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外语界磨蚀理论研究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013-06-22陈爱民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理论

陈爱民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简称“语蚀”),或称为语言耗损,语言流损,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被认为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对语言磨蚀的系统研究在国外起源于1980年宾西法尼亚大学召开的语言技巧流损会议,在这次会议后,语言磨蚀研究已经被确立为语言研究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新领域(de Bot&Wel tens,1995),历经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然而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磨蚀理论的应用研究却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外语教学方面,有关磨蚀理论的应用研究相比与之互为逆过程的语言习得研究来说尤显不足。鉴于此,本文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系统分析目前国内学者对外语教学中磨蚀理论的应用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对磨蚀理论的应用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唤起国内外语教学研究者对该理论深入研究的热情。

一、中国外语界磨蚀理论研究概况

国际上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历经40多年的蓬勃发展,构建了完善的描述二语习得过程和解释二语习得特征的理论体系。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晚了10年,也已经历3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说语言习得研究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基础。相比之下,对于语言习得的逆过程——“语言磨蚀”领域的研究,在国际语蚀研究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国内的相关研究就显得相对冷清,直到近几年,国内一些学者(钟书能,2003;蔡寒松,周榕,2004)才开始引介国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语言磨蚀现象的研究范畴较广,多采用跟踪、观察、记录、测试等手段的实证性研究来描述语言使用者对某种语言或语言的退化的规律(Bahrick,1984;Weltens,1989;Moorcroft & Gardner,1987;Grendel et al,1996;Al-Hazemi,2000.etc.)。而目前国内研究多限于综述文献(蔡寒松、周榕,2004;倪传斌,2006;杨晋,2006),实证性研究才刚刚起步(曹鸿娟,2007;李艳红,2008;倪传斌,2009a,2010;刘巍2010等)。

研究内容集中于以下方面:影响或导致磨蚀产生的原因(包括受蚀前英语水平、受蚀时间、受蚀后与受蚀语的接触程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以及社会情感因素、读写能力等);语言的不同层面的不同受蚀程度(语音、词汇、形态、口语、读写等);语蚀研究的方法论,语蚀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或教学实践等。实证性研究主要涉及词汇受蚀研究;情感因素、性别差异对语言磨蚀的影响;抗磨蚀教学改革实验。

其中,倪传斌等人对外语磨蚀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引介和梳理。倪传斌(2007)将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界定为:诱发因素的归一性、发生机制的生理性、受蚀个体的独立性、受蚀对象的选择性、磨蚀过程的回归性、磨蚀速度的非均衡性、表现形式的隐匿性和再学习的优越性。即外语磨蚀是发生在外语学习结束后,由外语使用减少或停止所诱发的一种生理性的语言能力减退现象,这种语言能力的减退仅影响受蚀者本身,不会通过交际影响到其他受蚀者。此外,受蚀者的外语磨蚀表现虽然存在一定的隐匿性,磨蚀的速度也不均衡,但其外语语言体系的磨蚀却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受蚀对象受规则控制,而且有些语言成分的受蚀顺序还表现出明显的回归倾向。

王湘云(2011)总结了造成语言磨蚀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影响磨蚀的内部机制包括态度和动机,文化程度,与目的语接触频率,而语言使用者所处的目的语文化氛围及其他语言的干扰等因素作为外部机制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他还探讨了语言磨蚀在磨蚀程度、磨蚀对象的选择性、磨蚀速率和磨蚀顺序上的规律性。

二、对我国外语教学研究中语言磨蚀理论应用情况的统计调查

(一)研究范围

我国语蚀研究沿用了van Els(1986)的分类标准。按照发生磨蚀的语言和磨蚀环境两个维度,即一考察流损语言:是一语还是二语在磨蚀?二考察磨蚀环境:是在一语环境下还是在二语环境下发生语言磨蚀的?依此确定了磨蚀的四种情况为:母语环境下的母语语蚀、二语环境下的二语语蚀、母语环境下的二语语蚀、二语环境下的母语语蚀。

在外语教学的研究中,人们最关注的是母语语境下的二语语蚀,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母语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指汉语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在搜索中曾得到两篇文章,其讨论对象是汉语环境下的少数名族双语教学,非特指英语,虽未收纳在本文统计结果中,但其借鉴的理论成果与本文研究对象是一致的。

虽然磨蚀理论是国内近几年新兴的研究热点,但搜索时仍将时间范围定于1979年—2011年,以免有所遗漏。考虑到国内学术研究成果主要刊载在期刊论文上以及期刊论文能更及时、更全面地反映各领域研究最新态势的特点,本研究的统计范围暂不包括相关论著以及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样本

