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常州九所高校为例

2013-06-09季庆庆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常州产学研科技

季庆庆

(江苏理工学院 社科处,江苏 常州 213001)

摘要: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相关高校产学研合作数据及平台建设情况表明,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发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均有所增强,科技资源建设发展迅速,平台建设呈现多种形态。在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进程中,提高平台建设效果,必须从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推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加快高校科技共享资源等入手。关键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技术转移;资源共享中图分类号:G5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2X(2013)05-0113-05doi:10.3969/j.issn.2095—042X.2013.05.025

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常州九所高校为例

季庆庆

(江苏理工学院 社科处,江苏 常州 213001)

摘要: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是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相关高校产学研合作数据及平台建设情况表明,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发能力、技术转移能力均有所增强,科技资源建设发展迅速,平台建设呈现多种形态。在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进程中,提高平台建设效果,必须从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推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加快高校科技共享资源等入手。
关键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技术转移;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5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2X(2013)05-0113-05
doi:10.3969/j.issn.2095—042X.2013.05.025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培育新兴科技型企业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一、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现状

近年来,江苏省加大产学研合作投入力度,在省政府设立的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中将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作为一个专项工作给予重点支持。与此同时,常州各大高校均重视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工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体系建设,培养技术转移专门人才,促进平台建设工作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常州高校中已有3家高校建立了江苏省高校技术转移中心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占全省总数(24家左右)的1/8,体现了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成效。常见的平台建设形式有高校产学研合作委员会、产学研联盟、产学研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但究其实质都是围绕合作项目开发、技术转移、资源共建展开。

在江苏省教育厅统计的2012年度高校科技工作为江苏服务情况中,9所在常高校(包含4所本科高校: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5所高职院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中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235项,项目验收数639项,研究经费达到23095万元,技术开发经费达13336万元。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数534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经费202万元,技术转让经费达到2874万元。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16项。拥有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含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市、县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45家,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正式签定协议)109家,其他产学研联合体 (正式签定协议)295家。

二、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特点

(一)项目开发能力逐年增强

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能力主要表现在承接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上。2007年至2012年,项目开发数和验收数呈增长态势(如表1),2012年比2007年的数量增加了5倍,验收数约占开发数的50%。企业事业单位项目经费也在6年间高速增长,2012年比2007年的经费增加了9倍,经费数增长速度高于项目数的增速。平均单项项目经费的增长可以反映出,项目的规模和质量情况整体有所提升。可见,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对项目开发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表1 2007—2012年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情况

(二)技术转移能力总体提高

技术转移能力的提高首先应该是技术储备能力的增强,从2007—2012年常州高校知识产权统计数据(如表2)上看,高校技术储备能力总体有所提高。在历年申请专利和获授权专利数统计的指标中,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3.2%和132%,增速远高于常州市知识产权统计中的平均增速水平。且发明专利在申请专利和获授权专利中的比重较高,2012年占比分别为79.87%和77.77%,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然而,2012年获授权专利数只占申请专利数的49.88%,而获发明专利授权数只占申请专利数的39.82%,说明在发明专利成果的建设上仍有上升空间。

表2 2007—2012年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情况

数据显示,技术转让经费总体提高,年平均增速略高于技术开发经费。2012年比2007年的经费增加了11.7倍。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数从无到有,逐年提高,但是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数及经费线性上升趋势不明显,反映出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高层次技术转移成果较少以及江苏省科技经费在支持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上发展缓慢。

(三)科技资源建设发展迅速

常州高校利用常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多、科技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缘优势,拥有广泛的校企共建科技基地的合作基础,在省部级、市县级、校企联合科技基地的建设数量上呈现金字塔结构。2010年,常州市被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次年常州市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以“一核八园”为格局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抢抓机遇,2010以来科技基地建设增速显著,高于往年增速平均水平,进入高速发展期。如表3所示,2011年科技基地增幅为38%,2012年科技基地增幅为63%。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常州大学拥有江苏省特种工程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江苏理工学院拥有江苏省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重点建设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两校占常州市总数的比重为61.3%。

表3 2007—2012年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科技基地建设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211”目标,常州9所高校作为常州市大学科技园14家共建单位之一,到2015年园内将集聚3万名研发人才、200家研发孵化机构、1000家高科技企业、10万名在校大学生。

(四)平台建设开始呈现多种形态

常州各校形成了结合本校学科发展、特色优势及行业背景的具体做法,如常州大学在周边城市建立产学研工作站,加强校地联系,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江苏理工学院成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积极联系并有效利用产学研合作各方资源;常州工学院与常州天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共建常州新能源学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紧密依托南京本部科技资源,注重产学研合作信息的捕捉,积极开展科技镇长团的派驻工作。

