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中桥安全运营能力研究
2013-06-10胡亮
胡 亮
(张家口市城市快速路管理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
0 引言
为了张怀中桥的安全运营,承担该座桥梁的结构实际承载能力的检测工作。通过对桥梁各构件全面的外观质量检查,分析桥梁的各个构件及附属物的质量和工作状况,并对桥梁进行总体评定。通过静载试验,确定结构测试截面的应变分布情况,评估桥梁结构实际受力状况;通过分析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桥梁测试截面的挠度情况,评估桥梁上部结构刚度及整体性。通过这些工作,掌握桥梁的整体工作状况,对桥梁承载能力做出综合评价。
1 桥梁概况
张怀中桥位于河北省国道110线K41+324.2处,该桥修建于2004年,全桥总长43m,桥跨组合为4-10,桥梁总宽度为7.5m,桥面净空0.75m+6.0m+0.75m。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上承简支空心板桥,预制空心板、封头、铰缝均采用30#混凝土,桥面铺装为10cm厚40#防水混凝土,护栏为25#混凝土,直径大于12mm的钢筋均采用Ⅱ级钢筋,直径小于12mm者均采用Ⅰ级钢筋;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桥墩,桥台为柱式台,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下部结构盖梁、耳墙、背墙、肋板、台柱均采用30#混凝土,系梁、桩基采用25#混凝土。
2 桥梁检测的编号顺序和试验孔的选取
2.1 孔编号
由河北向内蒙古方向,桥孔编号从小到大依次编号,分别为第1孔、第2孔、第3孔、第4孔。
2.2 墩台编号
由东至西方向墩台编号依次为0#台、1#墩、2#墩、3#墩、4#台。
2.3 空心板编号
该桥空心板按位置共分为4部分,进行单独编号。其编号为第一孔:由南至北方向空心板编号依次为1-1#板、1-2#板、1-3#板、1-4#板、1-5#板、1-6#板;第二孔:由南至北方向空心板编号依次为2-1#板、2-2#板、2-3#板、2-4#板、2-5#板、2-6#板;依次编下去,全桥共计24块板。
2.4 柱子编号
柱子编号按照顺内蒙路线方向,从左到右的顺序编制,共6个柱子。
3 桥梁外观调查
根据各构件缺损程度、缺损时对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和缺损发展变化情况,以累加评分方法对各部件缺损状况作出等级评定。重要部件(如墩台与基础、上部承重构件、支座)以其中缺损最严重的构件评分;其他部件根据多数构件缺损状况评分。
该桥整体状况较好,但存在较多病害,详细病害见表1张怀中桥桥梁外观检查记录表,外观病害见图1~图4。
表1 张怀中桥桥梁外观检查记录表
图1 绞缝砂浆脱落
图2 护栏露筋
图3 梁底横缝
图4 桥面铺装裂缝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中的有关规定要求对张怀中桥技术状况进行了评定,结果得87.4分,为二类桥[1],说明张怀中桥整体状况较好。
4 结构静力荷载试验
4.1 挠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张怀中桥各工况跨中断面各个测点挠度测试及理论数据见表2;跨中断面各测点的残余变位见表3。
表2 无名中桥各工况加载时的挠度值 单位:mm
表3 无名中桥跨中断面各测点的残余变形 单位:mm
由表2可知:a)在跨中偏心荷载作用下,4#板的挠度值最大为3.80mm,其挠跨比为1/2631,远小于规范允许值(1/600);
b)从各工况加载控制断面的理论挠度值和实测挠度值看出,所测的挠度均能够反映出在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是正弯矩的规律,实测与理论挠度具有很好的相似性,由此可知,跨中断面各梁之间联系较好,说明该桥横向分布满足设计要求;
c)各加载工况下所有测点的挠度校验系数均小于1.0,控制断面校验系数最大值为0.55,在《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规定的小于1即可。说明该桥的竖向刚度能满足设计公路—Ⅱ级的荷载要求[2]。
由表3可知:试验测得的相对残余变位的最大值为0.03,小于《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中第8.3.1条规定。这说明该桥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符合设计理论的假设条件[2]。
4.2 应变测试结果与分析
张怀中桥各工况跨中断面各个应变测点测试及理论数据见表4,跨中断面各个测点的相对残余应变见表5。
表4 张怀中桥各工况加载时的应变值(με)
表5 张怀中桥跨中断面各测点的残余应变(με)
由表4可知:各工况加载下所有测点的应变校验系数均小于1.0,控制断面校验系数最大值为0.77,满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规定小于1的要求[2]。说明该桥的抗弯强度能满足公路—Ⅱ级的荷载要求。
由表5可知:相对残余应变的最大值为0.1,满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中第8.3.1条的规定[2]。说明该桥的抗剪强度能满足要求。
在试验过程中,试验孔未发现有新裂缝产生,旧的裂缝也未发现有扩展。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通过对张怀中桥技术状况评定,该桥得87.4分,为二类桥,说明张怀中桥整体状况较好。通过荷载试验得出:
a)在跨中偏心荷载作用下,挠度值最大为3.80mm,其挠跨比为1/2631,远小于规范允许值;
b)各加载工况下所有测点的挠度校验系数均小于1.0,控制断面校验系数最大值为0.55,说明该桥的竖向刚度能满足设计公路—II级的荷载要求;
c)由各工况加载控制断面的实测挠度与理论挠可知,跨中断面各梁之间联系较好,说明该桥横向分布满足设计要求;
d)试验测得的相对残余变位的最大值为0.03,说明该桥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符合设计理论的假设条件;
e)各工况加载下所有测点的应变校验系数均小于1.0,控制断面校验系数最大值为0.77,说明该桥的抗弯强度能满足公路—II级的荷载要求。
综上所述,荷载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的承载能力满足公路—II级荷载要求。
5.2 建议
为了运营安全,提出以下建议:
a)及时对存在病害的梁底裂缝、桥梁伸缩缝、桥面铺装、排水设施、护栏等进行养护维修处理;
b)目前该桥通行的大型重载、超载车辆较多,建议采取措施,严格限制通行;
c)加强对该桥的各项检查工作。
[1]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S].
[2]JTG/T J21—2011,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