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的特征和价值
2013-06-19白云
白云
【内容摘要】上个世纪初钢琴传入中国之后,一代代中国音乐家就开始了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根据中国的传统音乐进行改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这些作品既符合钢琴作品的艺术规律,又体现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和精神。文章从艺术特征的角度,对几部作品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为中国钢琴作品的研究、演奏和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古曲 中国钢琴作品 艺术特征
一、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的艺术特征
1.标题性特征
标题音乐诞生于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是注重情感的抒发,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常常为作品写上几个词语或一小段话。钢琴音乐也不例外,从那时开始逐渐有了标题作品。中国的古琴曲中,大多也都有明确的标题,虽然有的标题都是一些曲牌,但还是能够直接或隐喻地概括出作品内涵,让观众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具体地感受到作品的思想内容。所以,将其改编为钢琴作品之后,这种标题性不但得到了保留,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如《夕阳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是一首琵琶名曲,不但有音乐版本,唐代诗人张若虚还有一首十分优美的诗歌作品。黎英海在上个世纪初改编了这首作品,整个作品一共有10个小的标题,十分具有意境美感。江楼钟鼓中,描绘的是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水面上闪起了金光。月上东山,描绘的是傍晚来临的时候,一弯新月升起,月光洒在水面上,又一次泛起了粼粼波光。风回曲水中,描绘的是夜晚江风吹拂在水面上,流水的回荡声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花影层台,描绘的是江水、月色和岸边的花草交相辉映的景象。水云深处,则描绘了朦朦月色下,江水一望无际的景象。名段“渔舟唱晚”,则描绘了打鱼人辛劳一天,满载而归的场景。“回澜拍案”,是渔夫摇桨的时候,水流拍击岸边的情境。而最后的尾声,则是渔船远去,万籁俱寂。可见作者对原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然后根据要表现的内容,对标题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整个作品更像是一幅画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多声思维特征
中国传统古曲都是一条旋律线贯穿始终,但是钢琴音乐却有着丰富的层次性,能够给人一种立体的视听感受,所以,在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中,也经常使用多声部的写作技法,或者为旋律加上多变的和声,或者对旋律进行多声部处理等,这就让原来单一的音乐线条得到了丰富。例如,《二泉映月》中原来的演奏乐器是二胡,这是一种单旋律的乐器,在改编为钢琴作品的过程中,储望华为了获得丰满的音响效果,特意加入了很多钢琴伴奏部分,在他看来,原来单一的旋律线条,不足以将阿炳一生的沧桑经历充分表达出来,只有在融入新的音响之后,有了交响性的效果后,感情的起伏和变化才更加强烈。又如,根据古琴曲改编的《梅花三弄》,也是在改编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钢琴织体,引子部分,使用极低音区的八度装饰音,这种音域上的对比,刻画出了一种深邃和空旷意境。在主题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采用的是双手交叉的方法,左手在右手高一个音区里,呈现为空五度的和声,然后配合全曲中大量使用的平行四度和声进行,又获得了一种清澈明亮的效果,充分表现出了梅花的高洁和不屈。而到了乐曲的高潮部分,乐曲模仿了古琴中刮奏的手法,模仿出了梅花经过严寒的洗礼,依然傲立在枝头的姿态。在多声思维的音乐思想下,创作者充分融入大量丰富的钢琴伴奏织体,使原来较为单调的旋律线条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使作品的音乐内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入挖掘。
3.气韵生动特征
中国传统艺术中,历来都有气韵生动的说法。气是指音乐风格内涵,韵则是这种内涵在节奏、力度、音色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因为根据中国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大都有着托物言志的内涵,旨在通过对一种事物的描述,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意境。如《梅花三弄》就是对梅花的赞美。所以,中国钢琴作品中也十分注重对气韵的追求。很多演奏者演奏技术十分扎实,但往往演奏起中国作品来就变得苍白平淡,像是满腔的激情表达不出来,这就是“中气不足”。掌握好气韵的关键在于用一种气息贯通的感觉,即演奏的时候,演奏者浑身上下要有一种绵绵不绝的气息,能够满足乐曲中各种情绪的变化的需要,特别是当音乐处于无声状态时,要用气息将前后连接起来,达到一种绵绵不绝的效果。
二、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1.奠定了最初的创作基础
