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评价的临床价值
2013-06-23易永忠夏润生林晓清
杨 昭 钟 梅 易永忠 夏润生 林晓清
(萍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B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评价的临床价值
杨 昭 钟 梅 易永忠 夏润生 林晓清
(萍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B超科,江西 萍乡 337000)
目的 对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 2009 年 11 月至 2012 年11 月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患者病例 46 例和同期收治的非缺血性脑血管病者 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展开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 采取颈部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进行检查可及时发现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且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关注。
颈部血管彩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饮食结构也因此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病死率等逐年增加,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曾有研究指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占脑血管疾病的70%~80%左右,且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非缺血性脑血管者展开了颈部彩超检查,并对比分析了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患者病例和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抽取其中的46例和5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中包括有男32例,女14例,年龄45-78岁,平均(57.8± 13.6)岁;后者中有男33例,女17例,年龄44~79岁,平均(56.6± 14.3)岁。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展开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观察指标包括:颈部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颈部动脉狭窄检出率等。
1.2.2 检查方法
检查过程中所用仪器为GE-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所用探头频率为10MHz,患者平卧位,对颈部进行充分暴露,并在颈下垫一软枕,头偏向一侧,沿颌下角、锁骨上角、枕后角及胸锁乳突肌前缘的顺序展开全面的扫查,并对颈总动脉内径、颈外动脉内径、颈内动脉内径、椎动脉内径、血流频谱、椎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壁厚度等进行常规探测。对血管是否存在狭窄以及斑块形成、斑块粥样斑块的厚度、斑块的部位、数量、回声情况等进行仔细观察,并对狭窄程度进行计算,将狭窄分成血管闭塞、重度狭窄、中度狭窄、轻度狭窄四个等级[2]。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颈部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
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46例患者全部检出颈部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100.00%,其中包括软斑块6例(13.04%),硬斑块者26例(56.52%),混合斑块者14例(30.43%);对照组中共有8例检出颈部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6.00%,且均为软斑块。显然观察组颈部动脉斑块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
2.2 颈部动脉狭窄检出率
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检出颈动脉狭窄者28例,检出率为60.87%;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狭窄者5例,检出率为10.00%。显然观察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比较结果统计
3 讨 论
曾有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因此有效预防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动脉粥样硬化为血管内膜下发生炎症的一个过程,炎症反应会导致斑块内胶原蛋白溶解,从而使斑块破裂的危险性得以增加。并且,如果斑块内滋养血管发生破裂,会导致动脉管腔闭塞的发生[3]。本次研究中出于对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的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展开了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全部存在明显的颈部动脉粥样斑块,且以硬斑块发生率最高;本组共有28例患者检出颈部动脉狭窄,且以中度狭窄发生率最高。由此可知,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和颈部动脉狭窄的准确性较高,这对于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1]唐春雷.颈部血管彩超和经颅多普勒对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的评价[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26(3):4-5.
[2]王拥军.应加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47(5):257-258.
[3]韩文芬,孙长坤.颅内外血管狭窄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J].北京医学,2006,28(8):464-466.
R743.33
:B
:1671-8194(2013)08-0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