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u2ZnSnS4(CZTS)纳米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2013-06-14高延敏

无机化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能隙微粒微球

周 超 王 丹 高延敏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镇江 212003)

0 引 言

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低廉,易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极具商业化前景。其中,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性能稳定、光电转换效率高(约为20.3%)等优点[1],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由于In、Ga元素稀缺,Se有毒,从而限制了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近年来,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Cu2ZnSnS4(CZTS)引起全世界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前沿性课题。CZTS与黄铜矿型CIGS晶体结构相似,帯隙(Eg)为1.5 eV,与太阳光谱匹配好,吸收系数高(大于104cm-1),组成元素无毒,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是CIGS的理想替代材料。近期报道CZTS最高转化率已经达到了11.1%[2],与理论计算值32.2%[3],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CZTS极具研究价值。

目前,旋涂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最经济的方法。但是旋涂对CZTS合成材料有严格的要求,合适形貌的CZTS纳米颗粒有利于提高薄膜电池转化效率。为研制不同形貌适合旋涂的纳米颗粒,科学家进行了各种努力。例如,Michelle等[4]以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作为金属源,十二烷基硫醇作为硫源,十六烷和三辛胺作为表面活性剂合成了一端细长的纳米颗粒。由于上述报道中使用的金属源均为研究者自制,这样使得制备过程相对较为繁琐。随后,Lu等[5]采用热注入法,以金属氯化物作为金属源,十二烷基硫醇作为硫源,通过使用不同的溶剂分别合成出了纳米三棱结构和纳米片状结构,之后该课题组又将两种不同形貌的颗粒溶于有机溶剂中,通过滴涂的方式制备了薄膜,测试其电阻分别为0.838和5.470 Ω·m。Li等[6]与Lu等不同的是: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通过调节体系中十二烷基硫醇(DDT)和油胺(OAm)比例,可以使得颗粒形貌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认为:主要因为体系中OAm含量的增加,使得纳米颗粒表面能降低,从而导致颗粒形貌发生改变。Anthony等[7]以Zn(EtXn)2作为锌盐,制备出了三角形CZTS纳米颗粒。在后期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构想了有利于电子传输的形貌,Su等[8]通过溶胶-凝胶法,以阳极氧化铝(AAO)作为模板,制备了CZTS纳米线和纳米管,并研究了光学性能,结果发现它们的光学带隙略高于标准值。由于使用AAO作为模板价格昂贵,Wang等[9]不采用任何模板合成了类似石墨烯的纳米片状CZTS,光学性能较接近理论值。以上获得了各种形貌CZTS,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利用这些形貌的颗粒制备的薄膜光电性能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为此,仍然有必要对制备不同形貌的CZTS做进一步研究。

本文采用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的溶剂热法,以无毒乙二醇作为溶剂,在体系中加入PVP,制备表面嵌有纳米片的CZTS纳米微粒,并对其形貌、结构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试剂:CuCl2·2H2O,分析纯,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Zn(Ac)2·2H2O,分析纯,上海美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nCl4·5H2O,分析纯,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H2NCSNH2,分析纯,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HOCH2CH2OH,分析纯,江苏强盛功能化学股份有限公司;PVP-K90,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乙醇,分析纯,上海苏懿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去离子水自制。

仪器: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600,Cu Kα辐射,λ=0.154 06 nm,加速电压20 k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JSM-6480);透射电子显微镜(TEM,Teanai-12);拉曼光谱仪(Jobinyvon horiba 800,入射波长488 n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Shimadzu UV-3600)等表征手段对制备试样进行了测试。

1.2 CZTS制备

A): 将 2 mmol CuCl2·2H2O,1 mmol Zn(Ac)2·2H2O,1 mmol SnCl4·5H2O), 不同重量的表面活性剂PVP,加入至20 mL乙二醇溶液中,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B):将 5 mmol硫脲(TA)溶于 20 mL乙二醇溶液中。随后,将A)与B)混合,磁力搅拌均匀后,置于内衬为聚四氟乙烯(PTFE)的不锈钢管式高压釜(50 mL)中。将高压反应釜密封,置于烘箱中,在230℃条件下反应24 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产物分别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进行多次离心洗涤后,在60℃真空条件下,干燥6 h,得到黑色CZTS粉体。

2 结果与讨论

2.1 物相结构分析

为了探讨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含量对产物物相结构的影响,分别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溶剂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体系中PVP含量对所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图1为体系中不同PVP含量条件下合成的CZTS纳米颗粒XRD图。由图1可知,在2θ=28.56°、47.48°、56.29°处出现 3 个强峰,在 2θ=33.1°、69.36°、76.58°处出现3个较弱的衍射峰,分别对应的晶面指数为(112)、(220)、(312)、(200)、(008)、(316),这些峰指示制备的产物可能为四方锌黄锡矿CZTS。从图1还可以看出,随着体系中PVP含量的增加,衍射峰强度逐渐减弱,半峰宽先变窄后变宽,说明产物的结晶性变差,颗粒尺寸先变大后变小。由于ZnS、Cu2SnS3的XRD衍射峰与CZTS衍射峰相似,仅通过XRD检测结果是不能确定所得产物为纯相CZTS。为此,我们采用拉曼光谱仪对所制备的产物做了进一步分析。

