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2013-06-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氯沙坦比索洛尔

于 捷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 营口 115007)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于 捷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心内科,辽宁 营口 115007)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 BNP 变化。方法 患者 78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氯沙坦组)38 例,治疗组(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组)40 例,治疗后 6 个月,分别观察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径 LVEDd、N 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LVEF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LVED、NT-proBNP 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组能显著改善 CHF 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好。

慢性心力衰竭;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N端脑利钠肽前体;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表现,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2005年心力衰竭指南中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ARB)治疗价值进一步提高。本文分析应用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其明显改善CHF患者的症状,提高其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改善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选择心功能II-IV级(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由不同诱因导致病情加重。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ACC/AHA指南的诊断标准,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射血分数(LVEF)<40%,和(或)左心室舒张末径>55mm。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冠心病38例,扩张性心肌病20例,高血压心脏病20例。排除:窦性心动过缓、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糖尿病、严重心脏瓣膜病、肝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肌炎、急性左心力衰竭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5.5mmol/L,已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对其过敏。随机分为对照组(氯沙坦组)38例,其中心功能II级16例,心功能III级16级,心功能IV级6例,治疗组(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组)40例,心功能II级16例,心功能III级17级,心功能IV级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硝普钠微量注射泵依据血压情况持续泵入、一般治疗给予休息、限盐、利尿剂及强心剂治疗等,3~5d症状缓解后,对照组(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默沙东有限公司生产)25mg/d口服,1周后增加剂量50mg/d;治疗组(氯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加用比索洛尔口服,初始剂量1.25mg,每日一次,临床观察3~7d,如无不良反应,以后根据患者心力衰竭控制情况及耐受程度逐步增加剂量,每次增加1.25mg,1~2周1次,最大剂量7.5mg,每日一次。设定患者心室率安静状态下60~80次/分,同时维持收缩压>90mmHg为目标治疗量,治疗过程中未达到目标剂量,以患者最大耐受量为限,若不适心率<50次/分,或血压<90mmHg应及时减药或停药,密切观察心力衰竭症状、心率(律)、血压及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观察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径LVEDd、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应用酶联免疫标记法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NT-proBNP试剂盒北京尚柏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1.3 疗效判定

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价。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症状、体征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心功能无改善:心功能无改善,病情恶化或死亡。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χ—±s),两均数间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n,%)]

2.2 心功能指标

治疗6个月后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NT-proBNP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不良反应

无一例因不良反应停药,两组电解质、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治疗组3例患者服药后感轻微头晕、恶心,心率、血压正常范围,继续应用1周后逐渐消失。2例患者当比索洛尔剂量加至7.5mg/d时病患无不适临床表现,但心率下降至50次/分以下,收缩压>90mmHg,当剂量降至2.5mg后,心率逐渐恢复。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VEF、LVED及NT-proBNP比较

3 讨 论

脑钠肽(BNP)主要由心室分泌的脑钠肽前体裂解而来,血BNP水平随着CHF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BNP前体在释放到血液之前降解为等量的有活性的BNP和无活性NT-proBNP,其中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有助于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测定NT-proBNP水平从而反映CHF患者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治疗有效的患者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检测也有帮助,是最好的评价心力衰竭预后的神经激素标志物,BNP是唯一的独立预测因子[1]。

2005年CI-BIS-III与COMET的结论,即在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中首先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不次于首先应用ACEI。而两药合用对心室重塑的逆作用效果最佳,也很安全[2]。

氯沙坦是新一代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可直接抑制心脏局部血管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并间接抑制心脏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延缓心肌重构。比索洛尔作为第2代β受体阻滞剂具有高度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作用[3]。具有较强的上调β1-受体、抗氧化、抗缺血、抑制细胞坏死/凋亡、降低左心室重量以及逆转左心室重构等作用,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已作为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一线备选药物,对β1-受体阻滞剂比美托洛尔强7~10倍[4]。它无内源拟交感作用,通过抑制被激活RAAS减少肾上腺素和加压素分泌,与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有协同作用,降低血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减轻心脏后负荷;可有效抑制儿茶酚胺的基础分泌和刺激后分泌,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能逆转β受体下调,恢复心脏对β受体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心肌收缩力;阻断β受体,抑制交感神经活性,防止致命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心血管事件发生减低死亡率;改善心肌顺应性,延迟心脏和血管重构,改善心功能[5]。本研究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左室舒张末径容量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NT-proBNP明显减少,不能耐受ACEI的心力衰竭患者ARB尤其适用,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1]任节,段宝祥.脑钠肽与心力衰竭[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10 (2):127-129.

[2]王瑾,付研.氯沙坦早期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8):570-573.

[3]王丰.比索洛尔治疗清晨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 2008,35(15):48.

[4]张同欣.比索洛尔对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7):488-490.

[5]董守仁.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J].中国实用医刊, 2009,36(13):77-78.

R541.6

:B

:1671-8194(2013)08-0206-02

猜你喜欢

氯沙坦比索洛尔
阿司匹林、拉贝洛尔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普萘洛尔修复即刻消退产生的二次创伤*
琥珀酸美托洛尔的核磁共振波谱研究
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心病临床观察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
谁为啤酒买单
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对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抗氧化作用分析
2014年4月墨西哥米却肯州油梨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