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演戏”孩子压力可能会更大

2013-06-15

人生十六七 2013年10期
关键词:赵维莉演戏家长

记者赵维莉

家长“演戏”孩子压力可能会更大

记者赵维莉

对于那些家有考生的家庭来说,开学对很多家长也意味着“大幕”拉开,准备“演戏”。这些家长往往都很了解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所以出于帮助孩子释放压力的目的,他们都会尽量在孩子的面前“演上”一幕幕开心、轻松的剧目,口口声声地告诉孩子,成绩不重要,考什么学校不重要……但这样还能帮助孩子减压吗?青少年心理专家禹春老师给出了否定答案,这又是为什么呢?

你的“伎俩”孩子早看透了

一开学,很多家长的生活节奏也随着孩子而改变,尤其是那些家有考生的家庭中,为了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帮助他们处在一个相对轻松、舒适的环境里,不少家长都小心翼翼,面对因学习压力大变得有些焦躁的孩子,不知如何劝导,还要时不时地做出一副“学习、成绩什么都无所谓”的架势,但实际上处处“绷紧一根弦儿”,闭门谢客、晚上不看电视、拒绝聚会邀请……只为不打扰孩子的学习,这样的“说一套、做一套”带给孩子的感受只一个——“虚伪”。

禹春老师指出,随着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的深入,加上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学生考前压力的排解,很多家长已经从“前辈”那里总结出常说“‘好好学习’‘认真考’……这样看似鼓励的话,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多更大的压力”的经验,所以面对因为面对人生转折变得敏感的孩子,家长们渐渐摸索出一套新“经验”——演戏,故做出一副不在乎、只要你尽力的状态,以达到降低孩子压力的目的,这样看似不会因言行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殊不知您的这点“小伎俩”早在您“晚上不看电视、水果牛奶一趟趟端进孩子房间里”时,被已经能独立思考的孩子看个透彻。

这样的“演戏”,禹春老师强调对孩子所造成的压力并不少,家长们倒不如放下架子,与孩子开诚布公地对于出现在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一次好好的谈话,听听孩子的想法和打算,说说你的建议,尤其是对于即将面临中高考的孩子,不妨先谈谈关于“超常发挥”“基本正常”“意外失利”这几个话题,把孩子最担忧的问题摆在明面上,会帮助孩子理清思路,更好地进行下一段的复习。

你的“戏”可能会给孩子焦虑

对事物抱有美好的想象,是人类的本能,所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更高的期望也是值得理解的,甚至孩子们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较高的期望,他们希望从家长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肯定,有时严重到会出现“期待性焦虑”的症状。如果此时,家长们反而做出一副是不关心,或是无所谓的姿态,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重视,备受这种焦虑带来的心理折磨。禹老师指出,这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伤害。

那么要如何做到和孩子一起面对这些有压力所带来的焦虑呢?禹老师建议家长们不妨先从坦诚做起,“不在假装很镇定,实际上却担心得不得了,十几岁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家长们自以为是的‘表演’,早就被细节所出卖。”与其处处演戏,不妨把自己的担忧或是心底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孩子了解你的压力与担忧是出自对他们的爱护,这样的坦白会让孩子有种被信任的感觉,同样他们也会把相同的信任“还”给家长。

接纳与沟通不是说说而已

做到彼此坦诚相待之后,家长要逐步去适应和接纳孩子,甚至是自己的情绪、生活状态上的变化。彼此的信任,会让孩子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遭遇,这时家长要谨记自己要处于一个朋友的角度,而不是挑剔的长辈,无论在您看来是好还是坏的事物,您都要接受,不要因为孩子出现的状况而使自己感到紧张、无助,家长的情绪会通过细微的动作反映给孩子,而这种情绪会在孩子的身上被放大数倍,所以禹老师建议家长一定要循序渐进地学会接纳,逐步做到处乱不惊。

最后,禹老师强调的还是沟通。在针对家庭生活中出现的不同问题中,禹老师不止一次地强调过沟通的重要性。“这种沟通不是单方向的,而是双向的。一些家长认为只要自己默默付出,不需要孩子的回报,这是不正确的,同样会给孩子无形的压力,甚至在孩子成年以后形成他们无责任感的个性。”但沟通不仅仅是指唠家常,而是要在言谈中清楚对方的需求,“家长一定要明白孩子能做到什么,想做到什么,需要家长给他们什么,这样才会有合理的工序,对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一股助力。”良性的沟通会帮助孩子释放无处排解的压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让孩子时刻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而不是简单的束缚与说教。

猜你喜欢

赵维莉演戏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你是爱演戏的人吗
我是演员张若昀
白敬亭 踏踏实实演戏
家长请吃药Ⅱ
演戏
这不是在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