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的临床观察
2013-06-23周小龙
周小龙
(吉水县白沙镇中心卫生院,江西 吉安 331614)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的临床观察
周小龙
(吉水县白沙镇中心卫生院,江西 吉安 331614)
目的 对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合并患有结石的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 84 例合并患有结石的胆囊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 42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胆囊炎伴结石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合并患有结石的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结石;胆囊炎
胆囊结石是临床普外科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胆囊切除术是目前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手段,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手术产生的创口相对较大,术后切口疼痛感非常明显,随着临床微创手术治疗观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该技术主要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等几大特点[1]。本次研究对84例合并患有结石的胆囊炎患者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抽取本次研究的84例合并患有结石的胆囊炎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6~84岁,平均51.8岁;患病时间1~10年,平均3.6年;治疗组患者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5~86岁,平均51.4岁;患病时间1~12年,平均3.9年。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胆囊炎伴结石症状治疗效果、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观察时间、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进行对比研究。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术后复查结果显示结石已被完全清除;有效: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术后复查结果显示结石仅有少部分残留;无效:症状表现没有明显好转,术后复查结果显示结石大部分残留[2]。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χ—±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 果
2.1 胆囊炎伴结石症状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后胆囊炎伴结石症状治疗效果为:13例临床治愈,18例有效,11例无效,胆囊炎伴结石治疗总有效率73.9%;治疗组患者经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后胆囊炎伴结石症状治疗效果为:17例临床治愈,22例有效,3例无效,胆囊炎伴结石治疗总有效率92.9%。两组胆囊炎伴结石症状治疗效果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胆囊炎伴结石症状治疗效果比较[n/(%)]
2.2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观察时间、出血量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50.48 ±5.09)min和(31.78±4.63)min,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住院观察时间分别为(7.47±1.32)d和(5.26±1.04)d,住院观察时间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95.47± 13.28)mL和(88.41±9.74)mL,术中出血量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观察时间、出血量情况比较
3 讨 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一种对胆囊进行切除处理的微创外科技术。该项手术治疗技术主要具有以下优点:①手术操作时间短、产生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将患者的腹直肌切断,切口疼痛感相对较轻。②手术的操作部位主要局限在患者的右上腹部,术后出现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③切口的外观更加理想,患者接受起来更加容易。④手术可以在全程直视状态下进行,在手术操作出现一定的困难时可以适时对切口进行延长处理,保证手术操作能够安全完成。⑤手术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昂贵设备,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能性更大[3]。
[1]李玉群.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治疗胆结石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7):213-214.
[2]吴雄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3):149.
[3]姚熙鸣,涂杰.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伴结石73例[J].山东医药,2010,50(18):101-102.
R575.6+1
:B
:1671-8194(2013)08-02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