图1 不同PVP含量条件下合成的CZTS纳米颗粒XRD图Fig.1 XRD patterns of CZTS NCs obtained in different PVP content

图2为不同PVP含量条件下合成的CZTS颗粒拉曼光谱图,由图2可以看出,3个样品均在约335 cm-1附近有一强峰,为锌黄锡矿型CZTS的振动模式。而ZnS的拉曼峰为351和274 cm-1,Cu2SnS3的拉曼峰为318,348和295 cm-1[10-11]。为此,从拉曼光谱中可以得出制备的样品中不含有ZnS和Cu2SnS3第二相,只含有CZTS。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随着体系中PVP含量的增加,拉曼峰发生了红移,这可能和颗粒尺寸以及晶体中原子排列顺序有关。

2.2 微观形貌分析

图2 不同PVP含量条件下合成的CZTS纳米颗粒Raman图谱Fig.2 Raman spectrums of CZTS NCs obtained in different PVP content

为了探讨体系中PVP含量对CZTS形貌及尺寸的影响,对制备的产物进行了SEM表征,结果如图3所示。当在反应体系中不加入表面活性剂PVP时(如图3a所示),制备的颗粒形貌为表面光滑的纳米微球,尺寸大约分布在0.8~1 μm,颗粒有明显的团聚现象。而当在体系中加入0.1 g PVP时,产物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3b所示),制备的颗粒形貌为表面嵌有纳米片晶的微球,颗粒尺寸大致分布在3~4 μm之间。图3c为体系中PVP含量增加至0.2 g时制备的颗粒SEM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制备的产物形貌仍然为表面嵌有纳米片的纳米微球,但嵌入的纳米片较前者更加致密,颗粒尺寸较前者明显变小,颗粒尺寸大约为1.5~2 μm之间,从中还可以看出颗粒分散性明显的优于前者。

图3 不同PVP含量条件下制备的CZTS微粒SEM图Fig.3 SEM images of CZTS microparticles obtained at different contents of PVP

图4 不同PVP含量条件下制备的CZTS微粒TEM图Fig.4 TEM images of CZTS microparticles obtained at different contents of PVP

为了进一步分析制备的颗粒微观结构和形貌,对其进行了TEM分析。图4a为体系中不加入PVP所得CZTS样品在乙醇中超声分散后测得的TEM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微球表面较光滑,团聚现象较严重。图4b为体系中加入0.1 g PVP所得CZTS样品TEM图。由图可知产物是由大量直径为3~4 μm的纳米微球构成,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这些微球表面有较薄的片状结构,以上结果与图3.b扫描电镜检测结果一致。图4c为体系中加入0.2 g PVP所得CZTS样品的TEM表征结果。由图可知颗粒尺寸分布在1.5~2 μm,并且颗粒分散性较好,这一结果与图3c扫描电镜结果一致。从以上表征结果可以得出,当在体系中加入0.2 g PVP时,制备的颗粒形貌、分散性较好。

2.3 光学性能分析

CZTS作为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潜在的应用是用于开发薄膜太阳能电池,为此,其光学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室温下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于分析体系中不同PVP含量条件下合成的CZTS光学性能,本文采用粉末压片法测定材料的吸收值,其禁带宽度(Eg)可以通过公式αhν=A(hν-Eg)1/2计算,以hν为X轴,(αhν)2为Y轴转化而来,从中作切线即得。其中α为吸收系数,h为普朗克常数,为入射光频率[12]。

图5 不同PVP含量条件下制备的CZTS微粒紫外-可见吸收光谱.Fig.5 UV-Vis spectra of CZTS microparticles obtained at different contents of PVP

图5为体系中不同PVP含量条件下所得到的CZTS纳米颗粒的UV-Vis图,图6是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的禁带宽度图。由图5、6可知,随着体系中PVP含量的增加,CZTS纳米颗粒紫外光谱与带隙发生了变化,无PVP时,CZTS能隙最大,为1.75 eV;PVP含量为0.1 g时,能隙为1.63 eV;PVP含量为0.2 g时,能隙为1.47 eV,从实验结果看,随着PVP浓度增大,能隙减小。目前,理想的太阳能能隙为1.5 eV[13],由此看,本论文所制备的CZTS微粒禁带宽度与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禁带宽度较接近。研究者们研究发现:能隙与化学成分、晶体结构以及形貌有关[14],而本论文的XRD以及化学成分与已经发表的相同[15],唯一不同的是形貌,由此可以判断是由于形貌的变化导致能隙的变化。