本文的研究样本取自于中国期刊网(网址是http://www.cnki.net/index.htm)。该网收录了国内7000多种期刊的电子稿,其覆盖范围广、文本更新速度快,是目前国内学术研究较常用的权威数据库。笔者采集样本时并不局限于外语类杂志或核心期刊,而是尽可能最大范围地采集样本,力求尽量全面地搜索所需文章,检索了该库收录的1979年至2011年间所有期刊,先使用全文检索关键词“磨蚀”/“耗损”/“损耗”/“流损”/“语蚀”,然后通过检索“二语”/“语言”/“外语”/“教学”进行二次筛选,从所有包含磨蚀理论的论文中挑出与外语教学有关的论文。这样检索覆盖率较高,以求对磨蚀理论与外语教学研究的结合情况有个较全面的统计调查。经检索筛选,本次研究调查的样本共计77篇文章。

(三)样本分类及统计调查

笔者对采集的样本进行了多角度的分类分析。

首先统计了自语蚀理论引进我国以来相关论文的发表时间和数量,见表1。统计表明2003至2007年5年间所发表的语蚀理论研究论文13篇,占所发表论文总数的19%;而2008至2011年所发表的论文达64篇,占总数的81%,大约是前5年的4.9倍,由此可见我国外语界对磨蚀理论的研究从08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见图1。(受到本文调查时间和数据库更新的限制,2011年的数据只统计至7月,仍已达到09年全年发表总量。)

表1 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语蚀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数量统计

图1 我国外语界磨蚀理论研究文章发表数量走势图

分析上述文章的作者分布,包括第二、第三作者等所有作者在内,参与发表文献的作者共有107人次,其中不计算重复,共有82人参与,其中出现9次的有1人(倪传斌),出现5次的有1人(李艳红),出现3次的有3人(邹晓燕,张宇环,刘治),出现2次的有7人(胡敏,李旭奎,杨连瑞,马靖香,潘克菊,关丽娟,夏常利),出现1次的有70人。若只统计第一作者,仅发表过1篇论文的作者有58人,占所有第一作者数量的75.3%,远远超过了用于描述文献作者分布规律的洛特卡定律的60%临界值(邱均平,2000),这说明国内语蚀研究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研究队伍。发表3篇以上的人数有4人,发文数量最多的是倪传斌(共9篇),遥遥领先于其他的作者且都刊载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可以说是该领域的领头羊。

进而借鉴高一虹等(1992)有关研究方法分类的标准,根据是否在磨蚀理论指导下进行了相关的教学实验、问卷调查或个案研究区分了实证类和非实证类。调查结果为实证类研究13篇,非实证类为64篇,差异显著。见图2。

图2 分类统计

笔者同时对样本所研究的领域和内容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两大类:1.外语教学中的语蚀理论的宏观研究;2.语蚀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的微观研究。两者在研究数量上有显著差别,见图3。其中第一类——外语教学中的语蚀理论的宏观研究占大多数,共53篇——主要包括两方面:1)语蚀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2)运用语蚀理论改革课程设置。

图3 分类统计

第二类——语蚀理论在外语教学应用的微观研究——共24篇,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对这部分样本做了大致划分,共分7类。具体划分出的领域见图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任何文章都不会是百分之百单独属于某个较小的领域,有些文章在某种程度上跨越了几个领域,如刘巍(2010)就英语水平与学习动机对词汇的磨蚀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该研究跨越了磨蚀影响因素和词汇受蚀程度两个领域,为了方便操作,我们以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即英语水平和学习动机两个因素对磨蚀的影响——为划分标准,将其归为第一类。

图4 国内外语教学中磨蚀理论微观研究分类统计图

最后我们根据研究文章是否刊载在语言学类或外国语类核心期刊上而做出了统计,结果发现其中符合条件的论文有14篇,占总量的21%,分布情况见下图5。

图5 分类统计

这里是以《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8年北京大学版)分类表为准,语言学类核心期刊包括《语言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等18本期刊(由于其他期刊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关度十分有限,这里不再逐一罗列),外国语类核心期刊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现代外语》、《外语界》、《外语学刊》、《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俄语教学》等13本期刊。结合上文表1统计的发表时间,仍以08年为时间分界线对比其前后核心期刊文章刊载,分别为6篇和8篇,占同期发表总量的46.2%和12.5%,这说明,国内研究者对该领域的重视在08年后虽然有明显提高,文章质量却不升反降(如将统计范围扩大到本目录收录的所有中文类核心期刊,则符合要求的达到20篇,刊载量在08年前后的分布为8篇和12篇,分别占同期发表总量的61.5%和18.7%,表现出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将核心期刊与高质量、高水平划等号,但上面的数据还是能够反映出一些问题:08年以后该领域研究的绝对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文章质量的增加,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出现了更多的低水平重复劳动。下节将对此进行更具体的分析。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可以了解近年来我国外语界语蚀理论研究的现状,对统计结果稍加审视,就不难发现,国内有一批学者加入了该领域的研究并且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该领域的研究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宏观研究占多数,微观研究不足

