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两个“生活” 激活写作之源
2013-06-19王金玉
王金玉
艺术源于生活,换句话也可以说写作源于生活,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应该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物质层面的,一个是精神层面的。而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理应由此领悟自身的职责所在:教会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引领学生热爱阅读,丰富精神世界。
首先,让他们学会感受近在眼前的生活景致并积累成文,定期检查。初春的第一抹浅绿,柳枝生发的第一瞥鹅黄,放学时天边沉醉的夕阳,喧嚣早市辛劳的街边小贩。不经意间耳闻眼见,有感于心,下笔成文。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小短文《熟食店里的萨克斯》,写傍晚辅导放学路上街边小店里传出的萨克斯声“沉郁而忧伤”,“一双沾满了油腻肉味的双手,在这华灯初上的夜晚轻抚着因生活而操劳的疲惫灵魂”,“也许我们终日辛劳的父母也渴望这忙碌过后寂静的舒展。”生活不会告诉他们写作的技巧,不会告诉他们词句的遣造,不会告诉他们布局结构,但生活触动了他们的真情实感,给了他们体悟与感动,如是表达,就是动人的文章。
其次,与学生一起关注他们自身的成长过程,记录他们真实的心灵轨迹。每个个体都是独特而丰富的,有喜悦,有哀伤,有悲痛,有心酸,有自喜,有懊恼。只不过很多时候学生因种种顾虑而羞于表达自己的内心。那么,此时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就应掏出自己的真心,与学生真诚交流,把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先用自身去感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魅力,他们才会习惯坦露真诚去感动别人。
第三,激励学生关注社会焦点实事,拓宽生活视角。中学生在思想上正是摆脱稚嫩、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也是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让学生思维的触须突破“小我”,透视社会现象的深处,感受社会时事、世界风云在他们内心荡起的圈圈涟漪,表达他们每个个体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实体悟。“限塑令”实施,北极冰山融化可以引发我们师生之间关于环保话题的探讨,并进行一次环保公益广告语的设计竞赛。“汶川”地震后,同学们捐集善款,洒泪成文,祭奠地震中用生命护佑学生天使一样的教师,笔伐自私渎职的“范跑跑”。美国五角大楼被袭之后,我们表达了对恐怖的憎恶,对和平的渴望。“十八”大开过之后,“反腐”成了劲吹的风,针砭时弊成了学生们最热衷的话题。
身边熟悉之景物,自身成长之历程,社会震荡之风云,同学们先是被动观察感受,后是习惯成自然。时时在意,事事留心,下笔之时肚子里的“货”自然是“供过于求”。
中学生年龄尚小,生活阅历有限,生存空间固定,思想积淀也就谈不上丰富。那么,要想积累丰厚的精神财富,激活写作的源头活水,阅读是终南捷径。我觉得阅读应包含两方面:一是课本阅读,一是课外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为应试疲于奔命,陷在题海战术里无法自拔,不但课外阅读缺席,就连课内现代文也是一带而过,不迁移,不拓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例子,每一篇课文都是为学生开启的一扇窗,透过窗子可以窥见每位作者所带给我们的文字的美感和文学的魅力,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为学生提供效仿的空间,开启学生想象的空间。《社戏》中少年闰土刺猹的动作生动而形象,那就不妨让学生也进行一段动作描写。《最后一课》之后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在原文给我们展示的人物形象的基础之上,不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继续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故事的续集。如此,文本的充分阅读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以阅读的深入促进写作的提升,这应该是干巴巴的试卷练习所达不到的效果。
语言的积累,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单纯依靠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不但能积累丰富的词藻,知晓词语的搭配等基础性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课外阅读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精神领域体验自己不曾拥有的人生跌宕,感受自己不曾体会的情感挣扎,在阅读中穿梭于百态人生,咂磨世间百味,让学生单纯的生命拥有一个相对丰富的精神世界。而这样一个世界的形成无疑将成为学生写作时的一泓源头活水。同时,课外阅读时要引导学生适当区分精读与泛读。散文类的书籍语言精致,需精读细品,而小说重在情节,则可泛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