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籼稻软盘育秧机插秧技术操作要点

2013-06-10王和平居会军祝开华

江苏农机化 2013年3期
关键词:籼稻插秧机秧田

王和平 居会军 祝开华 苏 伟 徐 舒

由于杂交籼稻的栽插密度、生长特性与粳稻有所不同,如果水稻机插秧技术只能应用于粳稻品种,就限制了机插秧的应用范围和使用价值。扬州市杂交稻种植面积为3.33万hm2,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6。从全国来看,杂交籼稻种植面积更大,约占水稻面积的60%。2010年起实施的《杂交籼稻机插配套技术试验示范》项目(NJ2010-24)针对杂交稻机插特点,围绕关键技术,分别进行了不同落谷量、机插密度、空穴处理及肥料运筹等试验研究,通过观测测定、试验分析和产量测定,明确了杂交稻机插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及辐射应用。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了“杂交籼稻软盘育秧机插秧技术操作要点”,该技术要点适用于苏中稻麦(油)两熟地区、丘陵山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同类地区。

1 范围

该技术要点包括杂交籼稻软盘育秧、机械插秧、大田管理等技术要求。

2 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茬口、品种特性及安全齐穗期,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分蘖性强、抗逆性好的穗粒并重型或大穗型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1996标准。

3 育秧技术

3.1 壮秧标准

秧苗整齐,秧龄14~18 d,叶龄3.1~3.8叶,苗高12~18 cm,苗挺叶绿,基部扁宽有弹性,根白盘结。盘土厚2~2.5 cm,宽27.5~28 cm,厚薄均匀,不含杂物。形状方整规则无残缺。秧苗均匀度80%以上,秧块含水量60%左右。无病虫草害。

3.2 育秧准备

3.2.1 床土准备

(1)床土选择。床土可选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土或耕作熟化的旱田土(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以及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等。

(2)床土用量。每亩大田一般备营养细土100 kg作床土,另备未培肥过的筛细土作盖籽土。

(3)床土加工。选择晴好天气及待用土壤水分适宜时(含水率30%左右,手捏成团,落地即散)进行过筛,土壤团粒直径不得大于5 mm,其中2~4 mm粒径的土粒达60%以上。在盘土加工时,每100 kg细土均匀拌0.8~1.0 kg壮秧剂(机插秧专用型),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3.2.2 秧田准备

机插育秧的秧田应相对集中,选用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田块做秧田。秧田、大田比例宜为1:100,留足秧池田。播前10 d精做秧板,秧板宽1.4~1.5 m,长度视需要和地块大小确定,秧板之间留宽20~30 cm、深10~20 cm的秧沟兼管理通道。秧池外围沟深30 cm,围埂平实,埂面一般高出秧床15~20 cm,留好平水缺。为使秧板面平整,先上水进行平整,秧板做好后排水晾板,使板面沉实,做到“实、平、光、直”,即:秧板沉实不陷脚、板面平整无高低、板面无残茬杂物、板边整齐沟壁光直。

3.2.3 材料准备

(1)备足秧盘。每亩大田备软盘25~28张。

(2)软盘规格。内腔长58 cm、宽28 cm、高2.5 cm。

(3)软盘质量要求。边框(飞边)宽≥5 mm,壁厚≥0.2 mm,质量≥40 g,渗水孔径φ3~4 mm ,孔数180~240个,破孔率≤1.5%,通孔率≥99.5%,盘抗拉力≥250 N(约25 kg)。耐温性能:45℃恒温下持续2 h不软化变形,-20℃低温下持续2 h无脆裂痕。

(4)其它材料。地膜:每亩机插大田需准备2 m宽、4 m长地膜。稻草:每米秧板需准备无病稻麦秸秆约1 kg,芦苇秆或细竹竿7~8 m,用于覆膜后盖草遮阳防灼。

3.2.4 种子准备

种子处理。浸种前择晴天晒种1~2 d。种子经风选、筛选和清水漂浮后,进行药剂浸种。浸种药剂选用浸种灵等药剂,按照10%浸种灵1支(2 ml装)对水10 kg,浸种8 kg配药,充分搅混均匀药液后浸种48 h。药液高出种子层面10 cm,在室内浸种,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浸种后淋去药液,在室内适温条件下自然萌发(室温偏低需催芽),达到90%破胸露白时摊凉待播。

3.2.5 确定播期

播期按秧龄14~18 d适龄移栽来确定,掌握“宁可田等秧,切莫秧等田”原则,一般于5月20日前后播种(根据当年茬口情况做必要调整)。在适播期范围内,还应根据机具、劳力和灌溉水等生产条件实施分期播种,每一播期间隔2~3 d,确保每批次播种均能适龄移栽。

3.3 播种程序

3.3.1 顺次铺盘

为充分利用秧板和便于起秧,秧盘的长边与秧板边垂直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盘间紧密相接排放整齐,盘与盘飞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

3.3.2 匀铺床土

营养底土厚2~2.5 cm,厚薄均匀,土面平整。

3.3.3 补水保墒

播种前一天,灌平沟水,待床板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水,亦可在播种前直接用喷壶洒水,使板面土壤吸足水分。

