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中药房调剂发药新模式探讨
2013-06-09李然
李 然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药剂科,北京 102200)
中医医院中药房的中药调剂是最重要一项工作,是药品供应的最后一环,它担负着医院门诊和病房药品的供应任务,集收方、计价、调配、发药等多项技能于一身,工作量大,劳动强度亦高[1]。本研究主要探讨我院门诊中药房调剂发药新模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总结我院2012年6月以来针对门诊中药药房实施的新的针对领取药物、存储药物、配置药物、发放药物的方法,并比较干预前后中药门诊药房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领药时间、煎得药物时间。
1.2 方法
1.2.1 领取过程 首先药房对于医院药库所备药物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每两周左右形成一个清单向药库提出领药申请,并根据本院特点,适量领取每种药物,领药后要将其存储于阴凉避光的环境中,其中存储地点建议温度以10~20℃为宜,湿度控制在45%~75%之间,并由专人每日2次进行温湿度的监测,根据特殊的药材如桂元肉、冬虫夏草、人参等的习性,配备空调、冰箱、排风扇等必要设备。
1.2.2 存储过程 针对药物存储时发生干燥等不可避免因素,我院重点通过药物重量的称量法以确定药物干燥程度,并通过定期检查称量用具的标准度量以预防称量偏差,并且对每种药物进行每月盘复点制度,针对每位医师所开处方的不同特点,实施每季评价制对处方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处方特点,检查其完整性和正确性,同时评价其安全性,以便更好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2.3 配置过程 临床工作中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发现不规范或存在问题的处方,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大胆拒绝,做到高效、规范的调配,既能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亦提高临床医师对于药房工作的重视,我院针对不同种类的中药材,以外观为首要因素,其次是药材大小、颜色等进行区分,避免将性状相同药物一起放置,针对相似药名的药品,要建立保管机制,以较远距离的位置摆放并在调剂台上贴上明显标志,发药前认真核对可能混淆的药品,并由专人负责核对,确保用药准确[2]。我院针对中药药房成立了专门的药品质量检验小组,每位药师药士均有不同的分工,将责任明确到人,其中计价、发药可由药士在药师的管理下进行,调配可由药士在药师的指导下进行,但是审方必须由药师亲自进行,且复核必须由不同的药师进行,而且要对中药进行调配工作时要兼顾其贮藏条件,进行妥善保管,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保管的要点。
1.2.4 发药过程 首先将所有药物按照功能进行分类,更有利于进行区别,在提高收费透明度的同时,亦能加强对医院工作人员的监督,避免了重复用药,主动提出为患者进行代煎中药服务,使用中药煎煮机为患者将药物进行煎煮并使用封口包装进行保存,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延长药物保存时间,此举较大地方便了患者,以上举措尤其是在现代家庭较少使用煤火时更是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而且我们将煎服好的药物使用方法使用印章法印制于中药袋上,更方便患者按医嘱服用,同时减少了药房工作人员为患者反复讲解的麻烦,有条件的患者,通过我院设置的自助计算机计价服务,只需将医师处方上的药物输入电脑,加上所需剂量,即可得出处方所需支付总结,这样有利于患者对所开处方经济费用的掂量,提高了收费透明度,减少了患者往返次数,缩短了取药时间[3]。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中药门诊药房差错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前中药门诊药房总计发生差错事件65例,而干预后仅发生18例,其中干预前医师错误、收费错误和种类错误各占28.0%左右,干预后医师错误和种类错误下降至1例,均少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收费错误则成为主要差错事件。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中药门诊药房差错事件发生情况(例)
2.2 干预前后中药门诊药房领药时间、煎得药物时间比较
干预后患者领药时间、煎得药物时间均较干预前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干预前后患者领药时间、煎得药物时间比较(±s)
表2 干预前后患者领药时间、煎得药物时间比较(±s)
领药时间(min) 煎得药物时间(min)干预前 18.9±3.5 46.7±11.9干预后 11.4±2.1 21.5±6.4 t 15.698 20.438 P 0.000 0.000
3 讨论
中药处方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辨证方法和用药要求,既是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的凭证,具有法律意义[4]。中药调剂的过程主要由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部分组成,临床工作中,中药师首先应熟练掌握“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以及药物使用剂量,以及时发现配伍禁忌、超量处方;其次,因处方字迹潦草、药名书写不规范等出现疑问,切不可主观臆断;第三,增强责任感,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按照5步法进行日常工作时,审方和记价是进行中药制剂调配的前期准备,复核是五个步骤中最重要的一步,是确保用药的安全准确的关键步骤,而发药作为与患者面对面沟通的一个环节,体现了药房工作人员形象素质。发药是看似简单的一项工作,但这是医患沟通的最佳时机,工作人员首先要向患者详细介绍用药事宜,确保患者及其家属知道用药方法,针对特殊用药方法要进行重点交代,对于中药应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汤剂则要详细说明煎煮的方法和其特殊用法,以及告知患者用药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5]。所以以上五个步骤密不可分,互为前后。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只有取得药学专业相关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处方的调剂工作,尤其是中药处方的调剂,必须具有执业中药师资格方能从事中药的配置,临床工作中对于中药材必须由1名具有资质的中药师进行处方的审核、评估并对所配药物进行核对后签字才能发药。本组通过使用自助结算和运用煎药机等干预方法,发现干预后患者领药时间、煎得药物时间均显著较干预前缩短,同时干预后医师错误和种类错误下降至1例,均显著少于干预前,收费错误则上升为主要差错事件。目前许多医院中药处方都是以手写模式,手写处方由于字迹潦草而让药剂人员常出现配错或不敢调配,需要患者返回医生处更正清楚;也有因收费人员的不专业而导致患者拿药一波三折,从而激化医患矛盾同时也加重重复排队现象[6]。我院通过实施计算机自助试点结算,发现其能有效缩短患者结算时间,避免重复排队,而且还减少了收费错误的基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加强对门诊中药房的管理,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事件。
[1] 王娥珍.浅谈门诊中药房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01(7):114-115.
[2] 陈建新,薛春香.中药房调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5-217.
[3] 徐福英.提高门诊中药房综合质量的对策与成效.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3):52-53.
[4] 赵凤柱.医院中药房要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5):446-448.
[5] 吴振宇,郝育秋.谈医院中药房中药调剂操作规程.淮海医药,2006,24(3):245.
[6] 司林华.提高医院中药房工作效率的对策.西藏科技,20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