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睿:我想与父辈来场对话

2013-06-17

今日中学生(初一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青春文学父辈武侠

大多数人读孙睿的第一本小说时,还是青葱水嫩的年纪,他们为《草样年华》里那种浪掷青春、嬉笑怒骂的不羁而着迷,也为荷尔蒙过剩、拿无聊当个性的放纵年月而唏嘘,如今多少年过去,写书的人已然安静,而曾经读书的人们,也早已归入各自的未来。

孙睿的人生,也早已是另外的模样。他在最当红的年纪突然隐遁,从这个喧闹的世界消失得干干净净,去考了研究生,进入北影导演系,师从第五代大师田壮壮。也许,从这个岔路口开始,孙睿的人生便转了个弯——他逐渐放缓脚步,与这个社会产生距离,不再与这个世界死磕,也不再跟自己较劲。就在不久前,孙睿在迈过30岁生日之后,沉淀心灵,重新思索父子关系,创作了《路上父子》。孙睿以现实主义的精确笔法,写出了一代人成长之后的思考和担当,发出与父辈真诚对话、相互理解的呼声。

谈父亲:等他老时,再给他一个童年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如何评价你的父辈?

孙睿(以下简称“孙”):我们这一代人,从来不认为父亲是英雄,甚至觉得父亲有点傻。说话办事儿都傻。可以说,“80后”与父辈的关系又普通又特殊,80年代是新中国巨变的源起,时代的变化把“80后”和他们的父辈隔在巨变的两端。往前看“90后”,往后看“70后”“60后”甚至“50后”,他们和父辈都没有横亘着如此强烈的时代因素。《路上父子》正是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80后”,正视和反思他们的父子关系后交出的一份独特答卷。

世界上关系最近又时而最远的两代男人之间的故事总让人神往,作为父亲,看着那张和自己越来越像的脸,看着那个越来越强壮的肩膀,有自豪也有无奈。

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中学生和我们说很多时候自己跟父亲没有什么话说。你认为两代人之间应该是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孙:理想的两代人关系,不用特别熟,特别熟就显得假。生活不是电视剧,不需要大段大段台词。每个人懂得只言片语背后的潜台词就够了,那个潜台词才是真正重要的。我觉得最好最和谐的方式,父母也懂事,孩子也懂事,但是大家彼此保持距离,话可以少,但是心里对对方的见解不能少。

记:那你和父亲的关系怎样?

孙:我和我父亲彼此之间就是比较含蓄的,但能猜出对方心里在想什么。我打电话从来不管他叫爸,他在很多年前提过这事,他说你怎么不叫我爸。现在只有一种情况下我会叫爸,电话是我妈接的时候,我会问她我爸在哪儿。我们之间难忘的事很多,我爸也很喜欢小孩,小时候经常带我玩儿。

记:和父亲的相处中有什么故事和我们的读者朋友分享下。

孙:我和父亲之间难忘的事情很多,现在我特别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日后带我爸去玩。他给了我一个童年。我想等他年老的时候,再给他一个童年。

谈未来:将来想创作武侠小说

记:你对于自己在这个社会的定位是什么?

孙:作家,编剧,和未来的导演。在“80后”的这几个领域里,我是潜力股吧,不是垃圾股。

记:你好像不喜欢“80后”作家这个称谓,你的写作路子也的确和其他“80后”作家不同。

孙:眼下比较活跃的“80后”作者分三类:一类在奇幻、盗墓、穿越类写作中忙碌着;一类在为初高中生写课外书,业内称为青春文学;还有一类在坚守现实主义阵地,但写出来的不多,我就是这类人。

记:你是凭着《草样年华》一举成名。除了《路上父子》,你还写过家庭题材的《我是你儿子》。这次开始关注两代人关系,是否意味着你写作上的一种“转型”?

孙:《草样年华》系列的成功,让读者不自觉地给我加上了一个青春文学作家的标签。其实,青春小说只是我写作内容的一部分,青春文学作家是别人给我冠的,但其实我的写作关注的是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包括青春问题、家庭问题、父子问题。所以,与其说我是青春作家,不如说是一个问题作家。我以前写《草样年华》的时候,只有激情没有温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笔下亲情的成分更多了。我也希望自己以后的写作能渐渐从激情转向温情,因为温情是永恒的。

记:你比较喜欢哪位作家?

孙:我很喜欢塞林格的作品,我希望自己的书能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无论18岁、28岁还是48岁的读者都喜欢。

记:接下来,写作方面有什么新计划?

孙:我正准备写《我是你儿子》第二部。当年的第一部是向王朔致敬之作,写完后并没有想写续集。后来我重新梳理两代人关系,发现家庭关系中可写的太多了,于是有了继续写的想法,素材也积累了很多,但自己想写好点,不想那么快拿出来。

记:你最想写的是哪方面的内容?

孙:武侠。我觉得武侠这个空间能让你有更多的东西去说,把更多真实的东西放在里面。有的时候写当代题材,你会考虑我写这事那人看了,会不会我俩做不成朋友。在武侠里,时空背景是虚的,能够写到极致,就会更好。

孙睿经典语录

1.从儿子挣钱的那一刻起,父亲在这个世界上作为父亲的价值便消失了。可是实际上,等你挣钱了,也离你长出一颗父亲的心不远了。

2.每个生命都是有其自身价值的,然而许多生命在结束前却尚未实现其价值。他们只是随着历史的车轮社会的脚步,在漫无目的地完成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其间,他们丢掉个性,失去理想,埋葬幸福,丧失自我,甘于平庸,他们只是历史洪流中的匆匆过客。

3.幸福好像长在我们的屁股上,每个人看到的只是他人的幸福,却对自己的一无所知,只会彼此羡慕。

4.死了的人永远地死了,活着的人不会永远地活着,所以我们要好好地活着。

5.长大的标志,不是你开始抽烟喝酒就算长大了,不是你有了老婆孩子就算成人了,也不是你读书破万卷阅人无数就成熟了,而是你开始低下了头,无论在行走还是坐着的时候,当头颅微微低下成为你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姿势,你就真的长大了,总仰着脑袋的一定是小屁孩,以为自己很牛,其实差远了。

猜你喜欢

青春文学父辈武侠
My Country, My Parents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
“80”“90”后作家笔下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
父辈和祖辈的情感故事,分外美丽
极限之光
“白马时光”的市场运作模式探析
尊敬父辈
喧闹深处有寂静
星火燎原 助力武侠
星火燎原 助力武侠
两只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