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越满足越感到不幸福
2013-06-15
记者赵维莉
为什么孩子越满足越感到不幸福
记者赵维莉
“有求必应”想必是很多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提出要求时摆出的态度吧?家长们似乎从来不去考虑孩子提出要求的缘由,只是一味地去满足,可是您的付出让孩子感觉到满足后的幸福了吗?孩子们脸上呈现的发自肺腑的笑容似乎也慢慢减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青少年心理专家禹春老师指出,幸福感其实和心底渴望成正比,适当吊一吊孩子的胃口,能让他们在等待中学会满足、体会幸福。
孩子得到满足却不快乐
节假日带着孩子吃顿好的、考试成绩理想有奖励、孩子生日要准备一份礼物、甚至寒暑假还要为他们报上价格不菲的游学旅游团……这些做法在学生家长中早已不是个例,有着多年教育工作经验的禹春老师也不由得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很多家庭早已经把孩子作为生活重心,爹妈疼着,长辈宠着,所有好吃好用的就可着他们先来,生怕一不小心“怠慢”了这些“未来的希望”,但这并没有让孩子们展露更多发自心底的微笑,反而生活上变得死气沉沉。而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不止是一两个家庭中,禹春老师表示,曾接待过很多家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困扰——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对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一旦发现孩子有了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家长们如同打了兴奋剂一样,他们就想尽办法,去满足他们,只为了恢复孩子们该有的朝气蓬勃,还有对生活的热情,于是很多家长“不但是有求必应,更多的时候是‘无求也应’,”但结果他们却发现孩子越发的没精打采了。
错过的成长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家长们认为生活在当下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缺吗,但恰恰是这些孩子他们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主动性,甚至他们的生活看起来没有快乐与欢笑,这是为什么?
禹春老师指出这正是各位家长该反思的地方。“家长们不妨先反思,是什么原因让你们有求必应呢?”她毫不留情地指出,正是攀比、补偿心理让家长们陷入了家庭教育怪圈,“别人有的咱也得有,别人没有的咱得争取有,加上平日里工作忙无暇陪孩子,家长们就希望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殊不知在这样过度满足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更为脆弱。”
现在中学生的家长多数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小生活条件与现在无法相比,但如果回想起来,想必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很多值得回忆的画面,甚至很多有趣、生动的画面。对此禹老师指出正是因为那时年轻人心底有很多渴望,而要实现这些渴望,则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与奋斗才能达成,而这一过程中很多细节是很难得的人生经历,就算多年以后也值得拿出来细细品味,而这样实现理想与追逐梦想的过程恰恰是现在中学生所缺失的。
因为缺乏奋斗的动力,很多孩子都习惯了“坐享其成”,这也为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将来融入社会埋下隐患。“许多孩子在考试遇到难题时会选择放弃,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平日生活中向他人求助,而不是去独立思考。”禹老师举例说。
她建议那些认为孩子总是很难快乐起来的家长,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处理问题的细节方面多加注意,比如说当孩子在做习题时,遇到较难题目时是如何处理的,“你会发现有一部分孩子会直接翻看答案,如果没有答案可参考,他会将题目空出来等着向老师等人求助。”同样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这些习惯“看答案”“等帮助”的孩子,会很自然地将问题抛给家长,自己则置身事外,做“甩手掌柜”。对此,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能帮忙处理的问题就“伸把手”,将来慢慢锻炼还来得及,殊不知这样的成长体验的缺失是错过青春期后无论如何也补偿不了的。
幸福感与内心渴望成正比
禹老师特别强调,很多家长都已经忽略了“幸福感和内心的渴望成正比”的事实,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愿望与要求,就会给孩子幸福和快乐。过多的满足,会让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兴趣,没有了最初的期望,不需要自己努力而得到的结果,会给孩子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而如果能适当地吊一吊孩子的好奇心,或是能和他们一起树立目标并为之奋斗,会让他们收获不一样的成长经历,同时也会让他们感觉更幸福。
最后,禹老师建议家长们对于孩子们的要求不妨设立等级,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比如说,不是生活或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家长们可以多鼓励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满足。同时,家长要善于利用甚至制造一些让孩子学会等待的机会,让孩子养成有始有终、坚持不懈地把每件事做好的习惯,这将是送给孩子日后生活、职场工作的一份厚礼。
编辑/赵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