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中国钢琴音乐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壁垒
2013-06-19马惠敏
马惠敏
【内容摘要】探寻中国乐器的组成结构不难发现,中国民族乐器的主要结构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音乐表现形式以及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中国的乐器可以说是纷繁复杂、百花齐放。作为舶来品——钢琴能在传入中国之后非常风靡,并且发展速度迅猛,显然这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但毋庸置疑,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心的壁垒现象。
【关键词】钢琴音乐 传统文化 发展中的壁垒 障碍
中国钢琴音乐只有走进生活、贴近群众,使其具有中国本土的独特的民族风格,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必须具备的充分条件,这样才能冲破中国钢琴在发展中的种种壁垒。
一、钢琴在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发展状况
(一)民族文化对钢琴音乐发展的渗透
自从意大利乐器制造师巴尔托洛梅奥·克里斯托福里于1709年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台钢琴起,钢琴作为最重要的西洋乐器之一,已经拥有300余年历史了。钢琴以其磅礴宏伟的表现力和优美动听的音色等特点以及宽阔深长的音域迅速风靡欧洲。19世纪鸦片战争以后,钢琴在中国小有规模地逐渐流行开来。20世纪初,由于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家钢琴组装厂,钢琴乐器以及钢琴音乐艺术在我国音乐艺术史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钢琴艺术以及钢琴事业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现代钢琴制造业,中国钢琴艺术专业在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改革开放以后,钢琴艺术教育以及钢琴事业在我国得到了飞快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钢琴音乐发展的包容
1.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主要特征
我国的民族乐器形式纷繁复杂,犹如百花齐放。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尽相同,人们的生活内容和形式都有其丰富性和优美性。因此,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以及乐器构成的存在形式同样也是纷繁复杂和多样化的,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乐器以及自己的音乐表现形式,并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它们的音乐艺术结构的组成却是层次分明的,例如其中既有音调高亢的唢呐,也有音域阶梯相对宽阔的古琴和二胡。
2.利用外来文化元素丰富和发展钢琴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包含在中国的民族特质以及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和形态观念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自身的发展区域内得到了系统发展,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与温柔的扩张性,为钢琴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沃土。钢琴音乐接受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渗透,更有助于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让钢琴音乐在中国形成特殊的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兼容并蓄的文化倾向和包容厚德的民族精神,吸收了优秀乐器——钢琴的弹奏技巧和演奏方式是中国音乐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采撷外来文化元素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本土音乐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伟大精神。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与舶来品钢琴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族音乐需要中国钢琴音乐来丰富自己的内容和形式,而中国钢琴音乐需要与中国民族文化相融合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3.中国钢琴的普及如花盛开
作为舶来品——钢琴能在传入中国之后迅速风靡,是与其独特的音乐吸引力所起的作用分不开的,同时也表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艺术不仅具有含蓄内敛的优雅温情,同时也具有积极奋进的满怀激情。钢琴虽然是舶来品,但其宏伟磅礴的艺术震撼力和优美动听的艺术表现力,促使钢琴音乐在中华大地如花盛开。舶来的钢琴,促进了中国钢琴音乐乃至中国音乐的巨大发展。
二、钢琴在中国发展的大环境
(一)钢琴适应了中国音乐的发展需要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拥有无比强大的艺术震撼力和巨大的音乐功能。它虽远离自己的诞生地,然而却完全适应了中国音乐的发展需要。虽然钢琴很早就传入我国,但在当时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由于其价格昂贵,确实是阳春白雪,和者甚寡。然而,随着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钢琴音乐成为中国人认知世界音乐艺术甚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从清朝末年钢琴较有规模地传入我国开始,钢琴音乐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历史新时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以及崭新的审美意识,钢琴音乐的学习成为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象征。
(二)钢琴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
“艺术无国界”。优秀的乐器同优秀的文化一样,即便是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地域,同样可以获得肯定与发展。中国的传统音乐多以打击乐,吹奏乐与弦乐为主。而钢琴音乐艺术的出现填补了中国键盘乐器的空白。钢琴音乐完全能够并且已经与中国传统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有机融合,成为和谐统一的完美整体。钢琴音乐艺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钢琴音乐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发展
自钢琴被中国民众接受以来,钢琴音乐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人钢琴演奏的技能开始逐步提升,从最初教会学校的钢琴教学,到1927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现为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作为重要的乐器科系,开始进行系统的教学。钢琴作为一种高级乐器,其外观和内部制作都十分精美,这方面与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文化环境十分吻合,这些因素也促使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人们从中看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曙光。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环境显示出十分宽敞、轻松、愉快和欢乐的氛围。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许多,于是对钢琴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开始出现“高雅音乐洋钢琴,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现象。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人们纷纷卷入拥有钢琴和学习钢琴的热潮之中,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三、中国钢琴音乐在发展中存在的壁垒及解决措施
(一)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冲破层层壁垒