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自身科技研发能力较弱,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中以科技服务能力为主,在常州科教城科技资源集聚的环境下,积极开展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校企共建“校中厂”(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厂中校”(学生生产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建设模式。在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分型培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博赢模具有限公司、常州创胜特尔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校中厂”,与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新誉集团、江苏常发集团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建立“双主体”人才培养的校企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让学生进入“校中厂”、“厂中校”参加顶岗实习和就业,专业教师依托“厂中校”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并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完成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等任务,也为兼职教师的聘用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平台。该模式得到了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全国同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

三、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研究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转化实力有限

长期以来,受办学理念、机制体制等影响,常州高校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基础薄弱,起步较晚,难以为高层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至今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端科技平台。同时,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投入不足,造成科技产业园、项目孵化器、公共服务等平台规模小、各领域的应用研究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缓慢,孵化项目和孵化企业的能力十分有限。就各校科技产业而言,在完成学校每年规定的各项指标及任务后,自身的积累严重不足,用于发展的可支配资金十分有限,自身的投入能力和孵化能力不足。

(二)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成果数量少、成熟度低

高校科研人员仍偏重于基础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投入不够。很多科研没有面向市场需求,与企业经营和生产实践相脱节,较少考虑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1]。大部分成果属实验室小试成果,没有进行工艺、装备等配套技术的中试研究,离实际应用尚有较大差距。部分科研人员仅仅是围绕科技核心问题、前沿问题的外围与边沿进行“小打小闹、修修补补”,无法面向国民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科研工作,原始创新能力不足[2]。即使部分成果具有一定的原始创新性,但又往往因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工艺较复杂或未熟化、生产成本较高、缺乏产业化条件,也难以被企业消化吸收。因此,高校的一些科技成果企业问津较少,社会关注程度低。

(三)科技资源管理能力较低、大型仪器设备“隐形退役”

常州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是面向高校的,由于是在政府为主导推动下的发展,所以基础设施建设很注重建设规模,动辄数千平方米的重点实验室为数不少。据粗略统计,常州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量用在了硬件设施上,大家甚至在实验仪器购买上相互攀比,重购轻管,重复购置,封闭管理[3],一方面能掌握特殊设备仪器操作的高水平专业实验员很少。另一方面,高校实验室亦不愿意资源共享,担心操作频繁或其他原因损坏仪器设备,加之缺乏横向协作,导致一部分已有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功能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使部分高、精、尖的大型仪器设备或多或少存在闲置、使用率不高或“隐形退役”等现象。

然而,硬件设施过“硬”并不等于其科技服务能力就强。相反,由于这些建在高校中的重点实验室过于注重规模及硬件设施,在投资融资、技术咨询、企业培训、服务平台建设等这些软件服务上就投入不足,造成对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至关重要的软件服务却显得太“软”。

(四)平台建设专业人才缺乏、人员配置不当

近年来,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发展较快,对管理人才需求量加大,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的管理,尤其在当今经济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更需要对科技前沿有敏锐洞察力,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但这类人才相对缺乏。而平台管理的高端人才福利待遇要求较高,流动性较大。这类复合型人才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平台管理效率的运作和提升。由于常州高校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有着浓厚的学术色彩,其高层管理人员大部分为学科带头人,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并且对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运作并不太熟悉。平台的普通员工也以刚毕业或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居多,这些人员既没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工作经验,也没有企业管理的经验,产生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在人员配置上与平台职能要求不协调,不适当。有些平台建设因业绩状况不佳,没有建立激励制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4]。

(五)政府在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中的各项功能有待建立和完善

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是一个创新系统工程,对政府的依靠性强,对政策的依赖性高,外部环境至关重要。目前,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从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政府主导是组织架构的一个鲜明特色。绝大多数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名校,而常州是依托政府引进大学大院大所,再整合常州的科教资源,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却也因此有所“打折”,在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科技基地建设上稍显滞后,需要各级政府在科技战略制度、创新激励政策、科技资源配置、效益评估机制、技术市场和风险投资机构等方面充分发挥高校主体作用,努力营造适合本地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环境与氛围,为在常高校产学研平台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促进常州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对策

(一)大力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

各高校从抓好产学研合作项目到建好科技产业园是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必经过程,从项目孵化→产业化→产业园→大学科技园既是项目培育壮大的过程,也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一条递进的路线。

