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开设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必要性及所面临问题分析
2013-06-19左娅周晓梅
左娅 周晓梅
摘要:由于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脱节。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开设这类课程的必要性与时代性,同时指出阻碍这类课程发展的几大因素,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对高校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的发展起到帮助意义。
关键词: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新型人才;学习兴趣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大学英语成为高校基础教育必修课程之一。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读写能力,因此阅读、写作和翻译成为核心课程。传授语言知识成为教师的主要课堂教学任务。经过几次大的调整,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中心转到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听说能力上来,课堂教学活动也从以教师授课为中心转变到辅助学生进行自我训练上来。几次重大调整既符合高等教育应满足社会需求的特点,也顺应了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期待。但是,这几次改革都未能从英文学习的角度把人文通识课程列入考虑范围。而事实上,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开设是符合时代要求,也是有其必要性的。
1.开设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必要性分析
1)社会发展需要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
时代进步呼唤通晓一定人文知识的人才,而非那些只懂专业技能的人。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往往同时考虑求职者的情商和智商,从中选择与自身企业文化相适应的人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进一步加强,我们需要知晓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也需要把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东方文化介绍出去。这不仅能促进贸易双方的情感交流,也能消除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如今,我国与世界各国逐渐在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展开对话,要想在国际事物中拥有话语权,对其他国家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的文化也需要用他国人们熟悉的文字来加以传播,这才能达到在国际交流中知己知彼的目的。
2)高校人才培养需要注重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
就高校而言,不仅需要培养人才,也需要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高校一直担负着对传统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任。各高校也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沉淀,这是推动其发展的精神动力。而人文类通识课程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开设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
如今我国高校面临着培养新型人才的难题,所谓“新型人才”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有爱国敬业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我国的高等教育常被指责有“应试教育”之嫌。培养的人才多被认为是“高分低能”或是“高智商,低情商”型。要真正改变这一局面,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需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给予学生的是技能,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而通识教育则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两种教育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启发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不盲从、不偏执,真正学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3)学生自身修养提高需要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
对学生而言,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素养,通过内外兼修的学习过程,使自己在思想上真正成熟起来,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双重基础。
一般而言,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大量中外历史、文化知识。这些课程的开设并不仅仅是为学生增加一门学分,或是应付考试,而是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来拓展学生的眼界,增强他们的英文学习热情,让学生把所学到的英语知识真正运用到实处。
4)高校英语教师有能力讲授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
中文类人文通识课程已经在各高校长期开设,而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通常只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很难有机会聆听这样的课程,这对于急需这方面知识的非英语专业类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而言是相当遗憾的。
事实上,高校英语教师是有实力开设并讲授这类课程的。首先,高校英语教师有各自的专业研究方向,并且研究方向多为人文类研究。对于自己熟知的领域,教师的课堂讲解将更加生动透彻。由于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英语教师讲授的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视角将更为开阔,内容将更加丰富。此外,授课内容与自身专业相结合使教授这类课程的老师不仅能够保证授课质量,也能对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开设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所面临的难题
当然,我们也看到高校英语教师在开设这类课程时仍然遇到诸多阻碍,需要授课教师一一面对和解决。
1)从学生角度看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开设难度
首先,从学生需求方面考虑,高校英语教师首要的教学任务仍然是基础英语教学,人文类课程只能作为选修课给中、高年纪学生开设。但这部分学生的首要任务是专业知识学习,为今后的求职面试做准备。因此,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而参加各类考前辅导班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大部分学生对于英文人文类知识缺乏学习兴趣。
其次,英文人文类课程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学生来说要能完全听懂并进行深入学习困难较大。尤其是理工类、艺术类学生,他们在这方面阅读量小,相关知识体系并未建立起来。英文授课会给他们造成更大学习阻力,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师在开设英文类人文通识课程时所面临的困难
从教师角度考虑,首先,大学英语教师所承担的英语基础课相对较多,大部分教师对于另外开设人文类课程的积极性不高。课余时间教师们还要承担科研工作,无暇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程。
其次,由于教师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是基础英语教学,因此,多数都放弃了所学专业,转而进行教育学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即使有部分教师仍在进行专业方向的研究,也只是从自身科研方面出发,并没有把专业研究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此外,教师的授课热情与学生的听课热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学生热情不高,教师的投入度必然会降低。由于有上面所分析的学生原因的存在,因此出现因学生人数不足而无法开课和教师热情受打击而放弃开设此类课程的情况也不足为奇。
最后,从我国英语人才培养上看,开设专业多集中在英美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和教育学等研究方向上,这导致了英语教师所开设的人文类课程涉及面窄,课程内容理论化强,无法吸引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往往选择不开设此类课程,而不是进行积极的学习。
3.结语
针对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高校需要加大英文人文类通识课程的扶持力度,为开设这类课程的教师提供物质便利。并且需要鼓励青年教师多学习,多看专业书籍,积极把所学知识带到课堂上来。应勉励大学生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人文类知识的学习,真正把文化积累和文化沉淀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黄刚,探讨未来我国大学英语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的整合[A]。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秦屹,熊俊梅,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改革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改革实践为例[A]。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
4.赵玉玲,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构建[A]。鸡西大学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