钢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舶来品,在有了一定的群众接受基础之后,中国音乐家开始了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而在创作之初,模仿和借鉴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这也符合事物的认知发展规律,所以对原有的素材进行改编,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对古曲的改编,能够为各种技术探索提供一个平台,因为作者本身对属于民族音乐的古曲是十分熟悉的,在改编的过程中,能够更得心应手,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作技巧,同时也为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作为一门外来艺术,将其民族化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民族化的渠道是什么?作为钢琴艺术来说,将民族音乐改编为钢琴曲,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当接受者发现原本熟知的曲目在钢琴的演绎下获得了全新艺术效果的时候,也就从客观上拉近了这门乐器和人们之间的距离。所以,中国今天钢琴事业发展成就的获得,无论是从创作技术方面还是钢琴的普及方面,这些古曲改编的作品都功不可没。
2.推动了钢琴艺术在中国的普及
钢琴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逐渐在一代代音乐家的共同努力下走向繁荣,很多钢琴演奏家在国际舞台上获奖,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是与之不相符的是,钢琴艺术的普及程度一直都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这与人文环境、审美习惯等客观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民族音乐是以单声思维为主,钢琴艺术以多声思维为主,而且因为人口众多,民众之间的艺术修养差距较大。所以,当他们接触到钢琴时,其心理机制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联想,如果钢琴旋律是他们较为熟悉的强调,他们就会有一种亲近之感,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到对作品的欣赏中。旋律是作品的灵魂,多数中国欣赏者就是凭借自己熟悉的旋律而顺利进入一种欣赏和体验的状态,这无疑是钢琴艺术普及和传播的基础。
3.丰富了传统的钢琴演奏技法
将古曲改编为钢琴作品,存在着一个钢琴化的问题,即改编之后,能否适合钢琴演奏?因为钢琴和中国的传统乐器,无论是从形制还是律制上,都有着本质的不同,钢琴属于键盘类乐器,采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中国乐器多为弦乐器和弹拨乐器,采用的是五度相生律,这就使古曲在改编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也恰恰指出,作曲家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充分表现了中国古曲中的滑音、装饰音及音乐韵味等。作品中有了表现之后,就需要有相应的技巧去表现,配合作品的需要,在演奏中出现了挑、刮、拂、扫等多种全新的演奏技法,不但充分满足了作品的表现需要,也为钢琴演奏技巧的扩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扩展了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
既然是一种改编,就意味着新的审美价值的出现,这也是中国钢琴作品改编或创作一直秉承的理念。如《二泉映月》,原来是二胡单旋律的线条流动,改编为钢琴作品之后,各种伴奏元素有机融入,使作品丰满起来。原来的二胡作品,受制于时代环境的限制,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情绪都处于一种隐忍的状态,但经过改编后的钢琴作品,则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原曲中的各种情感得到了痛快淋漓的抒发,使其成为具有交响性的史诗般作品,所以,这种改编并不是单纯的移植,而是倾入了创作者的心血,使之具有了新的审美价值和韵味。钢琴传入中国的过程,也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一直持续的,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作品,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改编出来的作品,既要符合钢琴作品的一般规律,也要体现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在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融合上、传统性和现代性的融合上,仍然是一条不断在探索的道路,尽管如此,古曲改编的作品,还是呈现出了巨大的价值和意義。
综上所述,中国钢琴作品经过百年发展,目前已经有了相当数量和质量上的积淀,成为了中国钢琴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代表,很多曲目至今还在广为流传。改编成钢琴曲之后,无论是对钢琴音乐本身,还是对民族音乐的传承,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
[2]童道锦,孙明珠.钢琴艺术研究(中)[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魏廷格.魏廷格音乐文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谢天吉.贺绿汀前期创作特征及其历史意义[J].音乐艺术,1983(4).
[5]张晓红.钢琴家齐尔品对中国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影响[J].艺术教育,2005(1).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