1.建立产学研交流沟通机制,服务社会需求,拓展项目渠道

产学研交流沟通机制包括高校开展产学研特派员、科技镇长团、企业工程师、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等各类派驻活动,也包括建立从企业引进如特聘产业教授、企业导师等校企双向信息沟通渠道。

各类高校产学研合作派驻成员熟悉高校的科技资源,通过挂职又对地方产业和企业的需求有了直接的了解,很快就能找到产学研合作的结合点,成为高校和地方合作的纽带。特聘产业教授、企业导师来源于生产一线,能够及时根据社会需求和产业动态充分把握项目选题方向和行业共性技术需求,推动所在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研究。推动所在企业承担高校科研成果中试放大和产业化基地建设。

2.资助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孵化,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孵化质量

结合高校特色学科和优势技术,设立种子基金,培育一批有利于学科建设发展、推动技术进步、拉动产业发展的项目,将样机试制和中试生产过程前移,减少企业投入风险,吸引企业参与项目的联合开发。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承接产学研合作项目,入驻项目孵化器。对于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要主动与更高层次的科研院所联系,联合开展项目攻关,使高校成为项目开发中的节点,做名校大所的“代言人”,支撑高校科技项目的承接能力。

(二)积极推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1.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体制机制建设

注重推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实体化建设和市场化运作,引导高校将技术转移工作逐步从高校科技管理中分化出来,将高校技术转移的主要依托由学校的行政主导转向技术转移中心的专业化中介服务。贯彻“学校的大门就是企业的大门,企业的车间就是学校的教室”的技术转移创新理念,做到科技创新在学校、科技创业在企业[5]。鼓励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在全省各地建设分支机构,在一些重点的骨干企业建立稳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推进校地、校企、校际、校所等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开展,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同时,也要做好技术转移的源头工作,注重高校优势技术的收集、归纳和整理。使高校多学科优势能配套企业发展需要,如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发展决策咨询等共性科技需求。

2.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专业化人才团队建设

按照中介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强专兼职结合的人才团队建设,特别是加强具有技术经纪人、律师、专利代理人等执业资格证书的技术转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有助于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技术转移孵化服务队伍,提高技术转移的实际成效,保障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正常运作。加强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量化考核机制,将组织技术交易活动场次、推进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数量、组织技术转移项目数量及合同成交额、对外建立分支机构等指标列入考核范围,引进社会专业机构和人才参与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三)加快高校科技共享资源建设

1.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共享

积极开展高校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系统建设,进一步开放软件资源共享,如图书信息资源、知识产权资源、项目课题资源等。适时向企业科技人员开放软件资源,让企业科技人员深度参与其中,调动其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2.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设立教师担当“访问工程师”制度,到设计、生产第一线兼职、实践,成为企业的技术顾问或兼职技术骨干,提高“双师”素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制定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成为学校“兼职教师库”成员。同时,利用科技创新高层论坛等活动开展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围绕国家相关科技规划及行业发展趋势,对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工艺装备和产业政策等进行信息交流。拓展产学研各方的科技视野,实现人才与信息的增值。

3.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共享

地方高校所关注的焦点,应放在提高受教育者适应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上,培养目标应是具有工程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6]。校企间建立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的机制以及人才训练基地,实现“实验室与基地、学科与产业、人才与公司”的无缝对接。树立“研究在高校,创业在地方”的联动发展理念,吸引科技产业人才加盟高校,助推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的融合。就人才培养而言,实施“工学结合”,创新“工学交替、两轮项岗”[7],在实践中引导企业合作,实现校企人才培养双赢。

[1]郑仕华.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职教通讯,2012(5):23—26.

[2]陈鸿雁.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张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论证与验收工作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7(3):168—170.

[4]王勉.基于产学研平台的高校人才培养困境、成因及路径选择[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4—105.

[5]李克林,丁建宁,陶国良,等.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服务社会发展方式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61—63.

[6]郝永梅,葛秀坤,邵辉,等.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3—116.

[7]闫金奎,孙胜利.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6):37—38.

An Analysis of Industry-Academy-Research Cooperation Platform Development of Colleges:Status,Characteristics,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Taking Colleges in Changzhou as an Example

JI Qing-qing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

The Industry-Academy-Research cooperation platform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foster science-bas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ME)and the innovation imbark personnel. As relevant data shows,the cooperation project,technology transfer ability,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 are developing.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on projects,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resources.

local colleges;Industry-Academy-Research cooperation platform;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resource sharing

(责任编辑:刘志新)

2013-06-30

季庆庆(1979—),男,江苏淮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管理研究。

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CR20120048)

猜你喜欢

常州产学研科技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常州的早晨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