的观察,嘱患者多喝水,多食水果、蔬菜,多运动,户外活动应加强保暖,避免受凉感冒等躯体合并症的发生。

1.3.4 安全护理干预

护士应经常巡查病房,加强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病房设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对言语行为异常,如:伤人、自残、毁物者应专人看护,细心观察,防止发生意外。对长期卧床者,应定期翻身、按摩。对病房的危险物品进行收集,确保患者人身安全,对不愿服药的患者与其进行“不藏药协议”,服药过程要做到 “送药到口、检查服用、服后离开” 的原则。

1.3.5 心理护理干预

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精神困扰的原因,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其所患的疾病,紧张、焦虑、恐惧、猜疑是精神病患者的主要心理特点。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改变,做好心理护理,是治疗的关键。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住院,受各种因素影像,对外界环境失去兴趣,甚至恐惧社会、家庭,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工作中,护士生硬的言语和态度均是刺激患者的负面因素[3],因此,对自控能力相对稳定的患者,可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增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并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加强患者与家属的沟通、信任,让患者尽量感到家庭的关心,社会的呵护,以平常的心态正确面对现实。

1.3.6 健康教育

患者康复出院后,很多患者和家属认为多休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从而出现过度照顾或保护,影响患者回顾社会。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了解有关疾病常识,以提高住院的适应能力[3]。护士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实施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主动发挥能动性。出院后做好跟踪、随访,保持与医务人员的沟通、联系。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施综合干预后,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环境适应等方面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3 讨 论

精神障碍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以精神分裂症复发率高。由于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因素、临床因素均可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应对精神患者采取综合对策,显现患者的价值和地位,强化自制力,从而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疗效,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目前,医院的床位远远满足不了精神病患者的医疗康复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降低患者的被限制感,增加了患者的自主选择权,从而满足患者住院的舒适需求。根据个体差异性允许家属探视或陪护,从而更好的稳定疗效,提高其生存质量。通过我院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改变了患者生活的懒散、被动、社会功能下降,无事想做或无事可做的状态,提高了生活的自理能力,增加了生活信心。医院组织患者有选择性的参加一些体育活动,锻炼了患者的思维和协调性,有利于促进大脑功能的康复,使患者情绪松弛,避免沉浸在病态之中,恢复和增进患者正常的社会参与,同时,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伴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多方面来进行评价,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延长生命,更注重其生活质量。通过提供良好的诊治及康复条件,促进患者康复。医护通过综合护理能够做到理解、接纳、尊重患者,使患者感受到人格及尊严的维护,给为患者提供工作机会,提高就业率,使社会公众理解和接纳患者,营造利于患者回归社会的环境,能有效降低精神病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促进其心理康复,极大提高了患者的心理、精神及社会舒适。护士在工作中还必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掌握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提高对患者的认知能力。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干预治疗3个月后,消除了患者的孤独感、被抛弃感,患者更多的感受到亲人的关怀,改善了患者的自知力,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将精神患者当成真正的“人”对待,而不是传统意义的“精神患者”,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综上所述,观察组的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综合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更好地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1]郝伟.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2-98.

[2]国效峰,赵靖平.心理社会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结局的作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33(4):205-208.

[3]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38-241.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Your Life

WANG Yu-cui
(Department of Psychiatric, De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Dezhou 253004,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your life.MethodsWill our mental patients were 10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fifty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implement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mplementation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from 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daptation,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etc evaluation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of comparisons,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rough adopting the specific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nursing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s worth popularizing.

Mental illness;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Quality of life

R473.74

:B

:1671-8194(2013)08-0036-02

猜你喜欢

精神病心理质量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质量”知识巩固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精神病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