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3-06-23琼刘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躯体总分障碍

吴 琼刘 畅*

(1 吉林省长春市心理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

吴 琼1刘 畅2*

(1 吉林省长春市心理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 调查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对 60 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和 60 名正常者进行测评。结果 患者组WHOQOL-BREF 评分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总的生活质量、总的健康状况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即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活质量较健康对照者差,差异性非常显著(P< 0.01)。患者组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总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领域、环境领域 3 个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5 或 0.01)。结论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社会支持度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应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躯体形式障碍;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SD)[1]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尽管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师的解释,均不能消其疑虑。即使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疾病,其严重程度也远远不足以解释患者感受到的痛苦和焦虑;患者长期处于病态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同时这类患者也是医疗服务的高消费者,导致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为进一步了解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对在我院就诊住院患者进行相关调查,旨在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组为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长春市心理医院的住院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为:①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标准;a.年龄在18-70岁,性别不限;b.小学以上文化程度;c.无精神分裂症、酒精和药物依赖史,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d.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e.取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后方可入组。符合上述标准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60例。②对照组来源于长春市心理医院职工及健康志愿者。选取年龄、性别、职业、婚姻、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60例。两组间以上各项及职业、文化程度和性格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uestionnaire Quality of Life Brief Questionnaire,WHOQOL-BREF)包括四个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领域得分按正向计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领域得分通过计算其所属条目的平均分再乘以4得到。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2]由肖水源教授编制。共由l0个条目组成,分为总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对两组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进行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WHOQOL-BREF测评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生活质量的比较(χ—±s)

比较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者WHOQOL-BREF评分,结果显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总的生活质量、总的健康状况及WHOQOL-BREF总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即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活质量较健康对照者差,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其中在疼痛与不适、精力与疲倦、睡眠与休息、行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积极感受、注意力、自尊、消极感受、精神支柱、个人关系、社会支持、性生活、社会安全保障、对医疗的依赖性、休闲娱乐活动和环境方面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但在对居住环境、经济来源、交通条件、获取新信息的能力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评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评结果比较(χ—±s)

两组在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总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患者组缺乏社会支持且对获得的支持不满,又不能很好地利用社会支持。

2.3 患者组WHOQOL-BREF评分与SSAS评分的相关性

见表3。

表3 患者组WHOQOL-BREF评分与SSAS评分的相关性

患者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领域、环境领域3个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心理领域维度与社会客观支持不呈显著正相关(P>0.05)。当遇到心理的冲突和矛盾时,无法有效地缓解冲突和矛盾,将情绪以躯体不适的形式表现出来,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常人。

3 讨 论

生命质量是一个与健康有关的多变量指标,涉及的内容广泛而综合,是指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Aigner[3]等研究发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在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WHOQOL-BREF总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尤其是在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Garcia Nunez[4]等调查发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在心理领域明显下降。本研究显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无论是结果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总的生活质量、总的健康状况及WHOQOL-BREF总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即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活质量较健康对照者差。国内研究人员董丽平等[5]发现患者组的经济状况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提示入组患者的经济状况与生活质量不相关。考虑与能接受心理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经济条件较好相关。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研究已得到证实[6-7]。本研究显示,患者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分均呈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显著低于正常人群。患者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领域、环境领域3个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在临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医师更应注重心理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生活经历、有无重大创伤事件及应付方式等社会心理因素,完善患者的家庭功能,促使患者能够充分得到家庭成员的认可和有实效的帮助;帮助患者寻找并建立来自家庭之外的支持系统。如:朋友、同事、宗教和党政团体、社区公益活动等。而且要帮助患者提高主观支持,学会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来切实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有效的缓解患者心理的矛盾冲突,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能对性别、文化、职业、性格、婚姻、防御机制等因素进行相关研究。入组患者入院前多经过综合医院诊治,缺乏相应的心理治疗,导致对本病诊断和治疗的延误。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发病早期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利用度需进一步的研究。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心理医生杂志社,1999:109-131.

[3]Aigner M,Forster-Streffleur S,Prause W,et al.What does the WHOQOL-Bref measure? Measurement overla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in chronic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 [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idemiol,,2006,41(1):81-86.

[4]Garcia Nunez D,Rufer M,Leenen K,et al.Quality of life and alexithymia in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J].Schmerz,2010,24(1):62-68.

[5]董丽平,胡波,孙圣刚.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21-24.

[6]张虹,陈树林,郑全全.高中学生心理应激及其中介变量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9,6(22):508-51l.

[7]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等.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2000,14(4):258-260.

R749.92

:B

:1671-8194(2013)08-0222-03

*通讯作者:E-mail:Liuchang1223@126.com

猜你喜欢

躯体总分障碍
现在干什么?
跟踪导练(四)2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