当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是把语蚀理论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来介绍或讨论,主要是对二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和几个著名假说——如激活阈值假说(Activation Threshold Hypothesis),干扰假说(Interference Theory)和处理资料减少假说(Reduced Processing Resources Hypothesis),回归假说(Regression Hypothesis),语言特征假说等——的引介;或宏观地探讨该理论的某一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指导意义,观点结论重复严重,多数仅在简单套用国外研究成果。语蚀的定义也比较模糊,学科界定不清,和记忆理论的区分不够明确。另外,对影响语言磨蚀的因素的微观研究相对不足,结合某一角度的纵深研究就更缺乏了,大多数只是泛泛而谈,未见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技能教学结合的研究寥寥无几。

相比国外语蚀研究的丰硕成果,我国的相关研究显得相当冷清,鉴于我们的研究背景是汉语环境的外语磨蚀,母语和二语差异更加显著,生搬硬套国外现有研究成果显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特有国情,因此需要积累更多微观研究成果。如果微观研究贡献不足,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宏观理论,有效指导现有外语教学,进而形成影响、支撑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强有力依据。反之,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微观研究成果,才能有效地促进外语教育政策制定,避免政策的朝令夕改和资源的重复浪费,早日改变我国外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局面,其重大的教育经济学意义不言而喻。

(二)实证类研究占极少一部分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就是实证类研究很少,总共只有13篇。这其中有的是对语蚀发生的原因、严重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有的是用语蚀理论直接指导英语教学,如采用一些教学手段对某项技能进行了抗磨蚀的教学实验。前者无疑是我国学者对语蚀理论应用研究的有效探索,而后者的研究价值就相对有限了。首先,缺乏具体可行的理论实践结合方法,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证明一组学生的能力和另一组的抗磨蚀程度之间的关系,这种推论是否有效本身就值得质疑;其次,此类研究仅简单描述实验过程,对研究的信度、效度控制缺乏深入探讨;再次,此类研究建立在对国外成果全盘接受和简单复制的前提下,缺乏批评继承精神。

实证类研究的匮乏,除了我国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局限外,磨蚀理论的研究耗时较长,难度较大,大多数人不愿意“依靠费时费事的纵深个案研究法”(钟书能,2003:68)也是重要原因。

(三)语蚀理论应用研究的领域分布不够全面

语蚀理论已经应用到了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但研究的领域分布不够全面。国内学者对影响磨蚀的因素探讨较多,目前已经探明的影响磨蚀的因素主要有8种:磨蚀前外语水平、受蚀时间、与受蚀语的接触、年龄、外语习得方式、社会情感因素和读写能力(倪传斌,延俊荣,2006)。当前国内研究已涉及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曹鸿娟,2007;张宇环,2009,2010),性别(倪传斌,2009b;于中根等,2010),情感因素(李清源,魏晓红,2007;倪传斌,2010)。但国内目前有关各因素间交互作用对磨蚀的影响研究还是空白。语蚀理论与技能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也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限于词汇教学(李艳红,2008;刘巍,2010;袁德玉,2011;李旭奎,任慧钦,2011等)和听说教学方面(黄平,马志燕,2009),其他领域罕有涉足。

在未来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是否能对其他语言层面如句法,其他影响磨蚀的因素如读写能力,甚至对尚未探明的影响因素——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认知风格、智力、学能等)——开展一定的研究?另外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如年龄和读写能力,社会情感因素与接触方式等——对外语磨蚀的影响目前也是研究空白。目前的研究更多局限于“现象的描述”和“内省式的理论推测”(倪传斌,延俊荣,2006:63),在测量工具和手段的优化方面,我国的学者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研究结论雷同,缺乏批判继承精神

调查还表明,国内目前谈语蚀理论对外语教学启示的宏观研究类文章过多,多数是对国外研究结论简单照搬,拿来主义,缺乏批评继承精神,结论大多雷同,集中在鼓励后续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完善评估方法等方面。其次是一手素材匮乏,实证研究成果太少,部分实证类文章只能勉强算得上实证研究,因其简单套用理论,生搬硬套,得出的研究结果价值十分有限。个别文章甚至存在一稿多发的现象,这固然与国内学术界的制度漏洞有关,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该领域当前研究缺乏新意的尴尬。

