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析

2013-06-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产道妇产科产程

王 艳

(山东省章丘市宁家埠镇卫生院,山东 章丘 250211)

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析

王 艳

(山东省章丘市宁家埠镇卫生院,山东 章丘 250211)

目的 探讨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 40 例,均为我院 2008 年 5 月至 2012 年5 月收治的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患者,回顾相关出血因素,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结果 本组产后出血患者 40 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23 例,占 57.5%;胎盘因素致出血 13 例,占 32.5%;软产道损伤致出血 4 例,占 10%。其中子宫收缩乏力为导致出血发生的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产后出血量> 1000mL 14 例,500 ~ 1000mL 26 例。经有效处理后均治愈,无切除子宫及死亡事件发生。结论 分析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原因;防治措施

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显著提高了医疗科技水平,妇产科病死率显著下降,但产后出血引起的高危事件发生率仍占有一定比例,产后出血可诱发产后感染、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而致患者死亡,在孕产妇死亡原因中居首位,是对产妇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妊娠分娩期严重并发症[1]。分析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患者,回顾相关出血因素,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集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资料,其中产后出血40例。年龄20~38岁,平均(27.9±2.5)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均为单胎妊娠,孕周35~41周;孕次1~6次,产次1~4次,阴道分娩后2h内出血34例,分娩2h后出血6例。

1.2 方法

产后出血标准:娩出胎儿后阴道流血量在2h内≥400mL,或娩出胎儿后失血量在24h内>500mL。测量阴道分娩出血量方法:①称质量法:先对产妇所有纱质、会阴垫、产包质量称取,分别于2h和24h再重新称取上述用品重量。②容积法:羊水流尽、胎儿娩出后,直接放弯盘收集。称质量法血量+容积法血量=产后失血总量。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产后出血患者40例,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23例,占57.5%;胎盘因素致出血13例,占32.5%;软产道损伤致出血4例,占10%。其中子宫收缩乏力为导致出血发生的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量>1000mL 14例,500~1000mL 26例。经有效处理后均治愈,无切除子宫及死亡事件发生。见表1。

3 讨 论

在医院众多科室中,妇产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母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家庭幸福及社会稳定,重视产科分娩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产后出血为妊娠分娩期常见并发症,属高风险事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的保障。总结临床众多文献,并与本次研究结果结合显示,主要诱导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包括:①胎盘因素:多为胎盘粘连及滞留导致。大部分产妇有多次妊娠史、人工流产史、分娩史,对子宫内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并增加了宫腔继发感染发生率,诱导胎盘粘连及胎盘附着等异常事件发生。另外子宫在第三产程受到较粗暴的按压,过度牵拉脐带,或未合理、科学应用宫缩剂,均可使宫颈内口出现痉挛性收缩,剥离胎盘后于宫腔内嵌顿,直接影响到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力。且部分胎盘小叶、胎膜、副胎盘残留宫腔,宫腔内同时有大量血块残存,均可影响到子宫收缩,引发产生出血[3]。②子宫收缩缺乏:为首要引起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其发生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瘢痕子宫、羊水过多、重度子痫前期等,使子宫纤维牵拉过度所致。同时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纤维回缩能力较差,也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发生[4]。另外,产程持续时间过长、产妇恐惧紧张心理、疼痛、精神压力过大、子宫未良好发育、体能过大消耗等,也为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因素。最终引发产后出血。③软产道损伤:多与宫缩剂应用不当引起过强宫缩、巨大儿、急产、阴道手术助产、软产道组织弹力差、操作医师未做好阴道保护、未及时发现撕裂伤所致[5]。

表1 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的诱发因素所占比率比较(n=40)

依据上述诱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制定的针对性应对措施包括。①产前健康宣教:加强完善的产前保健工作,就孕前期、孕中期健康保健的重要性向患者及家属强调,加大计划生育宣传,以降低人工流产率,并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筛查,以重点实施产前检查。②心理干预:部分产妇过分担心胎儿,恐惧分娩过程,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心理。护理人员需加强与产妇的沟通,讲解分娩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不良心理情绪对分娩结局的不利影响,并取得家长配合,给予产妇更多关怀,增强其分娩信心,保持乐观情绪,以提高医护依从性,促进分娩顺利进行[6]。③产程干预:稳定产妇情绪,在第一产程给予镇静剂适当应用,避免产程过分延长、产妇不适。第二产程加强会阴保护,依据产妇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会阴侧切术,向产妇指导正确的腹压应用方法,提高配合效果[7]。第三产程合理应用宫缩剂,避免过早牵拉脐带,小心娩出胎盘,对胎盘完整性进行检查,若有剥离不全或大量残留情况,需及时行人工剥离或清宫,后应用收缩子宫药物,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密切观察软产道有无损伤及血肿发生[8-9]。若阴道在接产时大量出血,需保持镇定情绪,对软产道行细密检查,分析出血原因,找出出血点,采取正确止血措施处理。补充血容量,预防失血性休克,软产道有大量出血时,需及时缝合裂伤,彻底止血,有血肿情况者切开清理并行引流操作。④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了解子宫复旧情况,监测阴道出血量,做好保暖工作及预防感染。以降低恶性事件发生率。

综上,本次研究中,分析妇产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1]雷红,赵凌,孙利君.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93-1594.

[2]施芳,吴仕元.316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8):46-47.

[3]周俏苗.产后出血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 15(12):1619-1623.

[4]金秀花.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06, 21(10):1343.

[5]陈文梅.阴道分娩产后出血76例原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5):597.

[6]陈启松.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 (26):38-39.

[7]戴满花,钟敏.阴道分娩后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2012,11(4):293.

[8]廖桂花,朱炳英.产后出血的预见性护理[J].华夏医学,2005,18 (5):796-797.

[9]旋芳,吴仕元.316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8):46-47.

R714.46+1

:B

:1671-8194(2013)08-0243-02

猜你喜欢

产道妇产科产程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牛产道疾病治疗刍议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产道保护凝胶对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中软产道及盆底的保护作用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软产道裂伤致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8025例阴道分娩人群新旧产程管理下分娩及妊娠结局比较
留学生妇产科学见习课全英教学探讨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阴道分娩软产道损伤7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