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茶叶行业健康发展 中茶肩负着无可推卸的责任:访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大川

2013-06-21唐鸿

茶博览 2013年2期
关键词:大川茶园茶叶

让茶叶行业健康发展 中茶肩负着无可推卸的责任:访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大川

“在人类社会,无论科技发展到什么阶段,人类对于饮食的需求是不会改变的。茶叶在饮食种类当中具备了色香味的综合体验,而且,茶不仅仅是饮食上的需求,还是精神文化层次上的需求,这个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至少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当中没有改变。”无疑,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大川在采访伊始的这番话,道出了他对茶业行业未来稳步发展的坚定的信念。

茶叶种植、生产与加工应该由市场供需关系来调节,政府应有计划地进行指导与支持,而不是简单的盲目扩大茶园面积、提高产量。

赵大川是有底气说这番话的。作为中粮集团的成员企业,连续四年位居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之首,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茶,下同)2012年的销售总额约 14亿,相比上一年增长了近20%。而就在这一年,记者在国内茶业领域所了解到的,是更多的茶业企业主和经营者们在艰难地坚持着。他们将之比喻为茶叶行业的寒冬,他们有很多困惑:接下来,寒冬什么时候才能过去?接下来的路,我该怎么走?

对于2012年茶叶企业和经营者们面临的困境,赵大川说:寒冬的比喻,可能更多地是与经济环境因素挂钩,跟茶叶市场收藏需求降温有关。一些高档的用于投资类型的茶叶,比如普洱茶的投资,前几年是温和地、健康地成长,到了近年,大家可能又看到了一些新的亮点。比如黑茶,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不仅仅是它的投资潜力,同时还有对人体起到保健作用,所以就有一些投资家把目光转到了黑茶,看到了黑茶的价值洼地,而投资品的可替代性决定了普洱茶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另外,茶的收藏和消费与经济发展速度及繁荣度也有直接联系,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对于茶的消费数量和层次也会下降,主要的资金更要投入到主业的生产与运营上。

随后,赵大川又指出第三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供求失衡的因素。他说,国家农业部种植司在参加历次行业会议时也特别强调应关注近年来一些地区茶叶种植发展速度过快的问题。一些偏远山区和贫困县,从政府的角度去推动新茶园的开发,提高茶叶产量,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一味地简单增加和发展,最终的结果不一定是富农还有可能是伤农,这在其它农产品行业上已屡见不鲜。茶叶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百姓消费能力的增长速度,没有竞争力、没有特色的茶叶就有可能无法在市场立足。2011年全国茶叶产量达到了 162万吨,较 2008年增产 44%,而茶叶的需求量却没有这样高速的增长,于是就导致了茶叶的价格下降,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销售量及收入就下降了。大部分茶园三年开采,寒冬的概念,可能还刚刚开始体现。企业经营要有销售计划才能有采购计划,有采购计划才能有生产计划。茶叶种植、生产与加工应该由市场供需关系来调节,政府应有计划地进行指导与支持,而不是简单的盲目扩大茶园面积、提高产量。

去年,农业部已经明确确定今后茶叶发展的基本思路为:到“十二五”期末,全国茶园面积将控制在3300万亩以内,即每年增加茶园面积不超过 2%;茶叶品质 80% 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二级标准以上。

未来 5——10年,中国茶行业是一个洗牌的过程。一个重新规整的过程。

记者:除了政府调控之外,国内的茶商们应该怎么做,您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吗?

赵大川:我个人认为,未来5-10年,中国茶行业是一个洗牌的过程,因为国家在发展,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传统的茶叶行业有很多是作坊式企业,全中国有近7万家茶企,牵涉到8千万茶农,一个大企业和一个农户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往往站在一个起跑线上。这样的好处是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但长远上来看,从世界的角度上来看,行业最终是要向大品牌企业集中的。中国的茶叶行业非常分散,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11年农业产值达729亿,百强企业前二十强销售总额为168.2亿,行业集中度低。未来5-10年,应该是一个重新整合的过程,会有一些大的茶叶企业从中浮现,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一些茶行业之外的企业开始投资茶业产业的原因。

随着老百姓的消费渐渐地由原来的价格导向转向品牌导向,人们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会越来越高。但现在有一些个别的茶企抱着投机和捞一把的目的,他们对行业缺乏深入了解,急功近利,这就会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希望国家能扶持一些有带动作用、有示范作用的龙头品牌茶企,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投入更多的力量关注茶叶的安全问题,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做长远性投资。

2013年中茶的战略思路

当记者问到 2013年中茶的战略思路时,赵大川详细介绍了 2012年中茶将推出“中茶•汇”的营销模式,以及已经发展三年的“中茶•世界茶园”专卖店的经营模式。“中茶•汇”是把原来分散的经销商体系重新整合,使经销商由原来经营单一的品种变为多元化品种,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而“中茶•世界茶园”专卖店是一个品牌和产品的展示中心,主要是面对中高端消费群体,突出个性化,通过现场体验和茶艺师推荐,为消费者选择合适的品种。

赵大川指出,在未来5-10年,中国的茶叶市场渠道的整合会有一个很大转变,传统的茶店不会消失,但这种多品种一站式服务的茶叶专卖店会成为更受消费者欢迎的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茶•世界茶园”专卖店和“中茶•汇”都是为了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和专业化服务,让消费者放心。这种分销体系能够降低中间环节的成本,保证茶叶的品质,最终能够让消费者得到实惠。

赵大川表示,中茶此举,也是希望能够为老百姓提供科学的专业服务。年分一年四季,人食五谷杂粮,茶分五颜六色,中医角度上人分九大体质,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比如你胃寒,就应该喝一些发酵茶,比如红茶、普洱熟茶、安化黑茶等。从茶叶的角度来说,不应该说哪个茶最好,而是说你适合什么。根据自身的需求,季节的导向,消费的能力,选择最适合你的茶叶。茶叶的产区相对集中某一个茶类,所以茶叶需要一个综合的流通,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选择。

同时,赵大川还道出了他个人的一个观点,他说:国内的茶城在全世界是一个独特的形式。现在茶城的变化趋势已经向市中心转移,由原来的专一批发功能转为批零兼营。茶城是商业地产经营模式的一种,作为开发商需要更高回报,而茶城的回报如果不如其他行业,那么茶城就可能会转型,甚至消失。另一方面,随着茶企中间的价值链和分工越来越完善,茶城的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会逐渐弱化,布局更广泛的各类商业售点会成为下一步茶企争夺的主战场。如何解决快速物流,减低流通成本,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是未来茶企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采访的最后,当记者问到中茶未来更长远的目标时,赵大川沉思了片刻,缓慢而坚定地说:“粮食与食品关系到国家安全,关系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央企要在这其中发挥作用。中茶是央企,作为茶行叶中的国家队,让茶叶行业健康发展,中茶肩负着无可推卸的责任。中茶努力打造的“中茶•汇”“中茶•世界茶园”品牌分销标准化渠道,就是希望能够为茶叶行业树立一个完善供应链环节、提升对消费者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与能力的旗帜,贡献于和谐、安康、和平的社会发展环境,改变当前标准混乱、各自为政的茶叶流通格局。无论是对于茶叶行业和消费者的责任,还是对于农民和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责任,中茶都是责无旁贷!”(唐鸿)

猜你喜欢

大川茶园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香喷喷的茶叶
便携式茶叶
双色人生
恋上你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