中国的钢琴音乐在历史发展的每个时期,无论经过怎样的艰难和曲折,总是在激流和漩涡中不断地向前发展。从最初舶来中国,经历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等一系列磨难,钢琴音乐渐渐成为中国民众生活里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钢琴也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乐器。钢琴音乐冲破了在中国发展的层层壁垒,成长壮大,形成了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的艺术体系。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萌芽于“西学东渐”的历史大背景之中,这时的钢琴曲大多以关心时政为主,由于政治对钢琴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制抑作用,这也是钢琴音乐发展中遇到的壁垒,因此谈不上形成完整的钢琴音乐创作系统。中国钢琴音乐的最初积累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后期,音乐创作家们把中国的地域性与民间性成功地结合,开始有了最初的钢琴本土音乐的雏形。由于没有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在表现过程中显得苍白无力,很难成熟。
新中国成立后,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学术开始空前繁荣,创作者们对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模式进行挖掘和探索,出现了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但是,由于“文革”时期一些因素的影响,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受到了影响。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传统民间乐器名曲改编成钢琴弹奏曲在中国音乐艺术创作中悄然掀起,如著名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个时期被改编成钢琴协奏曲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终于冲破层层壁垒,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崭新的历史时期。钢琴音乐将中国传统古曲音调特点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音乐的古调以钢琴系统音阶的方式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钢琴音乐将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思维与现代中国钢琴本土创作艺术相融合,使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弹性节拍与中国钢琴规范节拍体系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钢琴本土音乐特殊的艺术风格。这时中国钢琴本土音乐的艺术作品创作达到了又一高峰。如钢琴交响乐《黄河颂》就是当代钢琴本土音乐作品中的优秀代表作。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钢琴艺术人才,他们杰出的艺术才华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并在国际钢琴艺坛上盛享美誉。
(二)现阶段中国钢琴发展中或出现的若干壁垒现象
随着钢琴学习热潮持续走高,我国各大专院校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钢琴教育模式,同时也催生了中国钢琴本土的创作,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民众学习钢琴的普及程度。然而,正是这种持续的钢琴热,钢琴音乐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壁垒现象,值得关注。
1.中国本土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乐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作为舶来品的钢琴在群众基础方面还永远不能和中国本土乐器相对比,所占比例相当小。
2.由于钢琴的诞生地欧洲在地域上与中国相距遥远,东西方文化在音乐的创作与演奏上还没有普遍得到完美的结合贯通。
3.文化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排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钢琴艺术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脆弱,因此也给它的发展带来一些干扰。
4.部分地区因为钢琴的价格与钢琴课缴费相对昂贵而使经济基础薄弱的少年放弃了钢琴音乐的学习,这对于一部分极有钢琴天赋的少年来说比较残酷。
(三)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壁垒现象
首先,在没有群众基础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该多培养、鼓励高端的音乐家创作优秀的钢琴曲目,使钢琴音乐因其自身的魅力得到中国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可。其次,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避免钢琴音乐艺术创作脱离生活实际而闭门造车。要将钢琴艺术创作本土化,接近群众,走进生活,使其具有中国本土钢琴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从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赢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再次,在钢琴音乐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以后,让属于文化艺术范畴的钢琴音乐在宽松的环境下发展,减少和规避政治因素对钢琴音乐发展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最后,应大力改善钢琴音乐的教育环境,国家和社会应对钢琴音乐教育的普及承担相应的义务,尽量做到全国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要有钢琴乐器设施,让钢琴音乐学习不再是贫寒少年的梦想。
结语
钢琴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更是世界文化的产物,它凭借其转调方便、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等优势,给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与钢琴音乐艺术的结合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当前世界一体化的日益临近,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空前繁荣和包容,文化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民族的即是世界的”,所以,寻求本土文化资源已成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曾说过,“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因此,钢琴音乐就要具有民族音乐文化观念,使中国钢琴音乐能够具备本土民族色彩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格,这样才能深刻地歌颂中国本土生活,才能深入地反映民族精神和民族风貌,才能在中国音乐发展中冲破层层壁垒,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小龙.中国钢琴艺术发展60年[J].钢琴艺术,2009(3).
[2]李浬.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色彩与时代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魏廷格,李明俊.中国钢琴名曲曲库[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
[4]李玢.浅谈中国钢琴音乐中体现的文化内涵[J].大舞台,2010.
[5]金梅,张红兵.略谈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6]吴琳.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发展探析[J].飞天,2011(24).
[7]胡园园.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浅谈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J].黄河之声,2008(19).
[8]胡娅.试论如何把握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D].天津音乐学院,2004.
[9]梁晨.浅谈如何把握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J].文学与艺术,2011(6).
作者单位:喀什师范学院艺术系
(责任编辑:贺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