3.3.4 精量播种

按盘称种,一般常规杂交籼稻每盘播芽谷90 g左右。为确保播种均匀,可采用育秧播种机播种,力求均匀,播后即洒水,使盘土充分湿润,土种密接。

3.3.5 均匀盖种

播种后匀撒盖籽土,盖土厚度以盖没芽谷为宜,不能过厚。注意使用未经培肥的过筛细土盖土,不能用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盖籽土撒好后不可再洒水,以防止洒水冲刷增加露籽或导致表土板结影响出苗。

3.3.6 封膜盖草

封膜前在板面每隔30~50 cm放一根细芦苇,以防农膜粘贴盘土导致闷种,也可用具有一定通气功能的无纺布覆盖。若用无纺布覆盖,盖后不需加稻草降温。盖好农膜或无纺布后,须将四周封严封实,农膜上再适量均匀铺盖一层稻草,厚度以看不见盖土为宜,预防晴天中午高温灼伤幼芽。用无纺布覆盖的,播后遇连续晴天要适时补水,以防受旱影响出苗。秧田四周开好排水缺口,遇雨后应及时清除膜上的积水,以避免闷种烂芽。

3.4 秧田管理

3.4.1 适时揭膜炼苗

盖膜时间不宜过长,揭膜时间因当时气温而定。一般在秧苗出土2 cm左右至第1叶抽出时(播后3~5 d)上薄水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遇烈日高温容易灼伤幼苗。揭膜时间: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

3.4.2 科学管水

揭膜后水浆管理以保持苗床湿润为主,小面积育苗可于傍晚进行人工浇水,集中连片育苗在土壤水分不足时可直接全田满灌,灌后及时落干通气,有利于秧苗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如遇较强低温应进行短时间灌水护苗防冻害,天气转好后排水透气,促苗盘根、快长。切勿长时间灌水或一直旱管,以免影响秧苗发根和正常生长。机插前3~5 d排水炼苗,以增强秧苗的抗逆能力,使盘土含水量适于机插要求。

3.4.3 看苗施肥

床土培肥充分的可不施断奶肥,床土培肥不足、黄瘦的秧苗,施断奶肥于一叶一心期建立浅水层后,每亩秧田用尿素5 kg(约合每盘用尿素2 g)对水500 kg,于傍晚浇施;在栽插前2~3 d施好送嫁肥,每亩撒施尿素3~5 kg,施后用少量清水淋洒一遍。

3.4.4 防病治虫

秧田期主要防治灰飞虱、稻蓟马、稻象甲、螟虫等。揭膜后有条件的可及时架上防虫帐阻止害虫侵入;不用防虫帐的每亩用5%锐劲特45 ml对水40~50 kg喷雾防治灰飞虱。在移栽前2~3 d,所有秧田要再用一次药,做到带药下田,一药兼治。

4 机插技术

4.1 大田耕整

4.1.1 旱耕水整

耕翻选用旋耕灭茬机,进行前茬作物的秸秆还田,减少插秧时田面残茬杂草,灭茬深度为≥15 cm。灭茬后进行干整拉平。对灭茬漏耕地段应用人工补翻,保证耕整质量。耙地在灌水后田中土垡完全吸足水分时进行,第一天灌水,第二天耙地,达到全部泥糊垈心无僵核;耙地力争田平如镜,面无残茬杂草,高低差不超过3 cm。

4.1.2 带水耕整

推广秸秆全量机械还田技术,选用水田埋茬耕整机。前茬留茬应≤20 cm,小麦秸秆切碎长度≤10 cm,全幅均匀撒铺。建立薄水层,浸泡田块两天左右。水田埋草整地机械作业土壤比阻小的田块用二挡,土壤比阻大的田块用一挡,精细埋茬整地,做到无漏耕,埋草彻底,田间无残茬杂草。

4.2 插秧

4.2.1 插秧机作业条件

田面平整无残茬,高低差不超过3 cm;埋茬深度5~10 cm,不重不漏;泥浆沉实达到水浆分清,泥浆深度3~6 cm,机插时田面无水层。

4.2.2 正确起运秧苗

起秧时先慢慢拉断穿过盘底孔的少量根系,连盘带秧一并提起,再平放,然后小心卷苗脱盘。秧苗运至田头时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并做到随起随运随插,严防烈日伤苗。运抵田头待插的秧苗,要及时采取遮荫措施,防止秧苗失水枯萎而影响栽后早发。

4.2.3 检查与调试插秧机

插秧前须对插秧机作一次全面检查调试,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特别是要根据秧苗的密度,调节确定适宜的穴距与取秧量,以保证每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每亩穴数应根据所用品种和栽培要求而定,对杂交籼稻品种而言,中等地力和施肥水平的田块,每亩穴数以1.5万穴左右为宜,平均每穴以1.5~2.0株苗为宜。插秧机的取秧量,即每穴栽插苗数是由秧苗切块面积决定的。取秧面积大,取秧量就大。插秧作业时,应确保直行、足苗、浅栽,要求“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栽插深度控制在1.5 cm以内。在每次作业开始时要试插一段距离,以检查每穴苗数和栽插深浅,并及时调整取秧量和栽插深度。