基于关键阈值假说的探讨不少,现在已经探明的关键阈值有:ALTE量表上的B2级、FSI量表和ILR的三级(S3或Level3)或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CTFL)语言水平测试量表的优秀级,即认为语言终极水平超过这一关键阈值的学习者就基本定型不易受蚀(倪传斌,刘治,2007:30)。目前国内研究尚未明确超过“关键阈值”所需的外语终极水平究竟如何对应我国现有外语评估体系的要求,有学者认为超过“关键阈值”大约相当于我国大学英语考试的六级水平(CET-6),但仍是基于理论推测,并没有相关研究实际测量达到六级水平后外语学习者的磨蚀是否较小,另外,针对口语水平的要求又该如何描述?这是一个研究难题。

四、结束语

语言磨蚀与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语言磨蚀的缺失对于外语教学是有失偏颇的,它应该跟语言习得一样受到重视,国内语蚀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为研究语言习得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新途径,借助语蚀研究,方可窥得语言学习过程的全貌;其次,在我国的汉语环境下考察外语的磨蚀,可以检验国外现有的语蚀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再次,研究语言磨蚀不但为语言规划和语言教学政策提供经验性基础,而且对外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有重大的影响;最后,找出评估和弥补外语磨蚀的解决办法,才能为语言课程和学习方法的中长期效果评估找到更有效的办法,考察外语教学的真正效果。

综上所述,与磨蚀理论有关的研究对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际效果的提高有重大启示作用,预期将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界研究的又一高潮,然而目前的研究热度仍有待提升。本文通过调查、梳理近年国内同仁对语蚀理论的研究成果,分析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空白,旨在抛砖引玉,唤起大家对这个外语教学研究新热点的充分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兴趣,以期产生更系统、富有价值的后续研究成果。

[1] Al-Hazemi,H.A.Lexical attrition of some Arabic speaker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A case study of word loss[J].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2000,(12).

[2] Bahrick,H.Fifty Years of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Implications for Programmatic Research[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4,(68):105-118.

[3] de Bot& Weltens.Foreign language attrition[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5,(15):151-166.

[4] Grendel,M.,Freed,B.,Weltens,B.& de Bot,K.1996.Attrition of French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S:A comparative study.Presented at the 1996 Annual AAAL Conference,Chicago,USA.

[5] Moorcroft,R.,& Gardner,R.Linguistic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Loss[J].Language Learning.1987,(37):327-340.

[6] van Els,T.An overview of European research on language acquisition[A].In B.Weltens,K.de Bot,and T.van Els(eds.).Language Attrition in Progress [C]. Dordrecht: Foris Publications.1986.

[7] Weltens,B.The Attrition of French as a Foreign Language[M].Foris Publications.1989.

[8] 蔡寒松.语言耗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4):924-926.

[9] 曹鸿娟.从外语磨蚀的角度分析“年龄小优势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56-460.

[10] 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2):8-16.

[11] 黄平,马志燕.语言磨蚀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5):91-92.

[12] 李清源,魏晓红.情感因素在外语流损中的作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10):74-75.

[13] 李旭奎,任慧钦.国内外二语词汇损耗研究述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3):112-116.

[14] 李艳红.2008.英语词汇磨蚀的词频与终极外语水平的相关分析[J].外语教育(6):425-431.

[15] 刘巍.英语水平与学习动机对词汇磨蚀影响的实证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4-80.

[16] 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1):43-48.

[17] 倪传斌.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09a,(5):179-185.

[18] 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性别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b,(4):1-5.

[19] 倪传斌.情感因素对外语磨蚀群体目标语接触量的影响——基于数据挖掘的建模与分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26-32.

[20] 倪传斌,刘治.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基本目标水平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28-31.

[21] 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06,(1):50-54.

[22]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六)第六讲文献信息作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06):475-478.

[23] 王湘云.论语言磨蚀机制与模式[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3-138.

[24] 于中根,Chan Swee Heng,Ain Nadzimah Bt Abdullah,Bahaman bin Abu Samah,Yap Ngee Thai.外语能力磨蚀的性别差异初探[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7-101.

[25] 袁德玉.大学高年级学生英语磨蚀的词汇表征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49-151.

[26] 张宇环.“语言磨蚀”与我国外语学习者的低龄化[J].皖西学院学报,2009,(12):114-117.

[27] 张宇环.语言磨蚀与认知因素对我国学龄前儿童外语学习的影响[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5):111-112.

[28] 钟书能.语言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1):66-70.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