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语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回顾
2013-06-19周晓梅王晋梅
周晓梅 王晋梅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有很长的历史,早在秦汉时代,就出现了少数民族使用汉语的双语现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双语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有了专门的政策与法规的保障,开始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因此本文着重论述的是建国后我国双语教育的政策演变情况。从历史的角度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初创时期.(1949-1957),动荡时期(1958~1976)和政策的确立时期(1980至今),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策和实践。
关键词:双语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回顾
一、双语教育政策的初创时期(1949—1957)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2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1952年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明确规定了少数民族使用自己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的《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凡有现行通用文字的民族,如蒙古、朝鲜、维吾尔、藏族等少数民族,小学和中学的各科课程必须用本民族语言教学。”党和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迎来了我国双语教育的初步发展时期。
建国初期,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情况大概分成以下几种:(1)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且通行面较广,建国前已有双语教育基础的:属于这种情况的民族有蒙古、朝鲜、藏、维吾尔、哈萨克、锡伯等民族。这些民族在学校中建立了以教授民族语言为主、用民族语言授课的教育体制。(2)没有字对自己的民族文字,或虽有但使用面较窄的:属于这类的民族有壮、拉祜、傈僳、彝、傣、景颇、侗等民族。这些民族中,有一些民族在小学开设了民族语言文字课,进行民族语言课的教学,其他课程仍沿用传统的汉文教学体系,民族文字的有无成为影响我国双语教育的重要因素。创制少数民族文字成为这些民族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在刨制少数民族文字的过程中,这些民族的双语教育进入了初期阶段。
1956年起,我国根据“创、改、选”(即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或者由他们选择一种现有的适合于本民族的文字,对于文字还不完备和需要改革文字的民族,帮助他们逐步改革和改进文字)的方针和少数民族“自愿选择”的原则,坚持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参考汉语拼音方案,先后为壮、彝、侗等12个少数民族创制了14种文字。这些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为以后双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双语教育政策的动荡时期(1958—1976)
这一阶段我国双语教育遭受了严重挫折。从1957年起,由于在方针、政策上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对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语言特点产生了错误认识,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是少数民族语言开始走向融合、消亡的时期,于是引发了“民族融合风”。在民族语言与汉语关系上大讲“民族文字无用论”、“直接过渡”,认为少数民族可以直接过渡到使用汉语文。1958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民族语文科学研讨会制定了严重脱离当时实际情况的政策。因此正在实行的民族文字停止试行,已经制定并准备试行的民族文字不再试行,一些老文字的使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撤销了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和民族语文工作机构,学校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也或者被削弱或者被取消。[1]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初,双语教育又重现一线生机,如1963年云南省召开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在民族小学中继续加强民族语文教学的意见。于是云南个别地方出现了一直坚持民族语和汉语双语教育的典型。1962年1月内蒙古召开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在蒙古族中小学里坚持蒙古语、蒙古文的学习。[2]但随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双语教育从建国初期的“黄金时代”走入了低谷。这段时期全国的学校教育陷于瘫痪,整个民族语言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四人帮”对民族语文采取大民族主义的同化政策,咒骂民族语文“无用”、“落后”。在这种思潮的控制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几乎走到了尽头。如内蒙古地区的学校一律改用汉语教学,朝鲜族的许多中小学生不得不到汉族学校读书,延边的双语教育在文革时期也遭到了严重破坏。[3]
由于在多数不懂汉语的民族中采取直接向汉语过渡的办法,不管具体情况,都用汉语来授课,以创制的文字也废弃不用,其结果,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变得极为缓慢,严重阻碍了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拉大了同汉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差异。
三、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时期(1980至今)
197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双语教育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尤其是80年代以后,双语教育又开始蓬勃发展起来。我国政府与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法令法规及政策。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7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我国《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在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或班级,可以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并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直接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用本民族语言辅助教学。”这些法律法规都明确要求在民族学校中进行双语教育。这段时期各少数民族地区都根据各自的实际制定了“民汉兼通”的双语教育方针。如青海省在1984年的民族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规定“少数民族学校必须贯彻以本民族语言文字为主的教学原则。学生首先要学好本民族的文字,在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好汉语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了“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汉促壮,壮汉兼通”的原则。西藏自治区提出,“以藏语文为主,藏汉语文并用。”[4]实践证明,实行双语教育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凡是认真开展双语教育的学校,学习成绩都高于非双语教学的学生。
1992年,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民族学校的教学语言文字政策的具体实施,主要由各省区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坚持开放、扩大交流和有利于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民族间科学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各民族教育质量的原则和当地的语言环境、教学条件以及多数群众的意愿决定。”按照这一原则,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用民族语和汉语双语教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了“民族语授课,加授汉语”、“汉语授课、加授民族语”以及“以民族语授课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汉语授课为主”三种基本模式。同年,江泽民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在通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搞好双语教育,并大力推广普通话。”目前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3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实施“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小学校(点)约有2万余个,在校学生约600万人。
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是民族语言教学的基础。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在各民族地区成立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和审定机构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跨省区的蒙文、朝文、藏文教材编译和审定机构。目前,每年以21个民族的29种文字编译出版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共3500多种,总印数达1亿多册。基本满足了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需要。总之,建国50多年以来,国家和地方自治政府在各民族自治地方实施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和双语教育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各类政策,为顺利推行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意识和双语教育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
四、小结
我国双语教育的发展跟美国非常相似,也经历了一波三折,起起落落,相应地,教育政策也不断地做着各种调整和变化。整个历史变化中曾出现过两个高峰、一个低谷。第一个高峰是1952-1957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而且还为有语言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创造文字。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黄金时期”。1958年开始,由于“左倾”、“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错误思想和认识的影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全部被废除,语言文字机构也被捣毁,一直到70年代初期才逐步恢复。这段时期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遭遇了从峰顶到峰谷的巨变。到了70年代“文革”即将结束的时候,由于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开始部分地恢复双语教育,此后双语教育一直逐步向前,到了80年代中期达到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5]此时,双语教育的各种试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对双语教育的研究也不断向纵深发展,创办了多种双语教学的模式,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增强双语教育的地位,可以说,这段时期是我国双语教育发展最为充分的时期。
我国双语教育政策从制定到现在,不同时期处在不同的政治氛围中,虽然出现了左右摇摆的局面。但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和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对于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也要为它去创制新文字。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民族语文工作和民族语言政策在逐步恢复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除新《宪法》再次重申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法律条款外,与各民族政治生活有关的法律和条例对各民族使用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权利也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参考文献:
[1][2][3][4]戴庆厦,滕星,关辛秋等.《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5]海路,滕星.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回顾与思考一教育人类学学者访谈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