4.2.4 机插操作要领

(1)按说明书要求起动插秧机,并驶入待插田块。

(2)装秧和补给秧苗。首次装秧时,应将秧箱移到最左或者最右侧后,再装秧。补给秧苗应在秧苗到达秧苗补给位置之前进行。若作业中秧箱上有一挡没有秧苗时,应按首次装秧要求,重新补给秧苗。

(3)为了保持插秧直线和均匀的行距,应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

(4)为充分发挥高性能插秧机的作业效率,事先要合理确定作业路线,并科学安排装秧地点。路线一:首先在田块周围留有一个工作幅宽的余地,田块中间插完后,插秧机沿田块边进行插秧作业,并驶出田块。路线二:第一行直接靠田埂插秧,田块两端转弯处留有两个工作幅宽的余地,田块中间插完后,靠田埂最后直行留一个工作幅宽,两端插完后,驶出田块。

4.2.5 插秧作业时注意事项

(1)首趟是插秧的基准,应保持插秧直线性。

(2)若插植臂停止工作,并发出异响,应迅速切断主离合器,熄灭发动机,确认故障原因,并及时排除。

(3)田间转弯时,应停止栽插部件工作,并使栽插部件提升。

(4)过沟和田埂时,插秧机应升起,直线缓慢行驶

(5)机插作业后,如田间局部有空穴的,可进行人工补缺,以保证秧苗分布均匀。

5 大田管理

5.1 水浆管理

5.1.1 薄水插秧水层深度1~2 cm,有利于清洗秧爪,不漂不倒不空插,具有防高温蒸苗的效果。

5.1.2 寸水活棵

栽后及时灌水护苗活棵,水层深度不超过3~4 cm。栽后2~7 d间歇灌溉,适当晾田,促进扎根立苗。切忌长时间深水位,形成水僵苗甚至烂秧,也不可缺水干田,使秧苗成活力下降,分蘖迟缓。

5.1.3 浅水促蘖

活棵后,应实行浅水勤灌,灌水深度以3 cm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气促根、水气协调的目的,促分蘖早生快发,植株健壮,根系发达。

5.1.4 适时搁田

机插秧分蘖势强,高峰苗来势猛,但搁田对机插稻的分蘖抑制明显,所以要准确把握搁田的时机,一般在总茎蘖达到预计穗数时排水搁田,反复多次,至田中不陷脚、叶色开始褪淡即可,以抑制无效分蘖并控制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根系活力和植株抗倒力。

5.1.5 水层孕穗

水稻孕穗、抽穗期需水量较大,应建立水层,以保颍花分化和抽穗扬花正常进行。

5.1.6 间歇灌溉灌浆结实后期间歇上水,干干湿湿,以利养根保叶,防止过早断水导致青枯早衰。

5.2 施肥

5.2.1 施肥原则

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搭配,节氮增磷补钾加硅添微肥(以保花肥为主),一般每亩大田用N:14~15 kg,P205:4~5 kg,K20:8~10 kg。氮肥基(蘖)肥与穗肥(以保花肥为主)之比为7:3或8:2。

5.2.2 基肥

机插秧前期苗小需肥量少,应降低基肥所占比例,磷肥全作基肥,氮肥20%和钾肥50%作基肥。

5.2.3 分蘖肥

栽后5~7 d施一次返青分蘖肥,结合化除追施,亩用尿素7.5 kg左右;在栽后12~14 d,再施一次分蘖肥,亩用尿素5~7 kg;栽后18 d,视苗情亩用尿素3 kg左右促平衡。

5.2.4 穗肥

以保花肥为主,于穗分化中期施用,即叶龄余数2.0~1.5叶时施用。具体施用时间和用量要视苗情而定。一般每亩施尿素4~6 kg。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反之则少施。

5.3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总的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5.3.1 化学除草

机插后用药以整地上水后4~7 d内最好,若整地与移栽的时间间隔在4 d以下,则在栽后4~5 d内使用除草剂,一般每667 m2用60%丁草胺乳剂1 00 ml、5%丁草胺颗粒1.2~1.5 kg、10%丁草胺颗粒0.6 kg、25%除草醚0.5~0.6 kg,以撒施为宜,也可以将除草剂直接与化肥拌匀撒施。用药后3~5 d田间要保持水层。此外,在第一次除草后,对于田间鸭舌草、野慈姑等阔叶杂草危害严重的稻田可以在分蘖末期再用20%二甲四氯300 ml,加水50 kg均匀喷雾,田间不留水层,喷药后适量补施速效氮肥,促进稻苗恢复生长。

5.3.2 病虫防治

移栽后第7天和第14天,选择适宜药剂加水喷雾防治飞虱、螟虫等,此后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用药防治。中期注意螟虫、纹枯病的防治,后期要打好破口药,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等。

5.4 收获

95%籽粒黄熟时收获。

猜你喜欢

籼稻插秧机秧田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从稻名演变看籼稻的起源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2021年无为市优质中籼稻品种比较试验
感怀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籼稻抗倒育种研究
超智能插秧机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