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2013-06-21郑永钿

中外医疗 2013年22期
关键词:化瘀肉芽糖尿病足

郑永钿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广东中山 5284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对血糖控制不良等原因,导致足部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损伤,或微血管及大、中、小血管狭窄、闭塞、血流障碍,使的糖尿病足业已成为糖尿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肢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其不仅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而且造成患者住院费用的急剧增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将糖尿病足归为“消渴”、“脱疽”范畴,气阴两虚,痰浊瘀血闭阻脉络是糖尿足发生的病机,为探讨益气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该研究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为功效的益气化瘀方治疗2011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糖尿病足 例,将临床症状、踩肱指数dex,ABI)、实验室指标评价指标相结合,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收集80例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的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足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 39~77岁,平均(61.23±10.88)岁;糖尿病病程 1~19年,平均(8.22±4.16)年;糖尿病足病程 0.3~1.6 年,平均(0.51±0.20)年;对照组 38例,男20例,女 18例;年龄40~78岁,平均(62.04±9.64)岁;糖尿病病程2~19年,平均(8.48±4.31)年;糖尿病足病程0.2~1.5 年,平均(0.46±0.18)年。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足基础治疗,包括:加强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心理调整,控制饮食,适量运动,胰岛素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选用广谱抗生素,扩张血管抗凝,换药理疗,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者予降压调脂处理,嘱患者注意糖尿病饮食,控制食物总热量;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糖尿病足基础治疗上,加服自拟益气化瘀方,基本组成:当归 10 g,白芍 15 g,桂枝 12 g,细辛 3 g,通草 10 g,丹参 20 g,鸡血藤 15 g,党参 15 g,白术 15 g,金银花 15 g,野菊花 10 g,花粉 10 g,山茱萸 15 g,龟板 30 g,甘草 3 g;1 剂/d,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①观察治疗前后患者wagner分级情况以及溃疡面积、肉芽占有率等创面评估指标;②检测治疗前后踝肱指数(踝动脉血压/肱动脉血压);③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

1.4 统计方法

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差齐的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表达,采用t检验;描述性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wagner分级情况

治疗组治疗后Ⅰ、Ⅱ、Ⅲ、Ⅳ级例数减少,0级例数增多,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Ⅰ、Ⅱ、Ⅲ、Ⅳ级例数也减少,但与该组治疗前相比,Ⅰ、Ⅱ级改善明显(P<0.05),Ⅲ、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0 级例数增多,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肉芽占有率改善情况,见表2。两组治疗后溃疡面积、肉芽占有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wagner分级情况

表2 治疗前后溃疡面积(cm2)、肉芽占有率改善情况(%)

2.2 两组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改善情况

两组治疗后踝肱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的踝肱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改善情况

2.3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改善情况,见表4。两组治疗后 FBG、P2hBG、Fib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HbA1c水平无明显改变;并且两组治疗后组间的Fib相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

表4 治疗前后FBG、C肽、HbA1c、Fib水平改善情况

3 讨论

西医治疗糖尿病足主要措施在于控制血糖、抗血小板聚集、抗感染等,但其局限性在于缺乏中医的整体观念,抗生素以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如果能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安全性好与西医治疗措施结合起来,既提高了临床疗效,并减轻了不良作用,这对于降低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率,控制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帮助[1]。中医很早就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进行论述,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对脱疽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均有详细记载,如:夫脱疽者,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素厚味膏梁,熏蒸脏腑,丹石补药,消灼肾水,房劳过度,气竭精伤,其毒积于骨髓者,终为疽毒阴疮。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认为消渴病变多发痈疽,以其内热,小便则利也,小便利则津液枯竭,津液竭则经络涩,经络涩则营卫不行,营卫不行则热气留滞,故成痈疽;由此可见糖尿病足的中医病因病机在于气阴两虚,痰浊瘀血闭阻脉络[2]。因此该研究运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功效的益气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前人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阐述。

糖尿病患者不但糖代谢障碍,而且细胞免疫和白细胞功能受损低下,研究证实在糖尿病患者中,85%的低位截肢源于严重的足部感染,相比非糖尿病患者,患同样的足部感染,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时间将大幅度延长[3]。该研究结果显示中益气化瘀方联合西医治疗组在改善糖尿病足分级、糖尿病足溃疡率等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上临床效果更加优越,这表明在治疗组在减少炎性渗出和缩小炎性浸润方面是较快和效果较好的。这可能与益气化瘀方中具有清热解毒、化瘀通络功效的中药有关。这提示我们抗感染可能是中药改善糖尿病足临床症状的机制之一;糖尿病疮周微循环的改善对于疮面的良好生长状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4],从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在肉芽占有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而疮面的肉芽主要为纤维组织和毛细血管构成,只有局部循环良好才能得到新鲜的肉芽。这也提示我们益气化瘀方可以改善糖尿病足局部病变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促进局部创面愈合的目的。大量的研究也表明糖尿病足患者均存在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并发心脑血管问题。Fib水平增高,一方面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另一方面作为炎症因子,Fib及其降解产物不仅能刺激WBC迁移和增殖,刺激胶原合成,而且可直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粘附分子表达,导致内皮细胞功能失调[5-6]。而中医本身也认为久病入络、久病留瘀,瘀血贯穿糖尿病足整个病程。而研究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踝肱指数等糖尿病血液循环相关指标方面更加优势。该研究的观察表明,益气化瘀方治疗组联合西医治疗组更能改善血糖水平,这可能是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有效机制之一。但该研究以临床研究为主,益气化瘀方究竟以何种机制发挥血糖调节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外大量文献结果多数还是停留在临床观察阶段,而现在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中药抗感染、改善循环、促进创面愈合等内在机制研究,该研究以后的重点也将集中在益气化瘀方改善局部循环和调节生长因子等方面,以期揭示益气化瘀方改善糖尿病足的多种内在机制。

综上所述,益气化瘀方联合西医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循环状态和调节血糖方面都有独特优势,下一步如加强研究益气化瘀方作用机制,则临床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1]王刚柱,李大钧,范克,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J].河北中医,2001,23(10):77.

[2]岳新.糖尿病足的分期辨证论治[J].中外医疗,2010,26(3):122-123.

[3]梁伟.清热解毒为主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4):428-429.

[4]胡光勇,李鑫,石岩.糖尿病足辩证论治中西医结合疗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0):149-150.

[5]刘梅颜,胡大一.高水平纤维蛋白原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2):1068-1069.

[6]汪玉芳,项磊,胡四平.糖尿病足从瘀论治的探讨[J].江苏中医药,2010,42(10):9-10.

猜你喜欢

化瘀肉芽糖尿病足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如何更好地护理糖尿病足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庆大霉素高渗盐水在手足外科感染性肉芽组织创面换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