图6 不同PVP含量条件下制备的CZTS微粒光学带隙估算值Fig.6 Optical band gap estimation values of CZTS microparticles obtained at different contents of PVP

3 机理分析

结合上文XRD、SEM以及TEM检测结果,可以说明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对表面嵌有纳米薄片的CZTS微球形成过程起着主要的作用,这可能与溶液中PVP具有特定的立体化学构象有关,如图7所示。

图7 PVP高分子链随浓度变化的立体化学构象[14]Fig.7 Stereochemical structure of PVP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as the change of concentration[14]

非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PVP在溶液中呈线团结构[16],它是CZTS晶体生长的模板[17]。当PVP高分子链形成类线团型空间结构时,由于PVP中羰基基团的O原子,易从各个方向吸引溶液中的Cu+、Zn2+、Sn4+以及S2-,因而使得CZTS沿着线团结构生长。除此之外,CZTS颗粒还沿着线团进行横向生长,但是由于CZTS前驱体溶液为乳液状,从而使得CZTS颗粒横向生长时在空间内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PVP浓度的增加,即线团数目增加时,线团之间的距离减小,导致横向生长进一步受阻,因此颗粒变小。

4 结 论

本文采用简单、易操作的溶剂热法,以CuCl2·2H2O、 Zn(Ac)2·2H2O、 SnCl4·5H2O 作为金属前驱体,硫脲作为硫源,乙二醇作为溶剂,在230℃条件下反应24 h,成功制备了CZTS微粒,并对CZTS纳米微粒的物相、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改变体系中PVP含量,探讨了体系中PVP含量对产物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CZTS微粒纯度高;随着PVP含量的增加,颗粒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制备的颗粒形貌为表面嵌有纳米片的纳米微球;通过UV-Vis分光光度计测得在体系中加入PVP制备的CZTS纳米颗粒的带隙分别为1.63、1.47 eV,较前者未加表面活性剂(1.75 eV)相比较带隙明显变窄。同时也提出了表面嵌有纳米薄片的CZTS微粒形成机理。

[1]Philip J,Dimitrios H,Erwin L,et al.Prog.Photovolt:Res.Appl.,2011,19:894-897

[2]Teodor K T,Tang J,Santanu B,et al.Adv.Energy Mater.,2013,1:34-38

[3]Shockley W,Queisser H J.J.Appl.Phys,1961,32:510-519

[4]Michelle D R,Chen Y,Suo H L,et al.Chem.Eur.J.,2012,18:3127-3131

[5]Lu X T,Zhuang Z B,Peng Q,et al.Chem.Commun.,2011,47:3141-3143

[6]Li M,Zhou W H,Guo J,et al.J.Phys.Chem.C,2012,116:26507-26516

[7]Anthony S R C,Neol W D,Steve P,et al.RSC Adv.,2013,3:1017-1020

[8]Su Z H,Yan C,Tang D,et al.Crystengcomm,2012,14:782-785

[9]Wang L,Wang W Z,Sun S M.J.Mater.Chem.,2012,22:6553-6555

[10]Li Z Q,Shi J H,Liu Q Q,et al.Nanotechnology,2011,22:265615

[11]Ahmed S,Reuter K B,Gunawan O,et al.Adv.Energy Mater.,2012,2:253-259

[12]Woo K,Kim Y,Moon J.Energy Environ.Sci.,2012,5:5340-5345

[13]Xu J,Yang X,Yang Q D,et al.J.Phys.Chem.C,2012,116,19718-19723

[14]CAI Qian(蔡倩),XIANG Wei-Dong(向卫东),LIANG Xiao-Juan(梁 晓 娟 ), et al.Bull.Chin.Ceram.Soc.(Guisuanyan Tongbao),2011,30(6):1333-1342

[15]Chet S,Matthew G P,Vahid A,et al.J.Am.Chem.Soc.,2009,131,12554-12555

[16]NIE Qiu-Lin(聂秋林),ZHEN Yi-Fan(郑遗凡),YUE Lin-Hai(岳林海),et al.Chinese J.Inorg.Chem.(Wuji Huaxue Xuebao),2003,19(4):445-448

[17]Zhou Y L,Zhou W H,Li M,et al.J.Phys.Chem.C,2011,115:19632-19639

猜你喜欢

能隙微粒微球
高效硫硒化锑薄膜太阳电池中的渐变能隙结构*
Bogoliubov-Tolmachev-Shirkov模型临界温度和能隙解的数值方法
悬浮聚合法制备窄尺寸分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微球
循环凋亡微粒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FePt纳米微粒有序化温度的影响因素
致今天的你,致年轻的你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表面修饰和电场对氮化镓薄膜电学性质的调控机理研究
三甲基硅双苯乙炔取代噻咯的合成及聚集态诱导发光
可吸收止血微球在肝脏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